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岷江神工 > 第3371章 蛇鳞映地脉:千年灵契的真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371章 蛇鳞映地脉:千年灵契的真意

三叔公刚把沛县读者的照片存进护江 App 相册,王婶就蹲在麦堆旁嘀咕:“说起来,那被斩的蛇到底啥来头?要是普通蛇,咋能让亭子里的光亮了千年?” 这话刚好被来送新磨玉米面的李伯听见,他把面袋往石磨上一放,指着三叔公手里的旧书:“你们翻到‘斩蛇篇’最后一页,有段小字我小时候见过 —— 我太爷爷是沛县老秀才,说那蛇不是凡物,是地脉的‘灵契’哩!”

三叔公赶紧把旧书翻到末尾,果然有几行蝇头小楷,墨色比正文深些,像是后来补记的:“蛇身泛青金,鳞下藏地脉气,每逢沛地旱涝,鳞光会暗;若民心齐护田,鳞光则亮。高祖斩蛇时,蛇首未溅血,反化青金气入地,后斩蛇处起亭,气聚则亭显光。” 他指着 “青金气” 三个字,又摸了摸麦堆里银麦粒的光:“你们看,咱麦种的银光是地脉暖劲,那蛇的青金气是地脉的‘守劲’—— 都是地脉显形,只是模样不一样!”

李伯往石磨旁的草垛上坐,掰着手指讲起太爷爷传的故事:“我太爷爷说,清末那年沛县闹蝗灾,地里的麦全枯了,有老人夜里去斩蛇亭,看见亭柱的光里裹着片青金鳞,鳞上印着‘沛地民安,鳞光自显’八个字。后来全村人凑钱买粮种,一起翻地引水,没半月,亭子里的光就亮得能照见人影,地里也冒出了新苗 —— 那蛇的灵根本没散,是跟着地脉护着沛县人呢!”

王婶突然拍了下腿:“咱麦种不也这样?上次江里飘来死鱼,麦堆里的银麦粒暗了好几天,后来护江队捞了三天三夜,麦粒的光才又亮起来!原来那蛇和咱麦种一样,都是地脉的‘晴雨表’—— 地脉顺,它就显灵;地脉受了伤,它就藏起来,不是啥吓人的精怪,是跟老百姓一条心的灵物!”

三叔公把旧书摊在麦堆边,让夕阳照在 “蛇化青金气入地” 那句上,忽然发现书页边缘有个淡青的印记,像片小蛇鳞,凑近了看,印记里竟隐约能看见沛县的田垄 —— 和他手机里沛县读者发的斩蛇亭照片背景一模一样。“你们瞧,这书里还藏着地脉的影呢!” 他指着印记,“那蛇不是被斩没了,是把自己的灵融进了沛县的地脉里,亭子里的光、地里的苗、老百姓的收成,都是它在跟人‘说话’—— 就像咱的麦种,用动和光跟咱说地脉的事。”

护江 App 突然弹出条新评论,还是那个沛县读者:“我爷爷说,他小时候在斩蛇亭旁捡过片碎鳞,泛着青金,握在手里暖乎乎的,后来送给了生病的邻居,邻居的病没几天就好了!现在想,那不是碎鳞,是地脉的劲,是蛇留下的护民的气!” 下面附了张老照片,是个穿粗布衫的小孩(应该是读者的爷爷),手里捏着片泛着淡青的东西,背景正是斩蛇亭,亭柱的光刚好落在那片 “鳞” 上。

李伯凑过来看照片,眼睛亮了:“跟我太爷爷说的青金鳞一模一样!我太爷爷也说,那蛇的鳞不是硬的,是软的,像裹了层地脉的暖气,摸着手不凉 —— 这哪是蛇鳞,是地脉给老百姓的‘护身符’啊!”

三叔公把照片存下来,点开语音给张叙舟发过去,语气里带着刚想通的透亮:“叙舟,今天李伯和王婶一唠,我才算真懂了那蛇的来头 —— 它不是要跟刘邦作对,是地脉派来的‘信使’,要看看刘邦是不是真能护着沛县的老百姓。后来刘邦斩蛇,不是斩妖,是立誓 —— 誓要护着这方地、这方人,所以蛇才化了青金气入地,把灵留在亭子里,替刘邦守着他的誓约。”

他顿了顿,又指了指麦堆里的银麦粒:“现在咱的麦种,其实也是地脉的‘信使’,跟那蛇一样,要看咱是不是真能护江、护地脉。麦种会动、会亮,就像蛇鳞会亮、会护人,都是地脉在说‘你们做得对,我跟着你们一起护’—— 你说这蛇奇怪不?看着是被斩了,其实是跟地脉、跟老百姓绑在了一起,比活着的时候还管用哩!”

王婶把新磨的玉米面抓了把撒在麦堆旁,刚好落在银麦粒边上,麦粒的光竟往玉米面那边挪了挪,裹着点面屑晃了晃。“你看,麦种也认护民的劲!” 她笑着说,“那蛇当年肯定也是这样,见刘邦心里装着老百姓,才愿意化气入地;现在麦种见咱护江护田,才愿意亮、愿意动 —— 地脉的灵物,都认‘真心’,不认‘虚话’。”

李伯起身要走,临走前指着斩蛇亭的照片说:“下次谁再觉得那蛇奇怪,就跟他说青金鳞护人的事,说亭子里的光照了千年的事 —— 那蛇要是普通蛇,哪能守着沛县千年?哪能让亭子里的光跟着民心亮暗?它是地脉的灵,是老百姓的‘守护神’,不是啥奇怪的东西!”

三叔公把旧书收好,蹲在麦堆旁看着银麦粒,忽然觉得那光里好像也藏着片小小的青金鳞 —— 是斩蛇亭的灵,顺着地脉的气,传到了江这边的麦种上。他摸了摸麦粒,轻声说:“不管是千年的蛇,还是现在的麦,都是地脉的‘心’,心里装着的都是老百姓的安、土地的顺 —— 这样的灵物,看着奇,其实一点都不怪,因为它跟咱想的、做的,都是一回事:护着咱的家,守着咱的地。”

夕阳快落尽的时候,沛县的读者又发了条消息,说夜里去斩蛇亭,看见亭柱的光比往常亮,还隐约看见光里有片青金鳞在晃,像在跟江这边的麦种打招呼。三叔公把消息念给王婶听,两人望着远处的江面,江风裹着麦香吹过来,木架上的青铜铃响得比往常更脆 —— 像是千年的蛇灵、现在的麦灵、江里的地脉气,都在跟着铃音应和,说着同一句话:护民者,地脉护之;守真者,灵物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