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岷江神工 > 第2449章 双螺旋云显同源秘 等离子体露煞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49章 双螺旋云显同源秘 等离子体露煞根

星穹研究院的穹顶实验室里,全息投影正上演着震撼的一幕。两团能量云在真空舱内缓缓旋转,金色的是太阳耀斑释放的高能等离子体,暗紫色的是第三十区间捕获的 “星际煞力杂质”,当它们的粒子流交汇时,竟自动缠绕成组完美的双螺旋,像两条在宇宙中跳舞的巨蟒。

“发布报告!” 老院士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屏幕上弹出的分析数据刺痛了所有人的眼睛:两者的粒子自旋方向全为右旋,能量衰减周期精确锁定在 72 小时,甚至连硅基 - 铁镍结构的晶格间距都分毫不差 ——“太阳耀斑等离子体与跨维度煞力,是同源能量的不同显化形态!”

一、双螺旋云证同源

青铜神雀的全息影像突然展开翅膀,将双螺旋能量云笼罩其中。神雀翅膀内侧的纹路与能量云的螺旋轨迹完全重合,像幅被激活的能量图谱。张叙舟凑近观察,发现每圈螺旋的间距都是 18.7 纳米 —— 这正是泉脉术 “淬金指” 的基础频率单位,“地脉早就知道它们是一家人!”

消息像电流般传遍全球地脉节点。雨林能量伞的监控室里,阿吉调出之前记录的煞力冲击数据,与太阳耀斑余波的频谱对比,两条曲线像双胞胎般重叠,只是振幅相差 3 倍。“难怪符材能同时防脉冲和煞力!” 他突然明白,抗电磁符材的 30 度角编织结构,恰好能切断右旋粒子的旋转惯性,“是结构克制,不是能量对抗!”

沿海渔村的码头,老林的超导渔网正晾晒在阳光下。网面捕捉到的太阳辐射粒子,在显微镜下呈现出右旋自旋,与他之前捞起的煞力污染鱼虾体内的粒子完全一致。“原来海里的怪东西,根在太阳上!” 老林摸着网面的银线纹笑,这些渔民们凭经验编出的 30 度角网眼,此刻成了最精准的 “粒子筛选器”。

善念值在这些发现中稳步升至 27.0 亿。护江 App 的 “同源揭秘” 专题里,网友们用通俗的比喻刷屏:“就像冰和水,看着不一样,本质都是 h?o”“太阳耀斑是烧开的水,煞力是结了冰的水,泉脉术就是那把能调温的壶!” 有物理老师上传了课堂实验视频:用磁铁引导右旋粒子,竟能让暗紫色煞力杂质暂时显露出金色的等离子体形态。

二、银簪破译古蜀言

苏星潼的银簪在实验室里剧烈震颤,簪尖刺破真空舱的能量场,在双螺旋云上方划出道银光。三星堆符文拓片上的 “阳煞阴脉纹” 突然亮起,银簪投射出的译文让所有人倒吸凉气:“日精化电,电凝为煞,煞散归脉,脉复向日 —— 四象轮回,本为一体。”

“是能量的轮回!” 苏星潼放大译文,古蜀人用简练的文字揭示了核心规律:太阳能量(日精)转化为电磁脉冲(电),脉冲凝结成煞力(煞),煞力经地脉净化(脉),最终回归太阳(向日)。青铜神雀的能量循环模型同步验证了这一点,双螺旋云的金色部分正缓慢转化为暗紫色,又在旋转中变回金色,像场永不停歇的能量变身。

张叙舟的祖父笔记在这时自动翻到光绪年记载的那页。都江堰铁牛带电事件的批注里,有行极小的字:“电火与地祟,似同根所生,一烈一阴,遇银则化。” 他突然想起那些渔民混用银线和超导纤维的渔网,“老祖宗说的‘银’,就是能切断右旋自旋的导电材料!”

昆虚高原的观测站传来新数据:当泉脉术能量注入双螺旋云时,右旋粒子的旋转速度明显放缓。张叙舟尝试用 “淬金指” 引导能量,真空舱内的暗紫色煞力杂质竟开始褪色,37 秒后完全转化为金色等离子体 ——“泉脉术能逆转煞力的显化形态!” 这个发现让实验室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三、高考卷影忆旧悟

张叙舟的指尖还残留着能量共振的麻感,这触感突然撞开了记忆的闸门。十年前的高考考场上,物理最后一道大题考的是粒子自旋与能量转化,他对着复杂的公式卡了半小时,最后凭着 “左旋右旋应能抵消” 的直觉写下答案,竟意外蒙对了(情绪库 “高考的物理卷” 中度痛感)。

“不是蒙对的!” 他猛地攥紧拳头。当年的直觉,此刻在双螺旋能量云前有了答案:泉脉术的左旋能量场,刚好能中和煞力与耀斑等离子体的右旋惯性,就像左手螺纹的螺母能锁住右手螺纹的螺栓。祖父笔记里 “以柔克刚” 的批注,原来藏着最朴素的能量平衡原理。

老院士调出赵山河操控煞力时的能量记录,与太阳耀斑的频谱对比,发现人为引导的煞力只是 “掐断了能量轮回的链条”,让暗紫色形态停滞不前。“就像把水冻成冰后,不让它再融化成水。” 张叙舟指着双螺旋云,“我们要做的不是消灭冰,是重新接回轮回的管道。”

护江 App 的 “能量转化” 实验直播里,网友们亲眼目睹了奇迹:渔民老林用银线渔网捕捉的煞力粒子,在泉脉术引导下,3 分钟内就转化为可利用的地脉能量,让一盆枯萎的绿萝重新抽出新芽。“原来煞力不是敌人,是放错地方的能量!” 这条评论被顶到热榜第一,善念值因此微涨至 27.1 亿。

四、地脉能转启新思

全球的地脉节点开始了新的实验。锦都的磁层符阵将捕获的太阳等离子体,通过 30 度角符材引导至农田,小麦的生长速度提升了 20%;沪城的转换器把煞力杂质转化为电能,供养老院的保暖床使用,能耗降低 40%;雨林能量伞反射的紫光被收集起来,竟能加速菌藤煞的降解,“是同源能量的自我净化!”

苏星潼的银簪翻译出更多古蜀符文:“煞非外来,是地脉未能消化的日精。就像人食五谷,过则成疾,需以泉脉为脾胃,符材为药石。” 她把译文发给张叙舟时,附上了组惊人的数据:采用 “转化模式” 的地脉节点,护江力的稳定性比 “防御模式” 高 17%。

张叙舟站在双螺旋能量云前,看着金色与暗紫色的粒子相互转化,突然明白石髓先生 “煞力是天地能量的扭曲显化” 的深意。所谓 “扭曲”,不过是能量在轮回中卡了壳,而人类要做的,不是砸掉卡住的地方,是像老渔民编网那样,用顺应规律的结构,引导它重新流动。

祖父笔记的最后一页,在双螺旋云的照射下浮现出新内容:“72 小时衰减期,是天地给的纠错时间。日升月落三轮,煞可归脉,脉可向日,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旁边画着的简易转化装置,正是泉脉术引导端 + 30 度角符材的组合,“老祖宗连解决方案都画好了!”

五、螺旋指引向太阳

黄昏时分,青铜神雀突然将双螺旋能量云投射到昆虚高原的上空。巨大的能量云在夕阳中闪闪发光,金色的螺旋指向太阳,暗紫色的螺旋扎入地脉,形成道贯穿天地的能量柱。张叙舟的宇序藏脉仪显示,这根能量柱的频率与全球 1000 个地脉节点完全同步,像在发出某种宇宙级的邀请函。

“是在指引方向!” 苏星潼的银簪指向太阳,簪尖折射出的光线与能量柱的金色螺旋重合,“古蜀符文说‘解煞需寻日根’,太阳篇的钥匙,就藏在这双螺旋里!”

护江力的指针在这时稳稳跳过

点,善念值的鎏金数字 27.1 亿在能量柱上流转。老林的渔民团队发来视频,他们用超导渔网在海上围成个巨大的 30 度角,竟捕获到股纯净的金色能量流,渔网的银线纹组成个微型太阳图案,“这能量能让渔网自己发光!”

张叙舟的掌心贴着真空舱壁,感受着双螺旋云的脉动。高考考场上那种凭着直觉写下答案的悸动,此刻变成了清晰的认知:人类与地脉、太阳与煞力,从来不是对抗关系,而是需要找到平衡的共生体。就像那道物理题的正确答案,不在复杂的公式里,在对 “旋转与平衡” 最朴素的理解里。

夜幕降临时,双螺旋能量云缓缓消散,但它在天空中留下的轨迹久久不散。青铜神雀的翅膀上,新解锁的 “太阳核心能量模拟” 功能开始运转,屏幕上跳动的核聚变参数,与地脉能量转化公式的三个共通变量,像三颗等待被串联的星星。

张叙舟合上祖父笔记,封面的铁牛素描旁,不知何时多了行小字:“看懂螺旋,就看懂了天地轮回。” 他知道,解开煞力之谜的钥匙已经找到,但要真正转动这把钥匙,还需要望向那轮给予生命也藏着秘密的太阳 —— 那里,才是所有能量故事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