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岷江神工 > 第3222章 议事木桌定了元规则!73 条民约竟让系统冲突消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22章 议事木桌定了元规则!73 条民约竟让系统冲突消弭

a 调度中心的光脑突然发出刺耳的乱码声。水利调度的 “让劲” 算法与市集轮岗的 “抢位” 逻辑在系统里撞成了麻花,73 处节点的能量流忽快忽慢,像被拽着的橡皮筋,护江力在

上下震荡,始终摸不到稳定线。a 规则专家莉娜的机械臂拆解着冲突日志,屏幕上的红叉像密密麻麻的错字:“不同民间智慧的逻辑底层互相排斥!必须删除冗余策略,星脉的单一指令链才是唯一解!”

黄土坡的暖阳里,王德福正围着村里的老槐木桌抽烟。桌上的木纹里嵌着烟油子,刻着 “大事公议” 四个歪歪扭扭的字,村民们正为灌溉渠的分水量吵得面红耳赤,最终却在老支书一句 “先保苗,再分利” 的话里达成共识。“小莉姑娘这是把百家米煮成了一锅粥,” 老人用烟杆敲了敲木桌,桌腿的 73 道刻痕刚好对应 73 条村规,“规矩得有个根,就像这桌子的四条腿,‘保地脉’是主腿,‘顺民生’是副腿,缺一条就晃。”

一、老槐木桌刻的元规则

莉娜的逻辑测试显示,民间规则的冲突率高达 37%:“这些模糊的‘公议’根本无法量化!星脉的优先级矩阵才是精准解!” 她调出模拟图,多元规则导致系统死机的画面闪着乱码。

可王德福已经把老槐木桌的三维模型搬进了系统。桌面刻着 “煞力防御优先” 的主纹,四条桌腿分别雕着 “水利调度”“市集轮岗”“农耕储能”“民生缓冲” 的子纹,每条子纹的交汇处都留着个圆形凹槽 —— 那是 “议事枢纽”,专门化解冲突。“这叫‘根规则’,” 老人转动模型,当水利与市集规则冲突时,凹槽自动弹出 “保防御,调时序” 的解决方案,“就像村里分渠水,天旱时先浇麦田(防御),雨后再灌菜畦(民生),规矩再多条,大方向不能偏。”

当第七次冲突模拟袭来,奇迹在烟袋锅里炸开。系统的乱码声突然变成流畅的蜂鸣,水利的 “让劲” 与市集的 “抢位” 在枢纽凹槽里像两滴水般融合,能量流先按防御需求调度,再用 “错峰补能” 弥补民生节点,73 处震荡的节点同时稳定下来。“护江力 →!” 监测仪的绿光里,王德福指着桌腿的刻痕,每条痕都是次村民议事的结果,与系统新生成的 73 条子规则分毫不差。

莉娜的数据流里,冲突解决率从 57% 跃至 97%。那些看似矛盾的民间智慧,在 “防御优先” 的主纹下形成了奇妙的互补 —— 水利的 “柔性调度” 缓冲能量冲击,市集的 “动态轮岗” 平衡负载,农耕的 “储能池” 应对峰值,就像老槐木桌的四条腿,看似各撑一方,实则共顶一桌。更惊人的是 “议事枢纽” 的响应速度,比星脉的冲突仲裁算法快 0.73 秒,刚好卡住煞力流冲击的间隙。

全球乡村的直播连线里,浙江的祠堂议事、苗寨的鼓社会议、蒙古的那达慕协商……73 种民间议事机制在屏幕上流转。当观众发现自家村口的老碾盘、晒谷场,也总作为 “议事点” 解决纠纷,善念值的增幅曲线突然陡峭如坡 —— 那些被视作 “落后” 的乡规民约,原是最精密的 “系统协调器”。

二、烟袋锅敲出的平衡术

系统刚稳定半天,民生节点突然发出警报。按 “防御优先” 调度导致偏远地区的能量供应不足,模拟居民的 “生活能” 骤降 17%。莉娜正要强制均衡,却被王德福的 “烟袋锅敲桌” 拦住,老人在模型的 “民生缓冲” 腿上刻了道新痕:“防御是熊掌,民生是鱼,得用‘匀’字诀 —— 就像分粮,先留够种子(防御),再按人口匀余粮(民生),饿肚子的人守不住地。”

他让系统在防御间隙插入 “民生补能窗”,每天寅时(3-5 点)煞力流最弱时,给边缘节点补 37% 的能量。当第一缕补能光流进雪域节点,牧民的帐篷里亮起暖光,原本抗议的模拟居民突然安静下来,能量流的 “民心反馈值” 从 67% 升至 97%。“这叫‘顺气’,” 王德福磕了磕烟袋锅,烟灰落在模型的民生槽里,竟化成了青金色的能量粒,“人顺了,能量才顺;民心齐,防御才牢。”

莉娜的热成像仪下,补能窗的能量流像条温柔的河,既没影响防御主线,又滋润了民生节点。那些补能后的节点,能量传导效率反而提升 17%,就像给干渴的土地浇了水,反而长出更密的 “能量根”。“你看这补能的时辰,” 老人指着寅时的星图,此时地脉与星脉的引力形成 “能量低谷”,补能既不干扰防御,又能被高效吸收 —— 就像老农浇地选在清晨,水不蒸发,根能吃透。

最妙的是 “民约自检” 机制。系统每天自动弹出 73 条民生反馈,像村民给村委会提意见,“灌溉渠漏水” 对应能量损耗,“晒谷场太挤” 提示负载不均。王德福的孙子用粉笔在木桌上记录这些 “意见”,每条后面都跟着解决方案,竟与系统的优化指令完全同步。

三、桌腿纹里藏的极限预警

当系统完成终极测试,老槐木桌模型突然发出嗡鸣。四条桌腿的交汇处浮现出组数字:1.73—— 与监测站捕捉的 “煞力流增强信号” 强度完全吻合。王德福摸着刻痕突然沉默,半晌才说:“老桌子会预警,就像村里的老把式看云识天气 —— 这数是说,现有的规矩能扛住 1.3 倍冲击,要想顶住 1.73 倍,得加条新腿。”

护江力最终稳稳站上 ,善念值在全球《能量调度公约》的投票中冲破 110.5 亿。公约的 73 条条款里,67 条源自民间智慧,其中 “防御优先,民生为本” 的元规则,就刻在老槐木桌的桌面正中。莉娜的机械臂第一次拿起毛笔,学着在模型上添刻新痕,笔尖落下的瞬间,系统突然弹出条新指令 ——“全民能量参与”,与全球民众 “我要出力” 的弹幕完美同步。

王德福把烟袋锅在桌腿上磕了磕,烟灰里竟滚出颗青金色的能量粒,与第八器的核心粒子一模一样。“小莉记住,” 老人把老槐木桌的模型送给调度中心,“系统再精密,不如人心齐;规则再完美,不如接地气 —— 这桌子能顶事,不是因为木头硬,是因为它载着 73 颗想守住家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