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岷江神工 > 第2772章 通道偏如脱缰箭 地脉裂似断弦琴 星轨瞄准镜锁第七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72章 通道偏如脱缰箭 地脉裂似断弦琴 星轨瞄准镜锁第七星

昆虚高原的能量接收口在辰时泛起诡异的橙光。张叙舟的观脉忆真穿透能量流,左髋骨纹传来被钝器斜劈的剧痛 —— 第七地脉通道正被猎户座旋臂拖拽着偏移,原本垂直注入地脉的银蓝色能量流,此刻像支脱靶的箭矢,以 45 度角斜擦过昆虚山的结晶岩层,在岩壁上犁出三道灼热的沟壑。监测仪上的能量密度曲线断崖式下跌:从 100 单位 \/ 平方米骤降至 60 单位,而瀚河源荒漠的地脉传感器却在疯狂报警,那里的能量流像漏网的鱼,正顺着新的轨迹冲刷荒芜的戈壁。

“昆虚的能量在被抢!” 李教授的全息屏分屏显示着惊悚对比:左侧昆虚的星晶稻田因能量骤减成片倒伏,稻穗低垂如战败的旗帜;右侧瀚河源的荒漠上,枯黄的芨芨草竟抽出嫩绿新芽,却在接触能量流的瞬间被灼成焦炭 —— 这种 “斜射式冲刷” 的能量流带着撕裂性的切向力,能催发生命也能瞬间毁灭,就像把本该灌溉农田的水流,变成了割草的镰刀。

观脉忆真里,张叙舟看见更骇人的景象:通道与地脉的交点像被狂风扭曲的风向标,每小时都在向东南偏移 1 公里,能量流扫过的轨迹在地面形成暗金色的 “偏移带”。带内的地脉毛细血管全部破裂,渗出的赤金色能量液在阳光下蒸腾,空气中弥漫着类似烧红的铁器入水时的焦糊味。紫微斗数盘上,“天相星” 的光晕正被暗纹侵蚀,这颗象征能量供给平衡的星辰,此刻像枚生锈的指南针,指针死死卡在偏离正北 30 度的位置。

一、脱靶能量流的 “切割效应”

通道夹角每月 0.1 度的偏移,在 24 小时内引发了精准而残酷的连锁反应:

地脉干裂如碎瓷:瀚河源荒漠的地脉出现 50 公里长的 “干裂状裂纹”,最宽处能塞进整个人。观脉忆真显示,裂纹深处的地脉组织像被抽走血液的血管,呈现灰败的死色。护江队员用探测仪插入裂纹,读数显示能量残留为 0,连最顽固的煞力粒子都被这种偏移的能量流彻底蒸发;

植被的冰火两重天:昆虚山脚 100 平方公里的针叶林集体枯萎,松针脱落的速度快得像下雪,地面堆积的针叶在能量流斜射下自燃,形成圈诡异的 “火环”;而瀚河源的戈壁上,能量流扫过的轨迹两侧,竟长出畸形的骆驼刺,它们的根系顺着能量流的方向疯狂延伸,却因无法承受斜射能量的切向力,每生长 10 厘米就会从根部断裂;

星髓母根的呼救:沧江底的星髓母根发出高频震颤,原本向四周辐射的银白色根须,此刻像被磁石吸引的铁屑,全部向瀚河源方向弯曲。张叙舟的探介指触碰到根须,指尖传来清晰的痛感 —— 这种能量 “饥饿” 的信号,比之前任何一次危机都要急迫,仿佛地脉深处有头巨兽正在因缺水而嘶吼。

苏星潼的银簪在通道偏移区浮起诡异的暗光。簪尖划过空气,留下六道梯度分明的暗金色光痕,光痕组成的古蜀符文正在流动:“天脉如矢,地脉如靶,矢偏则靶裂”。翻译器突然弹出一行小字:“矢量偏移量 230 公里 \/ 秒,切向力占比 60%”—— 这正是猎户座旋臂的线速度,通道不仅在平移,还在以可怕的切线速度旋转,就像被巨人甩动的锁链,末端的能量流自然会带着撕裂一切的力量。

“就像射箭时箭杆擦过靶沿的震动。” 张叙舟突然想起少年时祖父教他射箭的场景,那时箭杆擦过靶纸的失落感,此刻化作地脉传来的剧痛。他握紧拳头,左髋骨纹的金光与银簪的暗光碰撞,在虚空中形成个十字瞄准线 —— 但这条线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倾斜,就像整个宇宙的靶心都在移动。

二、角度盲区的 “煞力风眼”

赵山河的煞力残留在偏移轨迹中找到了可乘之机。当能量流以 45 度角斜穿瀚河源的干裂地脉,其形成的 “角度盲区”(能量流无法覆盖的三角区域)里,暗金色的煞力开始聚集,在 3 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旋转成 “煞力风眼”。观脉忆真里,张叙舟看见风眼中心的能量正在以每分钟 10% 的速度蒸发,地面的沙砾被吸附成旋转的漏斗,漏斗顶端的煞力粒子凝结成微型的赵山河虚影,正对着偏移的通道发出无声的狂笑。

“是能量反射的死角!” 苏星潼将银簪刺入风眼边缘,簪尖的蓝光与煞力碰撞,迸发出刺耳的尖啸。检测显示,风眼内的能量反射率从 5% 飙升至 30%,原本应该被地脉吸收的能量,此刻像被镜子反射的阳光,全部折返回宇宙空间,而煞力风眼就像个贪婪的黑洞,吞噬着仅存的能量残渣。

护江设备的 “能量接收器” 在此时集体哑火。极南镇的超导吸附器显示屏闪烁着 “角度失配” 的红色警报,运行功率从额定值的 100% 骤降至 70%,最关键的 “深层防护程序” 因能量不足无法启动。工程师老王拍着设备外壳怒吼:“这破玩意儿设计时只认垂直接收!现在能量流是斜着来的,它就像个歪嘴的人,喝不进正对着嘴的水!”

昆虚山民的遭遇更具冲击力。世代守护祭祀石台的阿古拉,发现石台上的能量凹槽连续三天没有能量注入,那些刻着古蜀符文的凹槽,此刻像干涸的泪腺。老人用粗糙的手掌抚摸石台,突然指向夜空北斗七星的斗柄:“七颗星的指向变了,天脉自然会跟着走。” 观脉忆真顺着他的手指延伸,张叙舟果然看见:北斗斗柄每转动 1 度,通道的偏移角度就增加 0.05 度,两者像被无形的齿轮咬合在一起。

三、星轨瞄准镜的 “古蜀密码”

阿古拉的祭祀石台在子夜显现出转机。当张叙舟将泉脉力注入石台中心的凹槽,台面突然浮起银灰色的星图,图中北斗七星的连线与第七地脉通道的轨迹形成完美的夹角补偿。观脉忆真里,他看见石台内部藏着层青铜板,上面刻着 “周公测影” 的图案:圭表的阴影在地面投射出精准的角度刻度,阴影末端的红点,恰好对应着通道需要调整的角度。

“是‘土圭定脉法’!” 苏星潼的银簪突然与青铜板共振,蓝光投射出的古蜀符文重组为 “五岳锚定图”:泰山与华山的地脉被红笔圈出,标注着 “主轴”;衡山、恒山、嵩山则被标注为 “副轴”,五座山的连线组成个巨大的五角星,星尖直指通道偏移的反方向。“天脉偏移,地脉追之,需五岳为锚” 的译文在空气中炸开,像道闪电劈开迷雾。

张叙舟的观脉忆真穿透五岳地脉,果然在每座山的主峰下发现了 “能量枢纽”:泰山的枢纽泛着赤金色,华山的泛着银白色,恰好与通道能量流的两种属性对应。当他用调轴指引导昆虚的残余能量注入泰山枢纽,奇迹瞬间发生 —— 泰山主峰竟微微向西北倾斜了 0.01 度,而第七地脉通道的偏移速度,同步减缓了 20%。

护江队的 “紧急锚定” 行动初见成效:

在泰山、华山部署 “地脉千斤顶”(用星晶稻壳与超导材料混合制成的液压装置),每启动一次可微调山体角度 0.005 度,直接牵引通道轨迹;

让小赵带领泉脉修士在瀚河源的干裂地脉布 “逆切向阵”,用双生流的暗金色光流抵消能量流的撕裂力,风眼内的煞力旋转速度下降 50%;

昆虚山民按北斗斗柄指向转动祭祀石台,使局部能量接收效率从 60% 回升至 75%,倒伏的星晶稻竟有半数重新挺直腰杆,稻穗上的露珠在能量流斜射中折射出彩虹,像给脱靶的箭矢重新画上了靶心。

四、旋臂齿轮的 “加速咬合”

就在五岳锚定初见成效时,青铜神雀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屏幕上的猎户座旋臂运动矢量图显示:旋臂的切向速度从 230 公里 \/ 秒升至 235 公里 \/ 秒,这意味着通道偏移的加速度在增加,刚才好不容易修正的 0.01 度,在 1 小时内就被抵消,甚至反向扩大了 0.008 度。

“它在适应我们的调整!” 李教授的手指重重砸在屏幕上,“旋臂的运动是矢量的,既有径向的远离,又有切向的拖拽,就像头被激怒的公牛,你拉它向左,它偏要向右挣!” 观脉忆真里,张叙舟看见通道周围的星际尘埃形成螺旋状的 “拖拽尾”,这些尘埃被通道能量流电离,化作亿万颗微型指南针,无一例外指向旋臂运动的方向。

赵山河的煞力风眼在此时突然扩张。直径从 3 公里增至 5 公里,风眼中心的暗金色能量柱直冲天际,与偏移的通道形成诡异的共鸣。观脉忆真穿透能量柱,张叙舟看见柱心藏着块 “煞力晶核”,晶核的振动频率(0.00012 赫兹)与旋臂的切向速度完全同步,显然是冰人留下的 “角度放大器”—— 专门利用通道偏移的切向力增强煞力活性。

善念值在拉锯中降至 36.4 亿。护江 App 的 “能量追踪” 直播里,网友看着昆虚与瀚河源的惨状,弹幕被 “我们在跟宇宙拔河” 的绝望刷屏。直到阿古拉的孙子上传了段视频:老人用麻绳牵引着祭祀石台的转盘,每转动 1 度就跪地祈祷,石台上的星图竟真的与通道轨迹产生了 0.1 秒的同步。这段被嘲笑为 “迷信” 的视频,意外获得 100 万点赞,有网友留言:“或许古人才懂,跟宇宙较劲不能只靠蛮力。”

张叙舟站在昆虚山的能量冲刷沟前,左髋骨纹的剧痛让他握紧了拳头。观脉忆真里,祖父笔记的 “追道篇” 自动翻开,其中夹着片青铜残片,上面用朱砂画着个类似步枪瞄准镜的装置,镜片里刻着北斗七星的刻度。当他将泉脉力注入残片,镜片突然投射出动态的星轨 —— 猎户座旋臂的运动轨迹、第七通道的偏移矢量、五岳地脉的坐标,正在镜片中缓慢对齐,像个等待校准的宇宙级瞄准镜。

(本章完)

下章预告:沧江的 “地脉分流符阵” 因能量入射角变化彻底失控,30% 的能量在符阵表面形成反射光带,像条金色的河流悬在半空。更惊悚的是,反射光带中浮现出赵山河的完整虚影,他正顺着光带向瀚河源的煞力风眼移动,而光带的折射角度,恰好与通道偏移的角度完全吻合,仿佛能量流正在主动为他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