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论坛上那条语焉不详的回复,像投入古井的石子,在陆沉心中漾开圈圈希望的涟漪,但涟漪之下,是更深的警惕。“静默的监听者”这个警告,如同悬顶的利剑,让他不敢轻举妄动。他没有立刻回复那个随机Id,而是像一匹经验丰富的孤狼,耐心地潜伏下来,开始更细致地梳理手头有限的线索。
“调律师的笔记”。
这个关键词在他脑海中反复盘旋。陈博士是理论物理学家和项目创始人,研究方向高深莫测,“调律师”这个称呼,听起来更偏向于工程应用或系统维护。是指陈博士本人某个不为人知的身份?还是指他留下的某种特定资料?或者是……项目中的另一个关键人物?
他尝试用这个关键词,结合之前搜索到的其他碎片信息,在网络的深水区进行更危险的垂钓。搜索范围扩大到一些尘封的学术数据库存档(通过特殊渠道访问)、早已停止更新的个人科研博客、甚至是一些大学内部不公开的论文摘要库。他像考古学家般,在数字废墟中挖掘着可能存在的痕迹。
这个过程枯燥而漫长,伴随着随时可能触响警报的风险。他每次连接网络的时间极短,位置飘忽不定,精神高度紧张。
几天后,在一份十几年前的、某知名理工大学内部刊物的电子存档中,他看到了一篇不起眼的短文,作者署名正是陈振源(陈博士)。文章题目非常技术化,讨论的是某种高能粒子流在特定约束场下的“频率协同与稳定化问题”,内容艰涩,充斥着复杂的公式。
然而,在文章的致谢部分,有一句看似例行公事的话引起了陆沉的注意:“……同时感谢‘调谐实验室’(tuning Lab)的同事们提供的宝贵数据和讨论,尤其感谢K.L.在非线性反馈机制方面的启发性见解。”
调谐实验室(tuning Lab)!
“调律师”(tuner)是否源于此?
这个“K.L.”又是谁?是化名?还是真名的缩写?
这条线索似乎将“调律师”与一个可能存在的、更早期的研究机构或团队联系了起来。这或许意味着,陈博士的研究并非凭空出现,而是有着更深的渊源。
就在陆沉试图沿着“调谐实验室”和“K.L.”这条线继续深挖时,一个意外发现让他几乎停止了呼吸。
那是在一个极其偏僻的、需要多重验证才能访问的云端存储服务器上(他通过一个偶然在黑客论坛看到的、早已过期的漏洞链接尝试进入,没想到竟然成功了)。服务器里杂乱地存储着许多看似无用的备份文件,其中一个文件夹的修改日期,赫然是爆炸发生后的第三天!
文件夹没有名称,只有一串乱码。里面只有一个文本文件,内容同样经过加密,但加密方式很初级,陆沉利用过去项目中学到的基础密码学知识,花了几个小时就成功破解了。
文件内容不长,像是一段仓促写下的日记或备忘录:
“他们还活着!信号微弱,但确认存在于‘裂隙’边缘。坐标残片指向……(此处是一串经度纬度数字,但部分数字模糊不清)……必须找到‘锚点’,否则回声将吞噬一切。监听无处不在,勿用旧路。如果……如果有人看到这个……去找‘守夜人’……密码是……(后面是一段复杂的、混合了数字和符号的密码,但最后几个字符因文件损坏无法识别)……”
陆沉的心脏狂跳起来,几乎要撞破胸膛!
这风格,这语气,尤其是“回声”、“裂隙”、“锚点”这些术语,几乎可以肯定出自陈博士之手!他还活着!在爆炸发生后,他竟然还有能力留下这样的信息!
“他们还活着”——指的是自己和林薇吗?还是其他幸存者?
“裂隙边缘”是什么地方?是物理位置?还是某种能量态?
“坐标残片”指向哪里?那串模糊的数字……
最关键的是,“守夜人”是谁?是那个“K.L.”吗?还是另一个关键人物?那段密码又是什么的钥匙?
信息量巨大,但每条线索都如同断线的珍珠,难以串联。而且文件损坏,最重要的密码部分不完整。
陈博士的踪迹出现了,却更加扑朔迷离。他似乎在爆炸后陷入了更大的麻烦,提到了“监听无处不在”,并警告“勿用旧路”,说明他也在躲避同样的追踪者。他留下了指引,但这指引本身却布满迷雾和残缺。
陆沉将这段解密的信息牢牢记住,然后彻底清除了所有访问记录和缓存,退出了那个危险的服务器。他知道,这种运气可一不可再。
回到平房时,已是深夜。苏晚已经睡了,床头灯还为他亮着微弱的光芒。他站在院子里,望着远处起伏的、隐没在黑暗中的山峦,心中波澜起伏。
陈博士还活着,这是最重要的消息。但他处境危险,留下的线索残缺不全。“守夜人”、“锚点”、“坐标残片”……这些词汇指向一个更深、更复杂的层面,远超出他最初的想象。那场爆炸,似乎只是撕开了某个巨大秘密的一角。
他的“时间碎片”能力,在这宏大的谜团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和无力。
但同时,一种久违的使命感也在心中升起。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陈博士在暗中努力,还有其他像他一样的“回声”感知者存在。他们都在试图理解发生了什么,试图阻止可能到来的更大灾难(“回声将吞噬一切”)。
寻找陈博士,不再仅仅是为了获取信息或寻求庇护,而是变成了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他是唯一可能知道全部真相、并拥有能力应对的人。
陆沉回到屋内,轻轻坐在床边,看着苏晚安静的睡颜。她的呼吸平稳,仿佛外界的一切风雨都与她无关。他必须保护这份宁静。
他伸出手,轻轻握住了她放在被子外的手。指尖传来的温度,让他纷乱的心绪渐渐平静下来。
前路艰难,线索破碎,强敌环伺。
但他找到了方向。
陈博士的踪迹,如同迷雾中的灯塔,微弱,却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下一步,他必须想办法破解那个残缺的密码,理解“坐标残片”的含义,并找到关于“守夜人”的更多信息。
隐藏的生活,即将被主动的探寻所打破。
而这一次,他将不再是孤身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