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岷江神工 > 第1695章 杯显星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云脊山观测站的射电望远镜突然转向木星时,张叙舟正摩挲着搪瓷杯底的刻痕。

杯壁上 “一星牵万脉,周期定乾坤” 的字迹在引力波冲击下渗出金红色的光,与土木共振符阵的鎏金纹路产生奇妙的共振。那些光流顺着符阵蔓延,在主控室的空中织出张巨大的网 —— 网的节点处闪烁着银蓝、赤金、淡紫三种光,分别对应地球地脉、木星引力、木卫三轨道,三种光交织的地方,恰好是北纬 30° 地脉带的能量枢纽。护江力监测仪的数值在

点(1.295 倍)徘徊,距离 1.30 倍的临界值只差 220 点,像根绷紧的弦。

“这网在等最后块拼图。” 苏星潼的双域银簪悬在网中央,簪尖的南洋茶种根系突然向四周炸开,在地面拼出组复杂的坐标,“星穹研究院刚测算出,木星大红斑的引力脉冲将在 47 分钟后抵达,脉冲频率与网眼的空缺处完全吻合 —— 那是赵山河残留煞力的频率。”

主控屏上,全球地脉网络的实时画面正同步异动:雪脉山枢纽的赤金色能量球表面浮现出墨色纹路,那是煞力杂质在引力脉冲的催化下活性爆发;沧江流域新修复的能量纤维突然出现裂痕,裂痕里渗出的墨雾与 1998 年地磁设备改造残留频率完全一致;北纬 30° 地脉带的银蓝光带拧成麻花,每道拧转都让护江力数值跳跌 5 点。

“杂质在网眼里‘筑巢’。” 张叙舟突然将搪瓷杯扣在引力 - 地脉协同仪上,杯底的刻字与仪器面板碰撞,迸出的火星在网眼处炸开,“它们像卡在齿轮里的砂砾,专门阻碍三种光流交汇 —— 刚才检测到,每 1% 的煞力聚集,网的传导效率就下降 0.3%。”

青铜神雀的啼鸣从观测站上空传来。它展开的翅羽在网的上空投射出巨大的星图,图上标注的木星大红斑位置,正有道紫色的引力脉冲顺着轨道缓缓流动,脉冲边缘缠绕着墨色的雾霭 —— 那是赵山河煞力与引力波结合的产物,比单纯的煞力或引力危险百倍,像条藏在星轨里的毒蟒。

“善念值 24.3 亿。” 老郑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他调出护江 App 的实时弹幕,全球网友的留言里开始出现焦虑情绪,“星穹研究院的直播画面里,大红斑的颜色从橙红变成了墨紫,有人说那是煞力在‘污染’木星引力 —— 观看量已经突破 230 亿。”

苏星潼的双域银簪突然刺入协同仪的接口。玄色能量流顺着线路蔓延,在网眼的墨雾处凝成道绿色的桥,桥面上浮现出三星堆神树的枝丫纹、良渚玉琮的螺旋纹、玛雅历法石的圆点纹 —— 三种古文明符号交织成盾,将墨雾暂时挡在网外。但每当引力脉冲的余波扫过,绿盾就会剧烈震颤,表面出现细密的裂纹。

“全球高校的‘双周期模型’正在同步注入!” 星穹老院士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背景是超级计算机的嗡鸣,“剑桥大学刚提交的模型里,发现了清代司天监‘岁星祭祀’的能量频率,这频率能中和 1998 年的煞力残留 —— 已经有 210 个模型在网眼里织出防护层!”

张叙舟突然注意到搪瓷杯投射的网正在变化。银蓝、赤金、淡紫三种光流在网的节点处碰撞,每次碰撞都溅起金红色的火星,火星落地时化作细小的人形:沙州老匠人修补壁画的手、三星堆遗址旁种树的村民、玛雅后裔敲击石磬的指尖…… 这些人形手拉手围成圈,将网眼处的墨雾困在中央,墨雾在人形的挤压下发出刺耳的尖叫。

“是‘人文频率’在净化煞力!” 他猛地转动星轨罗盘,盘面上的木星坐标与网眼处的墨雾产生共振,墨雾中突然浮现出赵山河的虚影,虚影手里举着块芯片,芯片上的 “1998.06.15” 字样正在金红光流中融化,“他当年改造的地磁设备,频率刚好卡在三种光流的交汇点,就像故意给星网设了道锁!”

话音未落,主控屏突然变红。木星大红斑的引力脉冲突破初级防御,网眼处的绿盾瞬间碎裂,墨雾顺着裂缝涌向雪脉山的能量球 —— 能量球的直径骤增至 4 米,表面的赤金色纹路开始变黑,护江力监测仪的数值暴跌 150 点,善念值的增长曲线彻底卡顿。

苏星潼的南洋茶种根系突然疯长,顺着全球地脉网络蔓延,在雪脉山能量球表面织出淡绿色的网。网眼处,浮现出全球 “行星协调节” 的画面:挪威的极光观测站、巴西的雨林图腾、中国的青城山七星阵…… 这些画面接触能量球的瞬间,黑色纹路开始消退,能量球的直径缩小至 3.5 米,护江力数值回升 80 点。

“青铜神雀的‘多星协同’功能激活了!” 老郑的尖叫刺破警报声,观测站上空的星图突然放大,地球、月球、木卫三的轨道上浮现出与搪瓷杯底一致的刻痕,“它能引导三种光流形成‘三级缓冲’:月球先削弱脉冲 30%,木卫三再分流 20%,剩下的 50% 刚好被地脉网络吸收 —— 这是《全球地脉公约》里记载的‘太阳系协同’终极形态!”

张叙舟突然将搪瓷杯抛向空中。杯子撞入星网中央的瞬间,杯底的刻痕彻底亮起,在网的节点处投射出清晰的传导路径:木星引力先经木卫三 “调频”,再由月球 “缓冲”,最后经地球地脉网络 “吸收”—— 每条路径上都嵌着古文明的符号,像串挂在星轨上的钥匙,将赵山河设下的 “锁” 逐一打开。

当引力脉冲的主波抵达时,星网突然爆发出刺眼的金光。银蓝、赤金、淡紫三种光流在网眼处完美交汇,墨雾中的虚影在金光中彻底溃散,化作无数细小的芯片坠落,芯片上的煞力残留接触光流的瞬间,全部转化为纯净的能量,被星网吸收。护江力监测仪的数值在此时疯狂飙升:、、…… 最终稳稳地停在

点(1.30 倍)。

主控屏上的全球适配率瞬间跳成 100%,善念值的数字像挣脱了束缚的气球,疯狂飙升至 24.5 亿 —— 这数字刚稳定,全球地脉联盟的后台就传来震耳欲聋的欢呼:“所有节点的能量波动幅度稳定在 2%!木星引力通过三级传导,完全转化为地脉储备能量了!”

苏星潼的银簪在此时落回掌心。南洋茶种的根系上缠着缕淡紫色的光,光里清晰地映着木星大红斑的旋转轨迹,轨迹中嵌着的细小符号,与三星堆神树的云雷纹、搪瓷杯底的刻字完全吻合。“是同源性。” 她指尖抚过光缕,“从地球地脉到行星引力,从古代符号到现代科技,根本就是用同套密码写的宇宙法则。”

张叙舟俯身看向星网投射的传导图。图中地球节点的位置,突然浮现出《全球地脉公约》的开篇词,那些文字由无数细小的 “护” 字组成,与搪瓷杯底的刻字形成完美的呼应。当最后一个 “护” 字点亮时,整个星网突然发出清越的嗡鸣,像无数把琴同时被拨动 —— 那声音里有地脉流动的潺潺声,有木星引力的低沉共振,有木卫三轨道的清脆回响,还有全球网友在 App 上点击 “校准” 的轻响,所有声音交织成支太阳系的引力交响曲。

观测站的射电望远镜在此时转向太阳。屏幕上突然弹出星穹研究院的急报:太阳表面出现异常活动,预计 72 小时后爆发强耀斑,其能量特征与木星引力脉冲有着微妙的关联,可能引发新一轮的地脉能量波动。张叙舟盯着屏幕上的太阳影像,突然注意到搪瓷杯底刻痕的最边缘,有个极小的太阳符号,像是早就等着他们发现。

暮色漫过云脊山时,星网的光芒渐渐柔和。三种光流在网的节点处凝成颗颗透明的能量珠,珠内浮着地球、木星、木卫三的微缩虚影,像串挂在星轨上的项链。张叙舟握紧搪瓷杯,杯壁的水汽在桌面上画出道金线,连接起地球与太阳的坐标,线末端自动浮现出个微小的漩涡,像在预告下一场能量共振。

青铜神雀的啼鸣在此时变得悠长。它朝着太阳的方向飞去,翅羽上的星纹开始重组,在星网的边缘织出道淡金色的光带 —— 那是下一章的密钥,藏在太阳耀斑与地脉能量的共振里,藏在人类文明与太阳系引力共生的记忆里,更藏在每个抬头仰望星空的目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