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重生后,疯批大佬跪求我复合 > 第106章 他们买楼,我买人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6章 他们买楼,我买人心

夜风吹散了最后一句誓言,新的战役却在黎明前的不速之客手中,被瞬间点燃。

“出事了。”

杜骁的声音像一台精密的仪器,永远冷静,却也因此让坏消息显得格外致命。

他将一份紧急报告投射在破晓联盟据点的中央光幕上,猩红色的标记刺痛了所有人的眼。

“原定于马来西亚槟城的《囚光》国际版拍摄计划,全面搁浅。”杜骁语速极快地汇报,“槟城市政厅于三小时前发布‘城市紧急更新规划’,我们预定的所有拍摄场景,包括历史街区与港口,均被列为第一批征用改造区。几乎是同一时间,我们签约的所有本地协拍公司、设备租赁方、甚至后勤供应商,都以‘不可抗力’为由,发来了单方面解约函。”

一夜之间,釜底抽薪。

这绝非巧合。

陈砚早已坐在角落的控制台前,指尖在键盘上敲出残影。

数据洪流在他眼前汇聚、筛选、重组。

“我调取了近三个月所有东南亚地区的影视文旅项目变动记录。”他的声音冷得像冰,“共有七起类似的项目紧急叫停事件,从泰国到印尼,无一例外。它们唯一的共同点是——所有被征用的土地,最终都流向了一家名为‘海晟文旅’的集团或其关联子公司。而这家公司的母公司,正是沈昭衡掌舵的海晟集团。”

光幕上,一张东南亚地图被点亮。

七个猩红的标记连成一线,如同一道锁链,扼住了破晓联盟出海的咽喉。

“还不止如此。”杜骁补充道,“就在半小时前,我们签约的一位新锐导演接到了海晟旗下影视公司的电话。对方开出了三倍的片酬,并承诺提供好莱坞级别的全流程工业化制作支持,前提是……毁约。”

空气凝滞了。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围剿。

沈昭衡不想跟他们抢一块蛋糕,他要的是直接砸掉他们的餐桌。

“他们不是在拍电影。”苏凛一直沉默地看着地图,此刻终于开口,声音很轻,却让在场所有人心中一凛,“他们是在建一座内容围城。”

用资本买断土地,用金钱挖走人才,用工业化的流水线封死所有独立创作的出口。

在这座围城里,只有符合他们规则和利润需求的内容才能被生产、被看见。

而像《囚光》这种试图叩问人性的“异类”,从一开始就会被消灭在萌芽状态。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苏凛身上,等待着他的下一步指令。

是在这铜墙铁壁上撞得头破血流,还是暂避锋芒,另寻他路?

就在这时,据点厚重的金属门被敲响。

一个风尘仆仆的身影闪了进来,是负责开拓东南亚渠道的华裔经纪人,许南星。

他脸上带着旅途的疲惫,眼神却异常明亮。

“看来我没来晚。”他将一个卷成筒的牛皮纸卷摊在桌上,那是一份手绘的地图,笔触粗糙,却标注得异常详尽,“这是我花了一个月,跑遍了柬埔寨、老挝、越南边境地区画出来的。”

地图上没有城市,只有密密麻麻、用各种颜色标记出的小村落和社区。

“海晟的资本能买下城市,但买不走这里。”许南星的手指点在一个个标记上,“这些地方,连像样的公路都没有,但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放映点,可能只是一面白墙、一台老旧的投影仪。那里的年轻人,血液里流淌着故事,他们的生活本身就是最震撼的剧本。他们不缺故事,只缺一个能让外界听见他们声音的出口。”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苏凛,坦率地抛出了那个最现实的问题:“他们的故事生猛、原始,甚至粗砺。但你们敢把‘破晓’这个刚刚崭露头角的品牌,押在一个连稳定电力都无法保证的地方吗?”

整个房间一片死寂。

这是一场豪赌。赌的是用最原始的表达,去对抗最精密的资本机器。

苏凛的目光从那张手绘地图上移开,平静地看向他的团队。

他没有直接回答许南星,而是下达了一连串指令。

“杜骁,立刻启动‘萤火计划’。联系我们在深港的渠道,采购三百台二手智能手机和简易收音设备,三天内空运至许南星指定的集散点。”

“陈砚,建立一个专属的加密投稿通道,确保任何地区的创作者都能以最低的流量成本上传视频。招募文案就用这一句——你不需要专业设备,只需要一个不想沉默的理由。”

“阿澈那边,我会亲自去沟通。”苏凛顿了顿,想到了那个由听障人士组成的、对无声画面情感有着惊人天赋的剪辑小组,“杜骁,你配合他设计一套全新的去中心化审核机制。所有投稿视频,先经AI初筛剔除暴力色情等违规内容,然后直接分发给阿澈的团队。他们不看剧情,不听声音,只凭直觉,对画面的情感强度进行分级。”

非对称作战。

既然你建围城,那我就在你的城墙之外,点燃漫山遍野的篝火。

半个月后,第一批投稿如雪片般涌入。

它们画质粗糙,收音嘈杂,却带着扑面而来的生命力。

在阿澈团队筛选出的二十部情感强度最高的短片中,一部名为《潮退时》的纪录片段,让所有人都沉默了。

镜头剧烈地摇晃着,跟拍着一个瘦弱的柬埔寨少年。

他跪在泥泞的滩涂上,身后是轰鸣着逼近的推土机,远处,他的母亲正将火把扔向自家的渔船。

火焰冲天而起,照亮了少年哭喊到扭曲的脸,也烧毁了他们赖以为生的最后希望。

强占土地的开发商,要将这片世代生存的渔村,改造成豪华度假酒店。

苏凛亲自调出了这段只有三分钟的原始素材。

他坐在剪辑台前,只做了三处调整。

第一,他将所有的环境噪音全部压到最低,却用技术手段,放大了少年跪地时,透过薄薄衣衫传来的、那剧烈而绝望的心跳声。

第二,他在少年哭喊最激烈处,插入了一段长达十秒的无声画面。

画面里,是男孩的母亲用当地一种濒危的手语,对着镜头比划着:“他们夺走大海,现在要夺走我们的记忆。”

第三,结尾。

他没有使用少年声嘶力竭的哭喊,而是定格在少年哭喊过后,缓缓抬起头,望向镜头的那个眼神。

那双黑色的瞳孔里,没有了泪水,只有一片死寂的、燃烧着的海。

片段被以匿名账号上传至抖音东南亚区。

没有宣传,没有推广,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大海。

与此同时,在新加坡金融峰会的主会场,沈昭衡刚刚结束了一场关于“资本引导文化产业升级”的主题演讲,赢得了满堂喝彩。

他走下台,助理立刻低声汇报:“老板,破晓联盟那边有新动作。他们搞了个草根扶持计划,有一支柬埔寨的片子……正在抖音上发酵,那个‘我们不是数据’的标签,已经涨了四百万的浏览量。”

沈昭衡接过香槟,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嗤笑:“幼稚的情绪煽动,改变不了土地的归属权。让他们闹,萤火虫的光,亮不过天明。”

可第二天清晨,当他走进办公室时,桌上却放着一份来自泰国环保组织的紧急抗议函。

函件严厉指责其在普吉岛的度假村项目,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红树林生态。

而附件里唯一的证据,就是一张高清截图——正是《潮退时》的最后一帧,那个柬埔寨孩子死寂的眼中,清晰地倒映着一片燃烧的、本该是蔚蓝的大海。

这张图片,如同病毒一般,引爆了整个东南亚的环保和人权话题。

更让沈昭衡的助理措手不及的是,那两名被他们高价挖走的导演,竟在同一时间主动联系了破晓联盟,语气羞愧而坚决。

“我们以为工业化能保护创作,现在才发现,它只保护利润。请问……我们还能回去吗?”

风暴的中心,是槟城一家名为“老地方”的旧影院。

这是许南星联络的第一个线下放映点。

“破晓巡映周”的首映夜,影院破天荒地座无虚席。

银幕亮起,没有商业预告片,只有一部接一部的草根短片。

当《潮退时》播放到少年跪地、心跳声如战鼓般擂响时,黑暗的影院里,一个观众默默打开了手机的闪光灯。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

转瞬间,整个影院亮如白昼,数百个光点汇聚成一片无声的星河,倒映在银幕上那个孩子的眼眸里。

远在千里之外的海晟集团顶楼,沈昭衡面无表情地看着助理电脑上的直播画面。

直播间里,疯涨的弹幕汇成了一句话,反复刷屏:

“你说没有市场?我们就是市场!”

“你说没有价值?我们就是价值!”

他缓缓合上手中的年度财报,窗外不知何时下起了雨,豆大的雨点砸在巨大的落地窗上,洇开一片模糊的水痕,映出他那张紧绷到毫无血色的侧脸。

而在千里之外的江南水乡,苏凛正站在祖宅的屋檐下,看着庭院里被雨水打湿的青苔。

陈砚快步走到他身后,递过来一份文件。

“他们赢了第一仗。”苏凛的声音很轻,仿佛在对自己说,“接下来,让他们亲眼看看——什么叫用一分钱,撬动一亿人的嘴。”

陈砚低头,看着手中的文件,那是一封刚刚收到的、来自海外的加密邮件。

“苏先生,”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激动的心情,“我们上传《潮退时》的那个匿名邮箱,收到了一封邮件。对方的Ip地址……在法国。”

邮件内容很短,是用优雅的法文写就的。

“尊敬的创作者,我们被您作品中沉默的力量所震撼。不知是否有幸,能得知您的真实姓名,并邀请这部杰作,来到一片更广阔的电影海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