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岷江神工 > 第3126章 声波锁脉!《井神谣》7.3 赫兹震碎星脉强压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26章 声波锁脉!《井神谣》7.3 赫兹震碎星脉强压术

a 工程师的星脉压制仪突然爆出刺眼的电弧。张叙舟盯着监测屏 —— 强行注入的银蓝色能量像根钢钎,把三星堆节点的脉冲波撬得更凶,1730 单位的峰值竟冲破 2000,护江力的数值被这股蛮劲拽得骤降,→→,王二柱家泡菜坛的坛沿水 “咕噜” 翻涌,青金色的泡沫溅到地上,烧出细小的烟痕。

“我说过这是胡闹!” 李娟的婆婆把装糯米的陶罐往井台一墩,罐沿磕出的豁口正对着星脉仪,“地脉是活物,你用蛮力压,它就用蛮力顶,三百年前俺们老祖宗就懂这个理!” 她扯开嗓子唱起《井神谣》,方言的腔调在晨雾里打旋,每句尾音都拖得像根棉线,轻轻缠向井口。

a 首席工程师踹开陶罐,糯米撒了一地:“迷信!” 他调出能量公式,其中 “7.3 赫兹强制共振” 的参数被标成血色,“用星脉能精准压制,三分钟就能让脉冲归零!” 可话音刚落,节点的冷却系统突然报警,管道外壁凝出的白霜里,竟嵌着细碎的地脉结晶,像被冻住的骨头渣。

护江力在争执中卡在 。张叙舟突然划开全息屏,两组数据并排弹出:甲组是李娟家的方案 —— 辰时撒糯米(每平方米 73 粒)+ 唱《井神谣》;乙组是 a 的强压术。七天对比图上,甲组的脉冲曲线像条温顺的河,乙组的却像被踩的蛇,疯狂扭动。“你们自己看,” 他指着甲组 37% 的稳定性提升率,“糯米里的支链淀粉能裹住能量尖峰,而这歌谣的声波频率……” 银簪突然射出光带,与歌谣的声波谱重叠,恰好是地脉最亲和的 7.3 赫兹。

全球 “民俗验证频道” 的弹幕炸成了烟花。食品研究所的实时检测显示,糯米分解出的 “地脉安抚因子” 浓度,在《井神谣》声波下会提升 1.7 倍;声学专家发现,歌谣里 “三足承天露” 的唱词,对应着三星堆青铜鼎的三足能量场,每个字的发音都像在敲鼎耳。当李娟教勘探队员唱那句 “一器镇地脉” 时,老井的青石板突然震颤,三角纹路里渗出的能量流,竟顺着歌词的节奏起伏。

善念值在 95.6 亿处涨成暖浪,95.7 亿→95.8 亿。a 工程师蹲在地上,捡起粒沾着露水的糯米。银簪放大的微观图里,淀粉分子正像只小手,轻轻按住躁动的地脉能量粒子。“这不可能……” 他的星轨徽章突然发烫,与《井神谣》的声波产生共鸣,弹出的星脉数据库里,赫然躺着段史前音频 —— 与歌谣的旋律重合度 97%。

冲突的破冰在第七天辰时。当甲组的《井神谣》唱到第三段,乙组的星脉仪突然爆鸣,能量管炸裂的碎片里,混着些青金色的纤维,像被扯断的地脉神经。a 首席工程师抹了把脸上的机油,突然跟着李娟婆婆哼唱起来,跑调的方言逗笑了村民,却让监测屏上的脉冲波猛地一收,稳定在安全阈值内。

“得按老法子做个装置。” 张叙舟蹲在井台边,用树枝画图纸:青铜罐底钻 73 个小孔,装满糯米,罐口嵌着声波发生器,播放《井神谣》的无损版。当 a 工程师亲手把装置吊进井里,护江力的指针 “唰” 地窜上去,→→(+200 点),节点的能量流像被梳过的头发,顺顺当当淌进地脉主网。

老井突然喷出青金色的雾,里面浮着无数细小的符文,与银簪的数据库比对后,张叙舟浑身一震 —— 那是 “地脉主网激活符”,而《井神谣》最后两句的口型,恰好能拼出 “第八器” 的古篆。王二柱突然拍大腿:“俺爷说这歌谣是‘三句定脉,两句锁器’,原来不是瞎编的!”

观战区的善念值像井里的涌泉,95.8 亿的数字在屏幕上跳成《井神谣》的乐谱。a 指挥官把修改后的运维手册递给李娟,其中 “民俗运维篇” 的扉页,印着村民们唱谣时的笑脸。“你们的老祖宗,” 他指着手册里的声波频谱图,“比我们懂地脉的脾气。”

银簪的新任务提示在雾中亮起:“第 3127 章:长白山暖石测温,42c的地脉打盹信号。” 张叙舟望着青石板上流转的能量流,突然懂了这场对峙的深意:所谓科学与民俗的对立,不过是人类认识地脉的两种语言,当《井神谣》的 7.3 赫兹撞上星脉仪的数据流,碰撞出的不是矛盾,是让地脉安稳呼吸的密码 —— 就像婆婆说的,“哄着它,它才肯给你好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