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嬴天下之恋爱脑当皇帝 > 第51章 赵乾母亲去世,婚期被迫推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1章 赵乾母亲去世,婚期被迫推迟

自那日嬴娡与赵乾开诚布公,定下招赘之约后,两人之间的关系便彻底明朗起来。赵乾不再仅仅是那个偶然救美的侠客,而是名正言顺的未来夫婿,是这嬴家的半个主人。

他们不再避讳人言,频繁密切地往来。赵乾会陪着嬴娡在平民小馆里忙里忙外,忙前忙后,他沉稳的气度和偶尔展露的锐利眼神,足以让那些心怀鬼胎的人收敛几分。嬴娡处理内务时,他也常在一旁,虽不多言,却自有一种无声的支持。院中散步,书房闲谈,甚至是一同用膳,都成了寻常景象。

落在旁人眼中,无论是心存观望的族人,还是暗自忧心的嬴芜,都明白,这桩婚事已是板上钉钉,再无转圜可能。嬴家上下,已渐渐将赵乾视作了未来的男主人。

两人之间,起初或是权衡与需要多于情爱,但在这日渐密切的相处中,一种默契与温情悄然滋生。嬴娡欣赏他的沉稳可靠,赵乾亦怜惜她的坚韧不易。眼看着感情水到渠成,他们便开始着手商议婚期,挑选吉日,连婚礼的细节都大致有了轮廓。嬴娡甚至悄悄开始准备自己的嫁衣,那鲜红的颜色,仿佛预示着她即将开启的新生。

府中开始弥漫起一股喜庆的期待,一切都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天意总不遂人愿。

就在婚期初定,诸事渐备之时,一匹快马带着北方的风尘,送来了一个噩耗。

信是赵乾老家族中长老所写,字迹仓促,洋洋洒洒简单的几行字——赵乾的母亲,因一场急病,药石罔效,已然溘然长逝。

消息传来时,赵乾正在院中擦拭他那张从不离身的弓。当嬴娡拿着那封沉重的信函找到他,将消息告知的瞬间,她清晰地看到,赵乾挺拔的身形几不可查地晃了一下,握着弓背的手指猛地收紧,指节泛出青白色。他沉默了许久,久到嬴娡几乎以为他会被这悲伤击垮,可他最终只是缓缓抬起头,眼底是沉痛的血色,却依旧维持着镇定。

“娡儿,”他的声音沙哑得厉害,“婚期……必须推迟了。”

按礼制,父母丧,子女需守孝三年,期间不得婚嫁宴乐。这是人伦大防,铁律如山,不容僭越。

嬴娡心中一沉,如同被浇了一盆冰水,所有对未来的期盼和喜悦瞬间冻结。她看着赵乾强忍悲痛的侧脸,心中涌起无尽的酸楚与疼惜。她上前一步,轻轻握住他紧攥的拳头,感受到那冰冷的温度和微微的颤抖。

“我明白。”她声音轻柔,却异常坚定,“孝道为重,我等得。”

刚刚温暖起来的日子,骤然被蒙上了一层阴影。原本筹备婚礼的喜庆氛围戛然而止,家中上下重新变得沉寂。赵乾迅速收拾行装,准备回家奔丧。临行前,他对着嬴娡,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等我回来。”

嬴娡站在府门外,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道路尽头,风卷起的尘土仿佛都带着悲凉的味道。她拢了拢衣袖,感觉到一丝寒意。原以为板上钉钉的婚事,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硬生生打断,前路似乎又变得模糊不清起来。

但她知道,此刻的等待,是她必须付出的代价。只是这等待,需要多久?三年变数太多,她和他,真的能如愿等到云开月明的那一天吗?一丝隐忧,悄然攀上了她的心头。

赵乾离去后,嬴家对于嬴娡来说仿佛骤然空了一半。

起初,嬴娡尚能强自镇定,料理家事,照看平民小馆,一切似乎井井有条。可不过三两日,那无处不在的空寂便如潮水般涌来,将她淹没。

平民小馆吃晚饭时,对面位置空空如也,再无人与她安静对坐,偶尔交流几句琐事。庭院中漫步时,身侧只有清风拂过,再无人沉默相伴,投下让她心安的影子。处理棘手事务时,也再感受不到那道沉稳专注的目光,在她需要时,给予无声却有力的支持。

她才惊觉,不知从何时起,赵乾的存在,已如同空气和水,渗透到她生活的每一个缝隙,变得不可或缺。如今抽离而去,留下的便是噬骨钻心的空洞与冷清。

思念如同藤蔓,在寂静的夜里疯狂滋长,缠绕心间,越收越紧,带来阵阵难以言喻的酸楚与煎熬。她甚至会不由自主地走到赵乾曾住过的院落外,看着那紧闭的房门,一站便是许久,直到茗蕙担忧地前来呼唤。

“八妹,您又瘦了,这样下去可不行。”茗蕙捧着店里新沏的茶,看着嬴娡眼下淡淡的青影,心疼地叹息。

嬴娡接过茶杯,指尖冰凉。她知道自己不能这样沉溺下去,三年的守孝期漫长无比,若终日被情丝束缚,莫说平民小馆,恐怕连她自己都要先垮掉。

她必须给自己找点事做,用忙碌来填满所有空隙,麻痹那无时无刻不在蠢动的思念。

于是,她将全副精力,投入到了那间起初只是为了贴补家用而开设的“平民小馆”上。

这间小馆位于城南,店面不大,主要售卖些实惠的饭食和汤饼,面向的是贩夫走卒、寻常百姓。以往她只是定期查账,如今却几乎是亲力亲为。

天不亮,她便起身,亲自赶往城西的早市,与菜贩肉商讨价还价,挑选最新鲜的食材。回到店中,她又钻进厨房,研究如何用有限的成本,做出更美味、更实惠的餐食。她甚至挽起袖子,学着和面、调馅,尽管一开始弄得满身面粉,狼狈不堪。

她守在店里,留意着每一位客人的需求,听着市井百姓的闲谈,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她看着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桌,看着辛苦劳作的人们在这里得到片刻的饱足与慰藉,心中那因思念而生的焦灼,似乎也随着那蒸腾的热气,稍稍消散了一些。

忙碌成了最好的解药。

只有在夜深人静,拖着疲惫身躯回到冷清家中时,那被强行压下的思念才会再次翻涌。但她已不再像最初那般无助,只是默默走到窗边,望着赵乾故乡老家的方向,轻轻摩挲着他临走前留下的一枚普通玉佩。

“赵乾,”她在心里默念,“我会好好的,把这家,把小馆,都守得好好的。你……也要保重。”

平民小馆的生意在她的精心打理下,越发红火。可无人知晓,这日渐兴隆的生意背后,藏着的是女儿家多少无法言说的惦念与坚持。她用事业的薄茧,一层层包裹住那颗因思念而柔软疼痛的心,等待着渺茫却未曾放弃的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