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黑暗的舞台上,出现了一束光,光的底下,出现的并不是苏晚鱼,而是一个古代宫装少女,犹抱琵琶半遮面。

然后又是一束光亮起,光下之人是个戴着长脚罗幞头,身穿圆领窄袖袍,手提一把二胡的古代男子。

一道道光落下,古筝女子,小阮女子,杨琴男子一一浮现,都静止在那里,仿佛是一幅古代的宫廷画卷,徐徐展开。

五人的衣着并不鲜艳,甚至有些清淡,但此时此刻,却有一种历史的沧桑美感。

王大艺小小的眼睛突然睁大。“嚯!这个舞美设计肯定是鱼舟的手笔,这女朋友比赛,他果然不可能闲着,有好戏看了。”

“古筝,琵琶,小阮,杨琴,二胡?都是龙国民族传统乐器,这鱼舟好像要搞点不一样的东西。”陆洪渊也是有些惊奇,他还没有见过流行歌曲,用上这许多民乐的。

最后一束灯光落下,在五个乐师的围合的半圆的圆心。

现场的观众又是齐声地:“哇!”

灯光下一个绝美无比地女子,身着一袭古代裙装,真真是一副仙女下凡的景象。

苏晚鱼出现的时候,后面的静止的乐师动了,琵琶声已经响起。这灵动的奇葩,仿佛是一个开始乐章的信号,其他的乐器也陆续加入,那富有层次的悠扬民乐,在苏晚鱼还没有开嗓的时候,已经把观众代入那种浓浓的历史韵味中。

优美的前奏过后,苏晚鱼拿起话筒,樱唇轻启。

【没有她, 在身旁。

有好风光, 也喑哑无话。

春雨唤醒了枝芽,

托风把信捎给她。

屋檐下,

风铃轻轻摇曳我的心弦啊。

暮色碎了一地, 无人能回答。】

苏晚鱼的声音若初春融雪汇成的第一股山泉,泠泠作响,洗净尘嚣。似盛夏夜晚穿过竹林的风,带着沙沙的私语与清凉。

她的嗓音里住着整个自然,有云雀冲霄的灵动,有深海鲸咏的幽远,让人的灵魂仿佛在顷刻间归返了天地。

陆洪渊眉毛微挑,道:“苏晚鱼的嗓子,真是老天爷赏饭吃。通透,灵动,空灵。”

王大艺道:“这前奏带着一种清新古风,有种独特的韵味在里面,让人回味。但我觉得鱼舟的作品,没这么简单。”

主歌部分如说书人娓娓道来,待到副歌骤变。

而在这时,背景声音里出现了一个声音:

怎知春色如许!束茂青的念白突然而不突兀。

这一句歌词,六个字,让人突然头皮发麻。

包括四位嘉宾在内的所有人都睁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

就听得苏晚鱼的声音突变,却和前面主歌风格,并不冲突,单色有一种融合中的反差美。

【初见她, 漫步溪桥下。

她轻摘一朵桃花,

满园春色美如霞,

酿得芳菲入新茶。

我提笔 ,月下临摹她。

遥遥相思轻放下,

宣纸一霎成诗画,

眼泪无声渲染画中的风雅。】

苏晚鱼身着古代宫廷乐伎的复原装束,天青色染就的齐胸襦裙,石榴红披帛在身后逶迤三尺,臂弯间的泥金鸢鸟纹在暗夜里流转着微光。

这一段副歌便让观众屏息。她将话筒稍稍移远,任由嗓音在偌大演播厅自然回荡,尾音带着细微的颤,像用声音在空气中画出一幅被夜风拂动的竹帘。

每个字都带着京剧中的韵,和昆曲水磨腔的糯,尾音却忽然转为通俗唱法的真声,像从千年旧梦里惊醒的慨叹。

副歌的音域突然拔高好几个个八度,真正的戏腔破空而出。那不是刻意模仿的假声,而是经过科学训练仍保留着传统韵味的“雌腔”,音色如银针坠玉盘,每个字都在极高音域里保持圆润。

最绝的是每一句唱词最后的拖腔,她运用京剧“擞音”技巧,让声波如涟漪层层扩散,观众能清晰听见气息在共鸣腔里辗转三次的微妙变化。

王大艺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这辈子他的眼睛都没有睁得这么大过。“这里面还有架子鼓,吉他和贝斯?还能和民乐结合得这么完美无瑕?天才,真是天才的想法。鱼舟的脑子是怎么长的?”

“苏晚鱼这是有专业的学习过京剧啊,但这又好像不是完全的京剧?这到底是什么?”陆洪渊也是心里跟猫爪子在挠一样。他居然有一天,会对音乐方面的东西,给整懵逼了。

赵嫣然道:“鱼舟老师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音乐类型,而苏晚鱼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唱法。”

【没有她, 在身旁。

有好风光, 也喑哑无话。

春雨唤醒了枝芽,

托风把信捎给她。

屋檐下,

风铃轻轻摇曳我的心弦啊。

暮色碎了一地 ,无人能回答。】

如果第一次是因为所有人都毫无防备,所以那句怎知春色如许的牡丹亭念白,会让所有人头皮发麻。

那这第二次出现的时候,所有人再次头皮发麻。

而苏晚鱼的戏腔再次出现的时候,所有人都脊背仿佛有一条电流,在这个背部和腰部放肆地肆虐,然后直冲天灵盖。

【初见她 ,漫步溪桥下。

她轻摘一朵桃花,

满园春色美如霞,

酿得芳菲入新茶。

我提笔 ,月下临摹她。

遥遥相思轻放下,

宣纸一霎成诗画,

眼泪无声渲染画中的风雅。】

舞台的布景大屏幕上,只有一幅如同水墨画的场景,风徐徐而来,风铃摆动,桃花瓣落,浮在水上,随波逐流。

她苏晚鱼的歌声本身就是一部微型戏剧。无需歌词,那起伏的旋律里便藏着一场盛大的暗恋、一次决绝的离别与一幕涅盘的重生。她不是简单地演唱,而是在用声音为每一个字句“演技”,让听者不仅能听见旋律,更能“看见”故事,感同身受那份直击灵魂的悲喜。

最后一段副歌,她的高音再一次拓展,创新性地用京剧中特有的“脑后音”结合流行音乐的强混声。“她”字出口瞬间,陆洪渊和王大艺攥紧拳头,听出她在G5高音上做出了渐强渐弱的处理,这需要极强的横膈膜控制。

【初见她 ,漫步溪桥下。

她轻摘一朵桃花,

满园春色美如霞,

酿得芳菲入新茶。

我提笔 ,月下临摹她。

遥遥相思轻放下,

宣纸一霎成诗画,

眼泪无声渲染画中的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