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镇的宁静像一层薄纱,轻柔地覆盖在日常生活之上,却无法完全隔绝陆沉内心日益滋长的焦灼。隐藏的生活提供了喘息之机,但被动等待危险降临的感觉,如同慢性毒药,侵蚀着他好不容易重建起来的平静。苏晚(林薇)的身体一天天好转,脸上渐渐有了血色,甚至开始尝试烘焙简单的饼干,小院里偶尔能闻到面粉和黄油的香气。这温馨的场景是陆沉奋斗的全部意义,但也让他更加清晰地意识到,必须主动做些什么,才能守护住这脆弱的幸福。

“寻找其他幸存者”这个念头,变得越来越强烈。

他并非渴望同伴或想要重建什么组织。驱动他的,是一种更实际、更紧迫的需求:信息和验证。

他需要知道,那场爆炸之后,除了官方公布的版本,到底还发生了什么?陈博士是生是死?时空科技和降临派的残余势力究竟还有多少?最重要的是,他所经历的“时间碎片”后遗症,是特例,还是普遍现象?城西那个抢劫案,是否真是同类所为?

找到其他幸存者,尤其是可能知晓内情的人,是获取这些信息最直接的途径。同时,确认是否有其他人拥有类似“后遗症”,也能让他更好地理解自身的状态,摆脱那种孤身面对未知的孤立感。

但这件事风险极高。主动寻找,意味着可能暴露自己的位置和存在。那些潜在的追踪者,或许正希望他这样做。

他必须万分小心,如同在雷区中穿行。

他首先将目标锁定在那些可能同样在躲避、且拥有一定资源或知识的人身上。陈博士是首选,但他生死不明,踪迹难寻。其次,是像麦克那样,因良心发现或利益受损而选择脱离时空科技或降临派的前内部人员。这些人可能掌握着关键信息,但也可能更加危险。

他无法再依靠那个危机四伏的地下信息市场。上次交易身份文件已是兵行险着,频繁接触只会增加暴露风险。他需要更隐蔽、更间接的方式。

他想到了网络——那个匿名的、无边无际的虚拟世界。虽然官方可能监控着主流渠道,但总有一些边缘的、加密的角落,是监视的盲区。

在镇上的破旧图书馆里,利用公共电脑和复杂的代理跳转,陆沉开始了他小心翼翼的搜索。他不敢使用任何与过去相关的关键词,而是像考古学家一样,用极其模糊的、带有特定语境暗示的词汇组合,在一些小众的技术论坛、阴谋论版块甚至游戏聊天室里,留下看似无意义的、加密过的试探性信息。

信息内容经过精心设计,看起来像是某个对“异常物理现象”或“集体记忆偏差”感兴趣的极客的呓语,但内行人或亲身经历者或许能看出端倪。他提到了“时间感的错乱”、“无法解释的预感”,甚至隐晦地使用了“364”这个对他而言意义特殊的数字作为识别暗号的一部分。

这个过程缓慢而令人沮丧。大多数回复是毫无价值的灌水或嘲讽。如同向大海抛洒渔网,却不知道是否能捞到鱼,甚至可能捞到危险的水雷。

几天过去了,一无所获。就在陆沉开始怀疑这个方法是否有效时,他在一个极其冷门的、讨论量子力学和意识边缘科学的私人论坛加密版块里,看到了一个回复。

回复者Id是一串随机字符,内容同样 cryptic (隐晦):

“回声并非独奏。钟摆停歇,余波未平。寻找‘调律师’的笔记?小心静默的监听者。”

陆沉的心脏猛地一跳。

“回声并非独奏”——暗示并非只有他一个人有“后遗症”!

“钟摆停歇,余波未平”——直指爆炸(钟摆停歇)后的持续影响!

“调律师的笔记”?这像是一个特定的指向。陈博士过去在项目内部,是否曾有“调律师”这个代号或相关研究?

最关键的警告是:“小心静默的监听者”。这证实了他的猜测,确实有势力在监控相关话题!

这个回复没有提供任何具体联系方式或信息,更像是一种确认和警示。但它像黑暗中的第一颗火星,证明了陆沉并非独自一人,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还有其他人感知到了同样的异常,并且在用同样的方式谨慎地联系。

他不敢轻易回复,对方显然也极度警惕。他记下了这个Id和版块,决定暂时观察。

与此同时,他并没有放弃线下可能存在的线索。他利用和苏晚一起去镇上卫生所复查的机会,装作无意地与年长的医生闲聊,打听附近是否有什么“怪事”发生,比如有人突然行为异常、声称看到奇怪东西之类的。小镇消息闭塞,任何风吹草动都容易流传。

医生想了想,摇摇头说没什么特别的,倒是提起邻县前段时间有个老人总说自家钟表走得忽快忽慢,还说能看到“重叠的影子”,被家人送去市里医院检查了,说是老年痴呆。

这条信息看似无关,却让陆沉上了心。时间感知异常,视觉重叠?这和他的一些症状有微妙相似之处,虽然更可能是普通的老年疾病,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关联。

寻找幸存者的过程,如同拼凑一幅没有图纸的拼图,每一片可能的信息都微不足道,但积累起来,或许能逐渐勾勒出真相的轮廓。

晚上,回到平房,苏晚已经做好了简单的晚饭。灯光下,她的气色比前几天又好了一些。

“今天医生怎么说?”陆沉(陈默)一边摆碗筷一边问,语气尽量轻松。

“医生说恢复得很好,比预期快。”苏晚笑了笑,给他盛了碗汤,“就是……有时候还是会觉得,好像忘了很重要的事情,心里空落落的。”

陆沉的手顿了一下,随即恢复正常,温声道:“不急,慢慢来。身体好了最重要。”

他看着苏晚低头喝汤的侧脸,心中百感交集。他渴望找到真相,找到同伴,是为了能更好地保护她。但这个过程本身,却不得不将她蒙在鼓里,让她活在一个由他编织的部分谎言构成的平静中。

这种保护,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隔离?

他必须加快速度。在追踪者找到他们之前,在苏晚的记忆可能彻底恢复或出现更大变故之前,他需要找到答案,找到一条真正安全的出路。

虚拟世界的加密信息,小镇医生的闲谈碎片……这些微弱的线索,如同风中残烛,指引着他在迷雾中艰难前行。

寻找其他幸存者的道路,布满了荆棘和陷阱。

但为了守护眼前的灯光,他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