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晟集团顶层的紧急董事会,气氛凝重如铁。
沈昭衡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川流不息的城市,那封匿名邮件的标题在他脑海中反复灼烧。
他没有愤怒,只有一种被低等生物挑衅的冰冷。
他精心构筑的资本王国,信奉的是数据、效率和绝对的控制力,而那个叫苏凛的男人,却妄图用虚无缥缈的“人心”来撼动这一切。
荒谬。
“诸位,”沈昭衡缓缓转身,俊美无俦的脸上看不出丝毫情绪波动,声音沉稳得像敲击在冰面上的钻石,“情绪的泡沫,风一吹就散。但钢铁铸就的产业壁垒,永远矗立。我决定,追加二十亿预算,在东南亚打造一座真正的‘亚洲内容中枢港’。”
他的手指在空中划出一个宏伟的蓝图,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我们要建立亚洲最大的AI编剧工厂,用算法穷尽所有爆款组合;我们要建立最先进的动态捕捉基地和演员培训中心,将每一个艺人打造成标准化的工业产品。我们要用绝对的效率和产能,终结这个属于散兵游勇的、碎片化的创作时代!”
董事们眼中的疑虑,迅速被这宏大的构想和巨额的投资所取代。
这才是他们熟悉的语言——用资本碾压一切。
三天后,海晟集团的新闻发布会全球直播。
沈昭衡站在聚光灯下,风度翩翩。
他身后巨大的全息投影,正以三维模型展示着“中枢港”的未来奇观,科技感与未来感扑面而来。
“真正的未来,是可预测、可量化、可控制的效率。”他对着镜头,说出的每一个字都像是对破晓联盟那套“草根叙事”的公开宣判。
直播间弹幕被“大佬牛逼”、“这才是未来”刷屏。
然而,就在沈昭衡的演讲达到高潮,准备宣布项目正式启动的瞬间,屏幕右下角,一个国际主流媒体的滚动快讯弹窗,如同不祥的血色烙印,骤然跳了出来。
【快讯】据可靠消息,海晟集团“亚洲内容中枢港”项目选址地块,涉及当地百年历史的红树林湿地保护区,其提交的环评报告存在严重伪造嫌疑。
一瞬间,全场死寂。所有记者的镜头疯狂转向沈昭衡。
紧接着,第二条快讯接踵而至。
【独家】消息源头直指一份递交至新加坡环保署的匿名举报信。
经笔迹专家初步比对,该信件的撰写者,与此前发表《情绪资产的价值重估》一文的着名影评人林婉儿,相似度高达98%!
轰!舆论彻底引爆!
那个被海晟封杀、被剥夺话语权的女人,用一种最决绝、最古典的方式,完成了她的复仇。
她没有在网上哭诉,而是将匕首精准地刺进了海晟集团这只庞然大物的环保软肋里。
沈昭衡脸上的完美笑容第一次出现了裂痕,尽管只有一秒,却被无数镜头精准捕捉。
他明白,这是苏凛的回应。
你用工业化扼杀内容,我就用你最看不起的“个体”,来瓦解你工业化的根基。
此刻,在破晓联盟的据点里,苏凛平静地看着屏幕上沈昭衡瞬间的失态,眼神里没有丝毫波澜。
这一切,尽在他的预料之中。
对付沈昭衡这种极度自负的精英,必须让他最引以为傲的武器,变成刺伤他自己的凶器。
“他会孤注一掷。”苏凛对身旁的陈砚说道。
“是的,”陈砚递上一份文件,脸色凝重,“他已经没有退路了。根据我们的调查,海晟集团近三年的高速扩张,使其资金链高度依赖短期债券的滚动续期,就像在走钢丝。更关键的是,我们发现有三笔持股比例不高的海外信托基金,结构非常可疑,它们之间互相担保,交叉持股,最终的实际控制人,都与“清源会”有间接关联。”
苏凛接过文件,指尖在“清源会”三个字上轻轻划过。
这是一个隐藏在幕后的庞然大物,由全球顶尖的旧钱家族和科技寡头组成,信奉精英主义,致力于维护他们所定义的“世界秩序”。
“所以,沈昭衡并非完全独立行事。”苏凛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他是清源会在亚洲扶植的代理人,一个被推到台前的棋子。他以为自己在下棋,其实也只是颗被抬高了位置的卒子而已。”
这个发现,让整个战局的性质都变了。
对手不再只是一个沈昭衡,而是一个庞大的、无形的利益集团。
但苏凛的眼中,反而燃起了更盛的斗志。
前世,他就是被这种藏在暗处的势力联手绞杀的。
这一世,他要亲手把这些阴影里的东西,一个个揪到阳光下。
“许南星那边怎么样了?”苏凛问。
“已经办妥。”杜骁回答,“他利用华裔商会的资源,联系上了三位曾在本地被海晟用资本手段排挤出局的资深制片人。这三个人在当地根基很深,人脉极广。按照您的授意,我们以破晓联盟的名义为他们提供信用担保,正式组建‘南方影盟’联合体。”
真正的战争,从现在才开始。
一周后,“南方影盟”正式对外发行了史上第一支“独立电影收益权票据”。
产品被命名为——“萤火债”。
每张票据面值仅一千元人民币,门槛极低。
它承诺,投资者购买的资金将全部用于资助本土独立电影人的创作,若投资的影片在未来一年内获得任何国际A类电影节奖项,或实现商业院线盈利,投资者将返还双倍本息。
这不是一个冷冰冰的金融产品,这是一份发给所有人的邀请函,邀请他们成为点亮微光的参与者。
上线当日,首批发行的十万份“萤火债”,在短短三小时内被抢购一空。
后台数据显示,认购者绝大多数是那些生活在东南亚各个小镇的青年、在海外辛勤务工的劳工,以及被《潮退时》点燃热情的普通观众。
他们或许拿不出巨额资金,但他们愿意用自己的一点积蓄,为自己的故事投上一票。
远在曼谷的沈昭衡,听到这个消息后只是不屑地嗤笑一声:“众筹玩情怀?一群乌合之众的自娱自乐,撑不过三个月。”
然而,当“萤火债”第二期发行规模翻倍至二十万份,却依旧在一天内售罄,并且后台数据显示开始出现数家小型机构投资者的身影时,沈昭衡终于无法再保持镇定。
更致命的一击,来自杜骁在海外金融圈精准释放的风声:已有国际知名的绿色金融组织和ESG评级机构,正在密切关注“萤火债”模式,考虑将“草根影像发展计划”纳入其社会责任投资的评级参考体系。
这意味着,破晓联盟的模式,将可能从一场文化事件,正式升级为一种被国际认可的金融标准!
这彻底动摇了沈昭衡,乃至他背后“清源会”的根基。
他们所建立的“精英筛选机制”,核心就是垄断标准定义权。
而现在,一个出身草莽的苏凛,正在创造一个新的标准。
星曜娱乐,总裁办公室。
厉仲勋拨通了沈昭衡的加密电话,语气前所未有的严肃:“昭衡,收手吧。上头很担心,这股风再刮下去,会动摇我们筛选机制的根本。有些火,不能让它烧起来。”
那一夜,曼谷暴雨如注。
沈昭衡独自一人,驱车来到那片因环评丑闻而被迫停工的“中枢港”工地。
他没有打伞,任由冰冷的雨水浇透他昂贵的西装。
泥泞的土地上,散落着几张被雨水打湿的文件,那是他刚刚拿到的内部评估报告。
报告显示:破晓联盟在东南亚的用户内容触达率,已悄然突破1.2亿。
其带动的周边内容衍生消费,年化增长率预估高达37%。
而海晟集团同期投入巨资的新项目,市场入驻率却不足18%。
“效率……救不了人心。”沈昭衡喃喃自语,声音被淹没在狂风暴雨之中。
这是他第一次,对自己坚信不疑的铁律,产生了动摇。
就在这时,他口袋里的加密手机剧烈震动。
一条来自“清源会”最高层的消息弹出,内容极短:“建议暂时收缩战线,等待‘终声协议’启动。”
终声协议……那是清源会用于应对最高级别系统性风险的最终方案。
他们竟然为了一个苏凛,考虑动用这个?
沈昭衡盯着屏幕,雨水顺着他苍白的脸颊滑落。
良久,他用颤抖的手指,回复了三个字:“给我三天。”
而在千里之外的江南水乡,苏凛正听着杜骁汇报完所有的战果。
他拿起桌上一枚不知从何而来的、带着岁月痕迹的旧铜笛哨,在指尖轻轻转动。
笛哨发出沉闷而悠远的回响,仿佛来自另一个时空。
“告诉许南星,”苏凛的声音平静而清晰,穿透了窗外的雷鸣,“准备启动‘萤火债’第三期。目标市场——印尼。”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窗外划破夜空的闪电,眼底闪烁着不动声色的锋芒与疯狂。
“我要让他们知道,疯子的钱,不仅能烧,还能烧出一条谁也拦不住的新路来。”
计划正在以近乎完美的姿态推进,破晓联盟的每一步都像精密的齿轮,咬合着碾碎对手的防线。
然而,就在“萤火债”第三期发行前夜,一切准备就绪,只待黎明钟声敲响之际,许南星的一封加密急电,却如同一盆冰水,瞬间浇灭了指挥室里所有人的亢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