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岷江神工 > 第3212章 三段舱镇住脉冲狂新酒老曲分层酿能量流温顺如绵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12章 三段舱镇住脉冲狂新酒老曲分层酿能量流温顺如绵羊

超同步转换接口的外壳突然烫得能煎鸡蛋。双能量流在接口中心撞出连环冲击波,脉冲叠加率飙至 37%,温度像坐火箭般窜到 173c,星脉合金的表面开始发蓝 —— 那是金属即将熔化的信号。护江力从

暴跌至 (降 200 点),a 热控专家艾琳的机械臂抱着液态氮罐狂喷,白雾裹着刺耳的 “滋滋” 声,却拦不住温度表的红色指针往上冲:“必须拆解接口!生物菌群在高温下会失活,这些土陶缸根本扛不住能量脉冲的连环炸!”

观测站的角落里,陈三正蹲在七口陶缸前 “听酒”。最左边的新缸透着清冽的响动,中间的老缸声音浑厚,最右边的陈缸则沉得像闷雷。“小艾琳莫慌,” 老人敲了敲缸壁,“新酒烈,老酒香,陈酒绵 —— 能量跟酒一个性子,得分层收着,硬灌在一个罐里,不炸才怪。” 他指着缸沿的刻度,头曲、二曲、三曲的分界线清清楚楚,“每段缸有每段的脾气,脉冲来了,就让它们一层一层卸劲。”

一、头曲舱接住第一波狂劲

艾琳的热成像仪扫过陈三的陶缸,新缸的耐热极限仅 73c:“这种粗陶会在 100c就炸裂!” 她调出模拟图,陶缸在脉冲冲击下碎成瓦片的画面带着土腥味。

可陈三已经让人在接口里砌起第一道舱室。舱壁用新烧制的粗陶,里面铺满刚出霉房的头曲 —— 菌丝白得像雪,带着股冲劲,正是 “收猛劲” 的好手。“头曲最烈,专克脉冲的头波凶劲,” 老人往陶壁上撒了把酒槽,粗陶的孔隙瞬间吸饱了汁液,“这陶缸得用龙脊山的红土烧,土性烈,能跟头波脉冲硬碰硬,就像新缸接新酒,得有股子愣劲。”

当第一波脉冲撞进头曲舱,奇迹在酒香里炸开。狂躁的能量流像被按进了棉花堆,头曲的菌丝突然疯狂生长,在陶壁上织出张雪白的网,每个网眼都像个微型弹簧,把 37% 的冲击力弹回能量流自身。温度表的指针 “咔” 地顿住,173c→137c,脉冲叠加率骤降至 27%。

“看这陶壁的汗,” 陈三抹了把舱壁,粗陶渗出细密的水珠,混着头曲的汁液往下淌,“红土爱吸水,刚好能吸走脉冲的火气。” 艾琳的显微镜下,头曲菌群在高温下竟变异出 “耐热孢子”,像穿了铠甲的小战士,把能量冲击转化成自身繁殖的动力,每一次脉冲过后,菌群反而更活跃 —— 就像新酒在烈阳下晒过,反而更有劲。

全球酒厂的直播连线里,四川的酿酒师傅举着新出的头曲糟,甘肃的匠人展示着粗陶窖池的夯土工艺,73 种头曲酿造法在屏幕上流转。当观众发现自家酿新酒时,总要用粗陶缸接第一波酒液,原来那不是图方便,是老祖宗传下的 “脉冲缓冲诀”。护江力在千万双眼睛的注视下,悄悄爬回 。

二、二曲舱磨平中间浪

脉冲的第二波冲击突然变狡猾,像条泥鳅顺着头曲舱的缝隙往里钻。接口中段的温度再次抬头,137c→153c,星脉合金的接缝处渗出金色的液珠 —— 那是熔化的金属。艾琳正要往夹层里塞超导片,却被陈三的 “老曲养缸” 拦住,老人把发酵了三年的二曲倒进第二道舱室,陶壁瞬间浮现出暗红色的菌膜,像给舱室穿了件软甲。

“二曲绵,专磨脉冲的拐劲,” 陈三用竹耙子搅动曲料,菌丝在能量流里打着旋,把乱窜的能量勾成螺旋状,“你看这菌膜,越老越韧,脉冲想绕弯子?它就跟着绕,把直劲磨成柔劲,就像二曲入缸,得靠老曲引着,才能慢慢顺过来。” 他在舱底钻了七个斜孔,孔里插着芦苇管,管内塞满二曲的酒糟,刚好能把磨碎的能量渣排出去。

第二波脉冲撞进二曲舱时,能量流突然像被揉成了面团。螺旋状的菌丝把脉冲的折线掰成弧线,153c的高温 “唰” 地降到 97c,叠加率从 27% 砍到 17%。更妙的是芦苇管 —— 排出的能量渣在管口凝成金色的细沙,落地竟长出层薄薄的菌膜,把散落的余热吃得干干净净。

“这叫‘以柔克刚’,” 陈三指着舱壁的螺旋纹,与七器中玉琮的 “内圆外方” 纹路隐隐重合,“老祖宗造玉琮时就懂,能量得顺着圈走,硬拐会炸,绕圈才顺。” 艾琳的机械臂第一次拿起竹耙,学着搅动曲料,指尖触到菌丝的瞬间,脉冲的波动竟小了半分 —— 那些微生物像有灵性,顺着人的力道调整着螺旋的松紧。

三、三曲舱收住最后一丝野

最凶险的第三波脉冲带着余威冲过来,像被惹毛的公牛,低着头往接口深处撞。此时的能量流混杂着前两波的碎劲,乱得像团麻,温度又反弹到 117c。艾琳盯着应急按钮的手都在抖,却见陈三搬来最老的那口陈缸,缸底沉着层黑褐色的三曲,像块浸了百年的老茶砖。

“三曲陈,能收散劲,” 老人把三曲敲成碎块,铺满最后一道舱室,陶壁上立刻结出层油亮的膜,“这曲里的菌,祖孙传了七代,啥野劲没见过?脉冲的尾巴再翘,到这儿也得乖乖趴下。” 他往舱里倒了瓢陈缸的老汤,褐色的液体在能量流里化开,像给乱麻浇了盆顺发油,瞬间把碎劲梳成了顺溜的线。

当最后一波脉冲穿过三曲舱,整个接口突然安静下来。温度表稳稳落在 73c,脉冲叠加率仅剩 7%,双能量流像两条温顺的河,头曲舱收劲,二曲舱顺劲,三曲舱拢劲,在接口末端汇成道平滑的金蓝色光带。护江力 “噌” 地冲破 ,监测仪的蜂鸣声轻快得像唱歌。

艾琳的检测仪突然对着舱底的废液池尖叫。那些从三曲舱排出的 “能量废液”,竟含着浓度惊人的 “反煞力因子”,比李娟家泡菜坛沿水的活性还高 37%。“这叫‘酒渣劲’,” 陈三舀起一勺废液,阳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好东西都是榨干最后一滴劲才成的,就像酿酒剩下的酒糟,埋进土里能肥田,这废液,保不准就是煞力的克星。”

全球善念值的曲线跟着废液池里的光纹起伏,109.3 亿→109.4 亿。屏幕上,有农家姑娘晒出奶奶用酒糟腌的鸭蛋,有老木匠展示用酒渣糊的木胶,原来这些 “废料” 里,藏着最朴素的 “能量平衡术”。陈三摸着三段舱的陶壁,突然笑了:“你看这土法子,看似慢,实则最稳 —— 就像酿酒,急不得,得等它自己顺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