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 > 第128章 火铳奇缘 君臣相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西山科学院那间最大的 “实验室” 兼 “会议室” 里,炭火燃得正旺,暖烘烘的热气裹着淡淡的硫磺与木材混合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朱由检搓着双手,脸上洋溢着一种近乎捡到稀世珍宝的雀跃笑容,在屋中来回踱步,皮鞋底碾过地面的木屑,发出轻微的声响。他时不时朝门口张望,眼神里的急切藏都藏不住,那架势,哪儿像个九五之尊的皇帝在等臣子,反倒像是追星族翘首以盼偶像登场。

徐光启、宋应星、王徵三人安静地站在一侧,神色各异。徐光启身着藏青色官袍,双手负于身后;宋应星则双眼发亮,纯粹的求知欲写满脸庞,手里紧紧攥着那本牛皮小本本,笔尖早已饥渴难耐;王徵却还在琢磨 “手掷轰天雷” 的木柄连接结构,眉头微蹙,眼神有些神游天外,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来了来了!皇爷,毕大人到了!” 王承恩一路小跑进来通报,声音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兴奋。毕竟,能让陛下如此破例重视的人物,绝非等闲之辈。

朱由检立刻停下脚步,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本就整齐的常服衣襟,清了清嗓子,努力想摆出沉稳君主的模样,可眼底闪烁的光芒,终究出卖了他按捺不住的期待。

脚步声由远及近,沉稳而有节奏,一个清瘦的身影缓缓出现在门口。

来人约莫五十上下年纪,身材单薄却不显佝偻,穿着一身半旧不新的青色直裰,衣料浆洗得有些发白,边角甚至能看到细微的磨损,却浆洗得干干净净,没有一丝污渍。他面容清癯,颧骨微凸,下颌留着一丛修剪得整整齐齐的短须,根根分明,透着一股严谨劲儿。眉头习惯性地微微蹙着,仿佛脑子里永远盘旋着解不开的难题。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双眼睛,不大,却亮得惊人,目光锐利而专注,看人看物时,带着一种工匠打量精密零件般的审视感,仿佛能穿透表象,直抵事物的内核。

他背上背着一个沉甸甸的蓝布包袱,包袱捆得严严实实,棱角分明,不知里面裹着什么物件,压得他肩头微微下沉。再看他的双手,手指关节粗大突出,指腹和虎口处布满了厚厚的老茧,还散落着一些细小的烫伤疤痕和划痕旧印 —— 这是一双常年与铁锤、熔炉、金属打交道的手,每一道痕迹,都是岁月与技艺的见证。他走路时步子不大,却异常平稳,带着一种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学者特有的疏离感,仿佛周遭的环境都只是模糊的背景板。

此人,正是历史上燧发枪的先驱之一,被誉为 “自生火铳” 之父的毕懋康。

“臣,毕懋康,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毕懋康走到屋中,小心翼翼地将背上的蓝布包袱放在脚边,生怕里面的东西受到磕碰,然后一丝不苟地跪地行大礼,动作标准而恭敬。他的声音平和,略带几分沙哑,没有丝毫谄媚,透着一股技术官员独有的实在。

“毕爱卿快快请起!一路辛苦,快坐快坐!” 朱由检几乎是秒速回应,三步并作两步上前虚扶了一把,热情得让毕懋康有些受宠若惊,愣了愣才顺势起身。“王承恩,看茶!要上好的明前龙井,快些沏来!” 朱由检一边吩咐,目光却始终没离开毕懋康,尤其是他脚边那个神秘的蓝布包袱,像是里面藏着稀世珍宝。

毕懋康谢恩后,半坐在王承恩搬来的锦墩上,腰杆依旧挺得笔直。他内心满是疑惑:自己不过是个因得罪阉党而被罢黜多年,起复后也只是在工部挂个闲职、无权无势的 “前官员”,何德何能让陛下如此礼遇?而且会面的地点还是在西山这个看起来处处透着 “奇技淫巧” 气息的地方,实在透着古怪。

“毕爱卿,朕可是久仰大名啊!” 朱由检开门见山,笑容愈发灿烂,“早闻爱卿精于器械制造,尤擅火工之术,乃是我大明朝不可多得的奇才!”

毕懋康听得更是一头雾水,脸上满是茫然。久仰大名?他自己怎么不知道自己在火器方面有这么大的名气?他确实打小就喜欢琢磨这些铁疙瘩,可大多是私下研究,最多也就跟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探讨,从未对外声张,连家人都只当他是瞎折腾,陛下又是从何得知的?他连忙谦逊地躬身行礼:“陛下谬赞,臣惶恐不已。臣不过是对些奇技淫巧略有涉猎,登不得大雅之堂,实在当不起‘奇才’二字。”

“诶!爱卿此言差矣!” 朱由检大手一挥,语气斩钉截铁,“什么奇技淫巧?能强军卫国、能利国利民的手艺,就是大学问、大本事!” 他话锋一转,眼神变得愈发热切,“朕听说,爱卿正在研究一种…… 嗯,不用火绳,能自行发火的火铳?”

轰 ——!

这句话如同平地惊雷,直接在毕懋康的脑子里炸开了!

他猛地抬起头,那双锐利的眼睛里瞬间盛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还夹杂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慌乱!不用火绳,自行发火?这…… 这确实是他最近几年耗费了无数心血、废寝忘食钻研的秘密项目!为了这个,他几乎花光了自己的积蓄,还变卖了祖传的几件玉器,连最亲近的妻子都不知道他鼓捣的到底是什么,只当他是走火入魔。陛下怎么会知道?而且还能如此精准地说出核心特征?!

这感觉,就像一个宅男偷偷在房间里收藏限量版手办,却突然被推门而入的国家元首精准点出床底下藏着的手办型号、生产年份和入手渠道一样,惊悚得让他浑身发麻!

“陛…… 陛下……” 毕懋康感觉自己的舌头像是打了结,声音都变了调,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您…… 您是从何得知…… 臣,臣确实…… 略有此想,但…… 但尚在摸索阶段,不成体系,粗陋不堪,实在…… 实在……” 他 “实在” 了半天,也没 “实在” 出个完整的句子,脸颊憋得有些发红。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惶恐了,而是被人窥破最深秘密的极致惊悚!

旁边的徐光启、宋应星也瞬间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不约而同地看向毕懋康。不用火绳的火铳?这想法简直石破天惊!要知道,如今军中所用的火绳枪,最头疼的就是火绳受潮、熄灭的问题,若是真能研制出无需火绳的火器,那对军队战力的提升,简直不可估量!三人看向毕懋康的眼神顿时变了,充满了探究与期待。王徵也暂时从木柄结构的思绪中抽离出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能引起皇帝如此重视的同僚。

朱由检看着毕懋康那副 “见了鬼” 的懵逼表情,心里乐开了花,却故意摆出一副 “朕早已洞悉一切” 的高深莫测模样,慢悠悠地说道:“朕如何得知,爱卿不必深究。朕且问你,你研究的这‘自生火铳’,可是想利用燧石(打火石)撞击铁片,产生火花,来引燃火药池中的引火药?”

毕懋康:“!!!”

他彻底石化在原地,嘴巴微张,眼睛瞪得溜圆,直勾勾地看着朱由检,仿佛在看一个怪物,又或是一位下凡的神仙!这已经不是知道他研究方向的问题了,这是连他试验的核心原理都一清二楚啊!他那个还在不断失败、反复调整的击发机构,核心构想正是燧石撞击生火!这个秘密,他从未对任何人透露过,陛下怎么会知道得如此详细?

“陛…… 陛下…… 圣明…… 烛照千古……” 毕懋康感觉自己的大脑 cpU 都快烧了,词穷得只剩下本能地拍马屁,虽然这马屁拍得他自己都觉得玄幻无比。

朱由检对这个效果非常满意,要的就是这种 “一语道破天机” 的冲击力!他趁热打铁,根本不给毕懋康消化震惊的时间,开始滔滔不绝地 “抛售” 他来自后世的 “经验”—— 虽然很多细节他也记不太清,但大方向绝对没错!

“朕觉得你这个思路非常对!摒弃火绳,好处太多了!” 朱由检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不用再担心雨天火绳受潮点不着,不用怕行军时火绳不小心引燃粮草,射速还能比火绳枪快上不少!关键就在于那个击发机构!”

他站起身,在空地上来回踱步,仿佛脚下就是一张无形的设计图纸,“朕设想啊,这个机构,可以叫‘击锤’!对,就叫击锤!” 他终于想到了合适的名称,语气愈发笃定,“击锤的头部,要专门夹一块质量上乘的燧石,必须固定牢固,不能一撞就掉。下面呢,得有一个可以翻起来的‘药池盖’,这个盖子同时也是撞击的铁片,朕管它叫‘击砧’,或者‘火镰’,都行!”

他努力回忆着燧发枪的结构细节,越说越兴奋:“扣动一个机关…… 嗯,就是扳机!扳机带动一个弹簧,或者杠杆之类的东西,让击锤带着燧石,猛地砸在药池盖(击砧)上!咔嚓一声!火星四溅!” 朱由检做了一个极其用力的敲击动作,手臂挥得又快又猛,差点闪到腰。

“同时,这个砸下去的动作,还得能把药池盖同步撞开!让火星正好掉进里面准备好的引火药里!噗嗤一下,引火药点燃,然后顺着火门引燃枪管里的发射药!砰!子弹就射出去了!” 他双手猛地一合,模拟子弹发射的瞬间,动作夸张又生动。

这一连串的描述,伴随着鲜活的拟声词和夸张的肢体动作,把在场的四位大明顶尖技术人才听得一愣一愣的,眼神里满是震撼与新奇。

毕懋康已经从最初的震惊,彻底转变为一种近乎痴迷的专注。皇帝描述的,正是他梦寐以求想要实现的击发机构!而且比他自己目前杂乱无章的想法要清晰、系统得多!很多他卡在瓶颈、反复试验都无法解决的细节 —— 比如击锤如何可靠地固定燧石,药池盖如何与击锤联动确保在撞击瞬间精准打开,如何控制击锤的力道让火花足够引燃火药 —— 皇帝虽然说得有些粗糙,却精准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像是在迷雾中为他点亮了一盏明灯!

徐光启捻着胡须的手指停了下来,眼中异彩连连。他精通历法、农学,对火器也颇有涉猎,立刻就意识到这种无火绳火铳若能研制成功,对大明军队战力的提升将是颠覆性的,甚至能改变未来的战争模式!

宋应星早已迫不及待地掏出小本本,笔尖在纸上飞快滑动,沙沙作响,嘴里还不停念叨着:“燧石击发…… 弹簧杠杆…… 联动机构…… 妙!实在是妙啊!若能成功,可省火绳之繁,可克天气之扰,实乃强军利器!”

王徵则紧盯着皇帝的手势,脑子里已经开始飞速构建这套机构的力学模型,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比划着杠杆的运动轨迹,琢磨着如何让击锤与药池盖的联动更顺畅。

“当然,难点也不少!” 朱由检话锋一转,开始泼冷水 —— 准确来说,是提出实际的技术挑战,“首先是燧石的质量,必须选那种硬度高、撞击易生火的,而且固定方式得靠谱,保证每次撞击都能产生足够且稳定的火花。其次,击锤的力道和速度要够快,力道不足,火花就弱,引不着火药;速度太慢,药池盖打开的时机就会偏差。还有那个药池盖,打开的时间和角度要恰到好处,早了,引火药容易受潮;晚了,火星就飘走了。另外,整个击发机构的防水防潮也得考虑,毕竟火药最怕潮湿,总不能下雨天就不能用了吧?”

他每说一个难点,毕懋康就下意识地点一下头,脸上满是 “英雄所见略同” 的激动 —— 这些,正是他目前研究中遇到的主要困境,陛下简直就像亲眼见过他的试验一样,句句都说到了点子上!

“所以,毕爱卿!” 朱由检终于停下脚步,目光灼灼地看向还在疯狂消化吸收的毕懋康,语气郑重无比,“朕召你来,就是要让你主持这‘自生火铳’的研发工作!” 他大手一挥,指向整个科学院,“这里有徐爱卿、宋爱卿、王爱卿协助你,他们都是我大明顶尖的人才,各有所长,定能给你莫大助力!”

“你需要什么材料,无论是精铁、燧石,还是弹簧所需的韧钢,尽管跟王承恩说,内府库房全力供应;需要多少工匠,从将作监和内府挑选最顶尖的好手给你调过来;需要试验场地,西山这么大,随便你划一块,朕让腾骧四卫给你守着,不许任何人打扰!”

他又把目光投向徐光启三人,语气严肃:“徐爱卿、宋爱卿、王爱卿,你们三人要全力配合毕爱卿!这‘自生火铳’乃国之重器,关乎大明国运,若能研制成功,我大明官军战力必将脱胎换骨,日后无论是平叛还是御敌,都将多一份胜算!”

徐光启三人肃然拱手,齐声应道:“臣等遵旨!必当竭尽全力,协助毕大人完成研发!”

毕懋康此刻的心情,如同坐了一场过山车,从最初的懵逼、震惊、惶恐,到后来的兴奋、激动,再到现在被巨大信任包裹的沉重使命感,百感交集。他 “噗通” 一声再次跪倒在地,声音因为过度激动而有些颤抖,却异常坚定:“陛下!陛下如此信重,将如此国之重器的研发重任托付于臣!臣…… 臣毕懋康,定当呕心沥血,穷尽毕生所学,日夜钻研,绝不辜负陛下的厚望,早日将这‘自生火铳’研制成功,装备我大明官军,扬我国威,护我疆土!”

他这次跪得心服口服,五体投地。皇帝不仅知道他秘而不宣的研究,还比他看得更远、想得更透,更给予了毫无保留的支持 —— 人力、物力、财力,应有尽有,这对于一个沉迷技术、却苦于无施展空间的人来说,简直是梦寐以求的知遇之恩!

“好!好!有爱卿此言,朕就放心了!” 朱由检再次亲手将他扶起,笑容无比灿烂,仿佛已经看到了不久的将来,大明士兵端着燧发枪,列着整齐的队列,奋勇杀敌的威武场面。

“毕爱卿,你那个包袱里…… 装的可是你研究的物件?” 朱由检终于按捺不住好奇心,指了指地上的蓝布包袱。

毕懋康这才想起自己带来的宝贝,连忙点头,小心翼翼地解开包袱上的绳结。里面赫然是几个大大小小、造型各异的金属构件,有粗糙的击锤雏形,有带着药池的枪身零件,还有几块不同质地、大小不一的燧石,以及几张画满了密密麻麻结构图的稿纸,上面还标注着各种尺寸和试验数据。

“陛下,这就是臣平日琢磨的一些…… 粗陋之物,还有几张草图,都是些不成气候的东西,让陛下见笑了。” 毕懋康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不粗陋!一点都不粗陋!” 朱由检如获至宝,快步走上前,拿起一个显然是早期击锤模型的零件仔细端详,指尖摩挲着上面粗糙的纹路,“这都是宝贵的试验成果,是你心血的结晶啊!来来来,咱们现在就一起看看,结合朕刚才说的那些想法,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咱们争取早日做出样品!”

实验室里,大明皇帝和四位顶尖科学家,立刻围在一张长桌旁,对着那几个 “粗陋” 的金属零件和抽象的草图,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从燧石的固定方式,到击锤的弹簧力度,再到药池盖的联动结构,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推敲、争论。王承恩站在一旁,看着这幕君臣同心钻研技术的奇特景象,默默地转身吩咐小太监:“再去多准备些灯油和宵夜,今晚…… 怕是要通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