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庙的鎏金铜灯突然集体爆亮,张叙舟盯着屏幕上跳动的 “预启动倒计时”,指腹在银簪上磨出薄茧。经过 3014 章的耀斑校准,a 星图的误差已死死锁在 0.1 光年安全线内,护江力
的数值像块烧红的烙铁,烫得人手心发麻。此刻,全球 73 亿双眼睛正通过护江 App 盯着同一处 —— 太庙中央那片悬浮的星图,图中 a 通道的入口正渗出淡紫色的光,像块被温水泡软的糖。
“还差最后一步。” 苏星潼的指尖落在青铜鱼的鳞片上,她刚从敦煌赶来,怀里揣着与星脉钥匙匹配的三星堆碎片,“祖父日记第 73 页夹着的‘双脉合指’图谱,说必须两个人的道源能共振才能启动。” 她摊开的羊皮卷上,祖父用朱砂画的两只手正呈 “太极抱圆” 式,指尖的金纹恰好与张叙舟、苏星潼掌心的印记吻合。
观战区的 “云见证” 按钮刚点亮,善念值就像被捅破的蜂蜜罐,56.9 亿→57.0 亿→57.1 亿。甘肃老农王栓柱的直播画面里,他正带着全村人对着星图鞠躬,“我爹说过,星星开门的时候,得有人情味才能进”;埃及考古队的星途罐突然漂浮起来,罐口对准太庙的方向,陶土上的潮汐纹与屏幕里的星轨同步闪烁 —— 这是 “星际潮汐导航符” 在响应,按照神话能量体系的记载,潮汐纹与星纹的共振能引导跨星系能量流,此刻正为通道注入 “地脉人情”。
当倒计时归零时,张叙舟与苏星潼的指尖相触。双脉合指的瞬间,银簪、青铜鱼、星脉钥匙突然腾空,组成的 “三才阵” 在半空旋出金色漩涡。漩涡中心,a 星图的每颗恒星都开始发光,其中 β 星的第三旋臂处,赫然浮现出祖父 1973 年观测站的坐标 —— 补偿轨迹的终点,原来不是冰冷的星坐标,是藏着 “家” 的方向。
“护江力 !” 老陈的吼声劈了叉,屏幕上的能量漩涡稳定度从 70% 猛地窜向 80%。全球用户的点击量像雨水汇入江河,每 100 万次点击就为漩涡镀上一层金光,善念值在 57.3 亿处炸开烟花,有人发现自己上传的 “家乡最低处” 照片,正化作光点融入漩涡:吐鲁番的坎儿井、死海的盐滩、里下河的湿地…… 这些地球的 “谦卑印记”,竟成了稳定通道的压舱石。
就在稳定度即将突破 90% 时,漩涡突然剧烈震颤。五星系群的潮汐相位差毫无征兆地拉大到 0.012 秒,超出 “共振同步律” 的安全阈值,按照规则禁忌,这会触发能量震荡,导致共振网节点批量失效。屏幕分镜里,青海观测站的青铜盒突然炸裂,祖父留下的耀斑笔记在火光中飞散,其中一页飘向漩涡,上面 “补偿轨迹终点 = 煞力囚笼” 的字迹灼得人眼睛生疼。
“是煞力的陷阱!” 汝小月眼底的黑沙突然沸腾,她认出漩涡边缘的暗能量波动,与 3008 章地脉渗出的黑沙同源,“它们故意引导我们把通道建在煞力老巢!” 护江力的数值开始下跌,→,漩涡里的星图出现裂纹,β 星的位置正被墨蓝色能量吞噬 —— 那是天地本源能的阴阳旋向逆转,阳旋被污染成阴旋,按照记载,这会导致银河系能量流被切断。
观战区的善念值却在这时爆发,57.3 亿→57.5 亿。千万用户自发切换到 “静默模式”,重庆码头的老工人用川江号子手势比出 “稳住”,纽约时代广场的 “慎” 字灯光突然变亮,连 NASA 的科学家都对着镜头比出双脉合指 —— 这是 “全民共振校准”,用集体意识强行拉回潮汐相位差。张叙舟突然想起神话能量体系中的 “聚变平衡符阵”,此刻人类的善念值就是最好的 “平衡剂”,每 1 亿善念值能压缩 0.001 秒的相位差。
当相位差缩回 0.009 秒的刹那,张叙舟的记忆被漩涡卷入 2010 年。19 岁的他与苏星潼在观测站合照,背景里的星图与此刻的 a 通道完美重合,那时祖父在旁笑着说:“你们看,现在站的地方,将来能通向任何想去的地方。” 原来不是预言,是祖父早就用双脉合指为他们 “标记” 了通道权限。
“稳定度 90%!” 小林的尖叫里带着哭腔,护江力像被点燃的火箭,→→(+232 点)。漩涡中心的暗能量突然溃散,露出的不是煞力囚笼,而是块刻着 “地球” 二字的石碑 —— 祖父早就在此布下 “界碑符阵”,用古战场残碑的 “人界维度坐标” 净化了煞力。石碑顶端,三星堆碎片与星途罐陶土拼成完整的 “旋臂钥匙”,插入的瞬间,整个 a 星系的星图都开始旋转,最终与地球地脉网严丝合缝。
善念值最终停在 57.6 亿,漩涡里传来祖父的声音,像从很远的地方飘来:“小舟,误差里的 0.3 光年,是我留给你的‘回家余地’。” 张叙舟这才明白,所谓 “0.3 容错值”,不是计算误差,是祖父故意在轨迹里藏的 “人情味”,就像给星轨留的缓冲带,让地球的温度能慢慢渗进冰冷的宇宙。
当漩涡渐渐平息,a 通道的入口浮现出半透明的影像:祖父坐在观测站的藤椅上,身边的桌上摆着三样东西 —— 刻着潮汐纹的搪瓷杯、画着双脉合指的草稿、与张叙舟同款的银簪。他对着镜头举杯,口型分明是 “等你”。
观战区的最后一条留言来自王栓柱的孙女,她用稚嫩的笔迹画了张星图,地球与 a 星系之间画着条歪歪扭扭的线,旁边写着 “爷爷说这是路,不是数”。张叙舟望着屏幕上的 73 天倒计时,突然想给下一卷写个开篇:所谓星际旅行,从来不是跨越光年的距离,是带着地球的潮汐、人情、甚至煞力留下的教训,把他乡走成故乡。
太庙的铜灯在这时次第熄灭,只有三才阵的余光还在地面流淌,拼出的 “a” 字样渐渐化作 “人” 字。张叙舟知道,73 天后的通道正式启动,才是真正的考验,但此刻握着苏星潼的手,看着掌心与祖父同源的金纹,突然觉得再远的星途,只要带着 “慎言慎行” 的地球印记,就能走得稳、走得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