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岷江神工 > 第3248章 外星笑咱技术土?梯田竟与星系防御神同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48章 外星笑咱技术土?梯田竟与星系防御神同步

ζ 使者的透明手掌在全息屏上划过,73 个恒星系的防御模拟图突然定格在龙脊梯田的三维模型上。“你们的缓冲技术依赖地脉特殊性,” 他的电子音带着金属摩擦的冷硬,“就像这梯田,离开山地就成摆设 —— 宇宙防御需要普适性。” 护江力从

跌至 (降 150 点),星脉武器的演示视频在 ζ 星系的能量模型前,像被戳破的气球般干瘪。凯的机械臂攥着星际防御参数,指节泛白:“必须展示星脉核心技术!这些农耕建筑能证明宇宙级价值?土楼的夯土墙在超新星爆发面前就是豆腐渣!”

龙脊梯田的田埂上,张大爷正给 ζ 使者递过根稻穗。金黄的稻粒在阳光下闪着光,73 层梯田像级级绿台阶,从山脚盘到云端。“您看这水的走法,” 老人用稻穗指着水流,每级梯田都留着三指宽的溢水口,“水大时漫过去,水小时存住它 —— 不管在地球还是别的星球,只要有高低差,这法子就管用。”

一、梯田叠出的宇宙模型

凯的普适性分析显示,地球技术的环境依赖度达 73%:“这是用地理优势对抗宇宙变量!梯田的层级缓冲在失重环境下会失效,蒙古包的圆形结构挡不住定向能量流!” 他调出的模拟图上,龙脊梯田在 ζ 星系的扁平行星上塌成片泥,护江力曲线像被暴雨冲垮的田埂,狼狈不堪。

可张大爷已经让无人机升起了 “梯田 - 星系对比图”。龙脊梯田的层级分布,与 ζ 星系的行星带防御阵重叠度达 97%:最外层梯田(宽 73 米)对应外围行星的 “减速带”,中层(37 米)对应 “缓冲带”,核心区(17 米)对应 “净化带”。“您看这比例,” 他数着田埂的高度差,每级 3.7 米,刚好是 ζ 星系引力梯度的 1\/,“老辈说‘七上八下’,7 级主梯带 8 级辅梯,就像行星带的明暗交替 —— 宇宙的规矩,原来跟种地一样。”

当 ζ 使者的探测器掠过梯田水面,奇迹在稻香里炸开。青金色的地脉能顺着梯田层级流动,在水面映出的光斑竟组成了 ζ 星系的防御符文!护江力的指针 “噌” 地弹起,→,监测仪显示梯田的能量缓冲效率,在模拟的 17 种宇宙环境下均保持 87% 以上 —— 比星脉的环境适应力还高 37%。更奇的是,溢水口的水流频率(73 次 \/ 分钟),与 ζ 星系的能量波共振频率完全同步。

“摸这田埂的‘筋骨’,” 老人的手掌按在夯土上,土里掺的糯米浆让硬度堪比混凝土,“老辈筑埂,三土两石一糯米,能扛百年山洪 —— 就像您说的‘防御层韧性’,软的(土)吸劲,硬的(石)抗打,缺一样都不行。” 凯的材料分析仪显示,糯米浆中的支链淀粉,能在能量冲击下形成弹性膜,这与 ζ 星系的 “自适应防御场” 原理如出一辙。

全球民俗展的直播里,各地都在展示 “生活防御术”:福建土楼的环形结构(仿星系防护罩),内蒙古蒙古包的中央火塘(仿恒星能量核心),四川吊脚楼的悬空设计(防地面能量辐射)。当 ζ 使者发现土楼的 72 个箭窗刚好对应星系的 72 个防御节点,善念值的曲线突然像灌浆的稻穗,猛地沉实起来 —— 那些被当作 “地域建筑” 的老房子,原是宇宙防御的微缩模型。

二、火塘藏的能量诀

ζ 使者仍质疑 “动态调节”,认为梯田的固定溢水口应对不了能量骤变。护江力在

处晃了晃,像风里的稻穗。凯要演示星脉的 “智能调节系统”,蒙古包的格日勒阿妈却掀开了火塘的毡子。

“这叫‘活塘’,” 阿妈往火塘里添了块干牛粪,火苗 “腾” 地窜高,烟却顺着天窗螺旋上升,“火大了掀毡子,火小了堵风口 —— 就像您说的‘能量动态平衡’,咱用毡子和牛粪,比机器还灵活。” 她指着包顶的圆形天窗,直径刚好 73 厘米,烟柱在里面形成的漩涡,与 ζ 星系的能量循环模型一模一样。

当第七个民俗展示结束,奇迹在奶茶香里炸开。ζ 使者的透明手指抚过蒙古包的木架,37 根辐条组成的圆形结构,竟与他们的 “能量扩散阵” 完全对称。“你们的‘生活智慧’,” 他第一次用了褒义词,“是用最少的资源,办最大的事。” 护江力冲破 ,ζ 星系的模拟数据显示,蒙古包的能量循环效率比他们的机械系统高 17%,而成本仅为 1\/73。

“尝这奶茶的‘火候’,” 阿妈递过银碗,奶茶表面的奶皮凝结成层薄膜,“火太旺会焦,火太弱不香 —— 就像能量输出,得刚好。” 凯的物理学家发现,奶皮的分子结构能吸附煞力粒子,这与 ζ 星系的 “能量捕获膜” 原理相同,而阿妈掌握的 “三沸三凉” 熬茶法,精准控制着分子活性 —— 原来最朴素的 “好喝”,藏着宇宙级的能量控制学。

当墨西哥的玛雅金字塔(能量聚焦)、埃及的陶罐(水分净化)都证明了普适性,善念值突破 113.95 亿。ζ 使者的记录屏上,地球的民间工艺与 ζ 星系的防御技术组成了新的 “宇宙防御词典”,每个词条都闪耀着生活的温度。

三、稻壳记的星际谱

最震撼的发现藏在梯田的稻壳里。ζ 使者的光谱仪照过焚烧的稻壳灰,灰烬的能量谱线与 ζ 星系的 “净化基准线” 完全重合,73 个峰值点分毫不差。

“这叫‘天地同频’,” 张大爷抓起把稻壳,“老辈烧稻壳肥田,说‘万物归根’—— 原来稻壳烧出的,是宇宙都认的净化信号。” 检测显示,稻壳中的硅元素在燃烧后会形成 “73 面体” 微晶,这种结构能自动谐振煞力频率,而地球的水稻早在千年前就完成了对这种微晶的 “生物合成”。

当 ζ 使者承诺协助升级第八器,使其具备 “星际净化射程” 时,护江力稳稳站上 。张大爷把那根稻穗送给使者,稻粒上的纹路在光下显出 73 个微型星图 —— 那是被地脉能蚀刻的宇宙坐标,其中一个正是 ζ 星系。

“您记住,” 老人的手掌与使者的透明手掌交叠,“不管在哪个星球,过日子的智慧都相通。就像这稻子,春种秋收,宇宙的防御,也得一步一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