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科幻小说 > 被渣男贱女害死后,我在末世躺平 > 第312章 她叹口气说“好累啊”,结果全世界的担子都学会了自己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2章 她叹口气说“好累啊”,结果全世界的担子都学会了自己走

暮色初降,夕阳的余晖像一层薄纱,轻轻覆在“懒园”的玻璃穹顶上。

风穿过藤蔓缠绕的吊桥,吹得几片新生的叶子微微颤动。

苏凉月躺在树屋外的吊床上,发丝垂落一缕,在晚风里轻轻晃荡。

她翻了个身,肩头微塌,呼吸绵长。梦,又来了。

十四岁那年的礼堂门口,阳光刺眼得近乎残忍。

她穿着整洁的校服,却被推搡着踉跄出门,怀里被硬塞进一个沉甸甸的箱子——那是闺蜜林婉偷来的限量款珠宝,此刻却成了她的“罪证”。

“好闺蜜嘛,替我背一次,怎么了?”林婉站在阴影里,笑得甜美又冰冷,“你家不是最有担当了吗?”

楼梯有十层,每一阶都像是踩在刀尖上。

箱子边缘磨破了她的手臂,膝盖磕在台阶上淤青一片。

教导主任抱着双臂站在顶层,讥讽道:“苏大小姐,也该学会替人扛罪了。”

那时她咬着牙,一句话没说。

不是不想争辩,而是知道——她说什么都没用。

豪门千金的身份,反而成了众矢之的的靶心。

梦境里,那重量压得她喘不过气。

她无意识地蹙眉,唇角轻启,一声叹息如羽毛飘落:

“好累啊……谁来替我背一会儿……”

话音未落,吊床四周骤然浮起千道光丝。

细若游丝,却蕴含着某种不可言说的秩序感,如同天地间最温柔的神经末梢,悄然蔓延向“懒园”四面八方。

它们无声穿梭于廊道、仓库、田埂与围墙之间,触碰到每一个负重的身影。

正在搬运物资的工人猛地一怔——肩上的货箱竟自动悬浮起来,稳稳前行,仿佛有双无形的手托着它。

他惊愕回头,只见身后一队运输车列正缓缓移动,轮胎未转,底盘离地三寸,连山体滑坡滚下的巨石都在靠近时诡异地偏移轨迹,像是大地本身不愿让她多走一步。

高处了望台上,陆星辞双手插在风衣口袋里,目光沉静地望着这一切。

他看见远处那座早已废弃多年的钢铁吊桥,锈迹斑斑的钢索突然一根根绷紧,发出低沉的嗡鸣,宛如活了过来。

整座桥身微微抬升,将一支正在迁徙的难民队伍所携带的行李尽数托起,平稳渡过深渊。

孩子们甚至没有察觉,只觉脚步轻快了许多。

“又开始了。”他低声自语,嘴角却扬起一丝笑意。

这不是第一次。

自从那一夜全球厨房自发开火,热汤递到饥者手中后,这种“世界抢着干活”的现象便悄然蔓延。

起初是细微的——某位老人刚想弯腰捡柴,木堆已自动叠好;伤员尚未开口求助,担架已缓缓漂起。

如今,它开始有了逻辑,有了温度,甚至……有了记忆。

小瞳坐在数据中枢内,指尖飞舞,眼前投影出一张庞大的“负重转移图谱”。

无数光点在跳动,连接成网,构成一种前所未有的生态律动。

“不是简单的自动化。”她喃喃道,“是‘创伤识别’。”

屏幕上,一名驼背老人蹒跚走在乡间小路上,肩上挑着两筐红薯。

他心里刚浮现一句:“这担子……本该我扛。”下一瞬,扁担忽然柔韧地弯折,重量如水流般分散,两侧路旁的两株小树苗枝叶轻摇,竟似轮流抬起担子前行。

老人茫然驻足,眼中泛起泪光。

更远的地方,战区前线,一枚弹药箱从补给站滑出,精准绕开一名玩耍的孩童,沿着弹坑边缘爬行,最终稳稳停在士兵脚边。

而另一侧,农具在无人操控的情况下翻耕土地,犁沟笔直如尺量。

小瞳调出历史数据对比,声音微颤:“所有‘代劳行为’,都指向一个共同源头——曾因承担重负而遭受羞辱、剥削或伤害的人群。系统……不是在减轻负担。”

她停顿一秒,敲下结论:

“是在替他们,向这个世界讨回尊严。”

就在这时,监控画面突变。

西北苦修教团所在的荒原营地,警报频闪。

这群人信奉“重担炼心”,认为唯有肉体承受极限之苦,灵魂才能升华。

他们拒绝一切外力援助,每日负石登山,以痛悟道。

可今夜,当苏凉月在梦中因回忆而抽泣,整个教团的修行瞬间扭曲。

信徒们扛起的千斤石墩,外形竟缓缓化作当年那个赃物箱的模样——红木镶金,锁扣生锈,细节分毫不差。

可他们却感觉不到重量,依旧疯狂加码,直至有人腿骨断裂仍不肯停下。

“这是亵渎!”长老怒吼,拄杖指向天空,“我们以血肉祭道,岂容尔等戏弄!”

小瞳远程接入通讯频道,声音平静却不容置疑:

“你们用重担驯化灵魂的那天,就该知道——

当世界开始抢着扛,

你们连‘沉重’的资格,都失去了。”夜风微凉,苏凉月在吊床上翻身,眉头轻蹙。

她梦见十二岁那年——因顶撞家族长老,被关进地底音爆室……

陆星辞站在“行安道”入口,目光沉静如渊。

这条由系统光丝编织而成的悬浮步道,蜿蜒穿过“懒园”最宁静的山谷,两旁是自动调节温湿度的生态屏障,地面柔软如云,连脚步声都像被世界轻轻吞没。

他亲自拟定这次“无感承重测试”的方案——不宣传、不引导、不干预,只邀请一百名因伤残、年迈或病弱而再也扛不动生活重担的幸存者,走进这条仿佛专为疲惫灵魂打造的归途。

他们大多跛足、驼背,有人拄拐,有人靠轮椅,眼神里藏着多年挣扎后的麻木与戒备。

当工作人员轻声告知:“今晚您只需走完这条路,什么都不用做”,许多人冷笑摇头。

“又是施舍?”一位断臂老兵嗤道,“我宁可爬,也不愿被人当成废物围观。”

没人相信这世上有免费的温柔。

直到那位母亲出现。

她衣衫陈旧,怀里紧紧抱着一对双胞胎婴儿,额角沁汗,脚步虚浮。

医生说她脊椎劳损严重,再不能久站久抱。

可孩子饿了,药没了,她还是来了。

她走过起点碑时,低声呢喃了一句,声音轻得几乎融进风里:

“要是……有人肯替我背一个孩子就好了。”

话音落下的瞬间,天地一静。

一道极细的光丝从天而降,如同月光凝成的指尖,轻轻触上两个襁褓。

下一息,婴儿的身体缓缓离怀,浮起半尺,被无数游动的光丝稳稳托住,像被无形的手臂环抱着前行。

母亲怔在原地,双手空空,却感觉心头压了十年的石头,突然被人悄悄搬走。

她哭了。不是因为委屈,而是——

她终于被允许软弱一次。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察觉异样:轮椅自己滑动起来,拐杖变得轻如鸿毛,肩上的药箱像有了生命般贴着主人移动。

有个瘫痪老人试探性地闭眼默念:“我想……走到终点看看花。”下一秒,他的座椅竟缓缓升空,沿着花径平稳前行。

小瞳在数据中枢看得眼眶发烫,指尖飞快记录:

“第147号样本,心理防线崩解,主动释放‘求助意愿’;

第89号样本,潜意识信任值突破阈值,触发全域协同代劳机制;

确认:‘世界代劳’非机械响应,而是对‘被压垮前的最后一声叹息’的情感共鸣。”

她停顿片刻,在日志中敲下结论:

“当人学会把重担交给风,世界才敢弯下腰——她不是逃避责任……她是让所有人,重新学会了‘被扛一程’。”

深夜,全球同步异象爆发。

苏凉月仍在梦中,唇角微颤,一句低语随呼吸逸出:

“要是……没人会压垮在重担下就好了。”

刹那间,所有“静默区”——那些未联网、无能源、被遗忘的角落——同时发生不可理解的结构性优化。

北极圈内,一座老旧冰桥自动增厚三米,承重指数翻倍;

非洲干涸河床边,流浪者的破包袱浮起半寸,自行漂移回帐篷;

喜马拉雅山麓,塌方路段的碎石悄然重组,形成天然台阶;

撒哈拉边缘,数十个盛水陶罐排成队列,踩着沙丘缓缓归家……

就连战区废墟中,一面即将倾倒的承重墙,也诡异地自我加固,撑住了楼上熟睡的孩子。

小瞳盯着全息地图上骤然点亮的亿万光点,指尖颤抖,在日志末页落下最后一句:

【当最后一副压弯的肩膀被世界轻轻托起——人类终于明白,真正的力量,是肯为他人,先扛一次重。】

月光下,陆星辞走到苏凉月的吊床前。

他没有唤醒她,只是抬起手,指尖牵引着千丝万缕的光,将整个“懒园”的承重脉络重新编织——那一道道曾为她遮风挡雨的防线,如今化作一张温柔巨网,悬于她身下,无声承接一切可能降临的重量。

他低声说着,像在许诺,又像在告白:

“你从来不需要挺直背……你只是,让万物,学会了替你,走过每一段本不该你扛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