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科幻小说 > 被渣男贱女害死后,我在末世躺平 > 第179章 你们舒服的样子,就是我的年终总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9章 你们舒服的样子,就是我的年终总结

清晨的憩园,薄雾如纱。

露珠顺着叶片缓缓滑落,在草尖上碎成七彩光点。

一切都和往常一样——鸟鸣清脆,溪水潺潺,空气中浮动着温润的泥土与花香。

可当第一个居民踱步到林间空地时,脚步却猛地顿住了。

那架白玉雕琢的眠炉,不见了。

不是被搬走,不是破碎,甚至连一丝残渣都未留下。

它就像一滴晨露融入朝阳,无声无息地蒸发在了空气里,只在青石板上留下一圈淡淡的玉痕,触手生温,仿佛还存着昨夜最后一缕余暖。

消息很快传开。

老周几乎是冲进生态监测站的,数据手套在空中划出一串蓝光,无数波形图疯狂跳动。

他调取地脉能量流向、系统残留信号、生态圈自循环指数……所有参数都在剧烈震荡,却又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平衡。

“不可能……”他喃喃道,指尖停在一帧扩散图前。

整片区域的地脉能量分布,竟呈现出完美的同心圆涟漪状,从眠炉原位向四周均匀辐射,深入土壤、水源、植被,乃至空气中微小的粒子振动频率。

这不像消散,倒像是……融合。

“它不是死了。”老周忽然笑了,笑声从低沉到畅快,最后几乎带上了泪意,“它成了世界的底色。”

他坐回椅中,手指飞快敲击键盘,启动全域广播协议。

三分钟后,一条名为《系统消亡报告》的信息同步推送至所有幸存者终端:

【检测结论:神级躺平系统终端“眠炉”已彻底退化,其核心能量完全融入生态圈,无法回收,亦无需回收。

这意味着——我们不再需要签到界面,不再需要任务提示,不再需要任何外显的‘神迹’。

因为从此刻起,每个人,都是签到点。】

文字落下那一刻,整个憩园陷入短暂寂静。

随即,有人轻声笑起来。

一个抱着孩子的女人坐在长椅上晒太阳,忽然觉得怀里婴儿的小手抓得格外舒服;一位老兵靠在墙根打盹,梦里听见了家乡稻田的蛙鸣;还有人在厨房煎蛋,看着金黄的油花滋啦作响,竟忍不住哼起了歌。

没有人再追问“系统去哪儿了”。

因为他们突然发现——自己正活在曾经祈求的奖励里。

小瞳站在录音室中央,手中握着一支老旧的磁带录音笔,外壳磨损,按键松动,是末世前博物馆都不愿收藏的古董。

但她眼神明亮如星。

“静世回响计划,正式启动。”她轻声说,按下录制键。

第一段声音,来自养老区的老李头。

他在藤椅上午睡,阳光洒在脸上,嘴角微微上扬,发出一声满足的叹息:“啊……真暖和。”

第二段,是孩子们在雨后踩水坑,啪嗒啪嗒,尖叫大笑,纯粹得像风铃碰撞。

第三段,是一位女战士坐在战壕边缘,啃着干粮,吃完后仰头望着天空,轻轻说了句:“今天没死,真好。”

这些声音没有修饰,没有剪辑,甚至带着杂音和呼吸的起伏。

但当小瞳将它们逐一播放,并接入地脉共振装置时,奇迹发生了。

整片森林的树叶开始无风自动,叶面轻颤,频率一致,竟自发形成了一种低柔的和声,像是大地在哼唱摇篮曲。

远处的溪流节奏也悄然改变,水波拍岸的节律,恰好与某位老人打鼾的间隔完全同步。

小瞳跪坐在地,泪水滑过脸颊,却还在笑:“原来她没走……她活在我们最放松的那一刻。”

而在这片宁静蔓延的同时,陆星辞正站在浮空岛指挥室,俯瞰全境热力图。

红色代表紧张,蓝色代表平静。

以往,红色总是占据大片区域。

可今天,蓝色如潮水般扩散,连边境哨所都泛起了柔和的光晕。

他目光扫过监控画面,看到巡逻队提前半小时收工,围在一起分食一锅热汤;医疗站多出了几间“发呆舱”,里面的人闭目养神,头顶飘着“今日愉悦值+15”的标签;甚至训练场上的新兵,也在教官带领下集体趴下——进行“午睡考核”。

陆星辞没说话,只是转身提笔,在指挥室正中央挂上一幅新横幅。

墨迹淋漓,写着七个大字:

今日KpI:有人笑了吗?

当晚,全域情绪监测系统自动上传数据——

全境笑声频率上升37%,焦虑指数下降至末世以来最低点。

随之而来的,是一场毫无预兆的夜雨。

雨丝细密,带着淡淡的甜香,落在屋檐、草地、熟睡者的窗台。

每一滴雨水落地时,都泛起一圈微不可见的涟漪,仿佛在回应某种古老而温柔的契约。

陆星辞站在窗前,伸手接住一滴雨。

凉意渗入皮肤的瞬间,他忽然想起很久以前,苏凉月躺在吊床上,眯着眼说:“你说,如果有一天我不用系统了,是不是才算真的赢了?”

那时他笑她懒。

现在他明白了。

她不是赢了末世。

她是让末世,学会了喘口气。子夜,万籁俱寂。

吊床在风中轻轻摇晃,绳索微响,仿佛还承着某个不存在的重量。

月光如洗,洒在空荡的织布上,像是为一场早已结束的安眠举行静默的祭礼。

陆星辞坐在床边,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吊床边缘一道细小的裂痕——那是苏凉月最后一次躺下时,指甲无意划过的痕迹。

如今布料已褪色,却始终没人敢换。

它被供奉般保留着,像一块活着的碑文,记录着一个不再需要系统、也不再需要存在的“神”的终点。

他望着那根微微晃动的绳索,嗓音低得几乎融进夜色:“今天小瞳说,有个孩子问,苏凉月长什么样。”

风停了一瞬。

“我说……”他顿了顿,唇角轻扬,眼里却没有笑意,只有一种深不见底的温柔,“你晒太阳时眯起的眼睛,就是她。”

话音落下的刹那,整片夜空的星辰轻轻闪烁起来。

不是流星,也不是信号灯塔的折射,而是一种近乎呼吸般的律动——一明,一暗,节奏舒缓,与多年前憩园中央那座白玉眠炉最后跳动的频率完全一致。

连空气都随之震颤,树叶沙沙作响,却不是风声主导,而是某种更原始、更深层的共振在悄然蔓延。

老周站在生态塔顶层,数据屏前的手指突然顿住。

就在刚才,全域能量网捕捉到一次无法溯源的脉冲波动。

它不来自任何异能者,也不源于地脉异常,更像是……集体潜意识的一次同步觉醒。

他的瞳孔骤缩,迅速调出历史数据库,将波动波形与苏凉月生前最后七十二小时的生命体征进行叠加比对。

完全吻合。

“不是残留。”他喃喃道,声音发颤,“是回应。”

他猛地扑向主控台,启动“终阶协议解密程序”。

这是系统彻底消散前留下的最后一段加密代码,长达三千行,结构复杂如神经网络,他曾以为这是废弃的日志碎片。

但现在,随着群体愉悦值达到史无前例的峰值,那段代码开始自动解析,逐行浮现真相:

【最终协议解锁】

宿主意识已退场,但“舒适优先”法则永久固化。

系统非依附于个体,而是寄生于文明情绪基底。

只要有人真正放松、感受到安全与愉悦,残余能量即被激活,反哺全体:

——焦虑者得安宁,疲惫者获恢复,绝望者生希望。

此机制无需引导,不设中心,不可摧毁。

它已成为世界运行的默认规则之一。

老周盯着屏幕,手指缓缓抚过那行字,忽然笑了,笑得像个终于读懂童话的孩子。

他打开个人终端,敲下最后一段文字,命名为《无神文明论·终章》:

“她不是神。

她只是第一个,在末世崩塌之际,敢于躺在废墟上说‘我累了’的人。

而我们,用了整整一代人的时间,才学会接住这句话。”

“现在,轮到我们替她躺着了。”

窗外,星辰依旧明灭,节奏未乱。

而在地球另一端,某座地下避难所的儿童活动室里,一名五岁女孩突然从梦中醒来,睁着眼睛望向天花板,小声呢喃:

“妈妈……我梦见一片好大的草地……有张吊床在晃,还有香味,像草莓牛奶……有人在那里睡觉,我看不清脸,但……她好像在笑。”

她母亲轻拍她的背,哄她继续睡。

没人知道,那一夜,全球十七个主要幸存者聚居地,共有三百二十一人做了相同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