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是啊,人家宋太祖是客人。

这要是事后知道可以投诉,他们这些上前帮忙的,有一个算一个,肯定逃不了被扣工资。

而且朱元璋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别看老朱打得凶,但用的都是拳脚功夫,半点法力和异能都没用,明显留着分寸呢。

应该就是出口恶气,出完就好了。

两人完全是肉身力量的碰撞和武技的较量。

赵匡胤虽处下风,凭借高超武艺一时也能周旋。

“重八叔,可以了!”傅璟看准时机,身形一晃便已闪至二人中间,双臂一展,硬生生将两人隔开。

朱元璋额角青筋挑了两下,拳头攥紧,瞥见一旁马皇后不赞同的目光,他重重哼了一声,到底没再挥出去。

“倒是有几分本事!”赵匡胤也将手中已经断裂的木棍扔在地上。

傅璟见两人罢手,暗自松了口气。

“宋太祖,您好!这里是时光小筑,是一家专做跨时空生意的店。我叫姜舒窈,是这里的老板,欢迎您的到来。”姜舒窈上前介绍道。

“时光小筑?跨时空生意?”赵匡胤眉头微皱,目光扫过眼前这群衣着各异,气度不凡的人。

他明明前一刻还在和二弟喝酒,怎会转眼间就到了这处奇异的所在?

姜舒窈和始皇大大他们也在打量着赵匡胤。

宋朝这个时代,怎么说呢?

评价还真的挺复杂的。

这个朝代,在历史长河中以文治辉煌着称,却也因军事上保守积弱而饱受后世诟病。

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否认,宋朝的文明成就登峰造极。

宋词,山水画,活字印刷,火药应用.....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文化影响力还是很深远的。

更重要的是,除了在军事上稍显疲软,宋朝的百姓确实过着相对富足安定的生活。

百姓能读书科举,能自由经商,能享受世俗娱乐,这在古代社会里已是极为难得。

而赵匡胤作为结束五代十国那段大混乱时代的开创者,其历史功绩不容抹杀。

正是因为亲眼见证了五代十国时期混乱的政权更迭,武将拥兵自重,篡位成风,战乱频仍,民不聊生。

赵匡胤才知道武将专权的可怕。

他上位后的杯酒释兵权,奠定文治根基,在某种程度上,是那个时代背景下,为了稳定政权,避免再次陷入内战的一种必要手段。

二凤陛下看到赵匡胤,心情也有些复杂。

他的大唐竟会衰败至那般境地!

他恨不得此刻穿越到李隆基时期,亲手掐死这个不孝子孙。

朱元璋虽然依旧瞪着赵匡胤,但眼中敌意已消了几分。

他再不满赵匡胤,也不得不承认,比起五代十国那个视人命如草芥的乱世,宋朝初年确实给了百姓喘息之机。

只是他恨铁不成钢,觉得赵大本可以做得更好!

五代十国有多乱呢,乱到姜舒窈看历史资料都理不清的那种。

一个五胡乱华,一个五代十国,这是两个人性完全泯灭,人间炼狱的时代。

五代十国比五胡乱华更显荒诞,五胡乱华时期至少还有一点点礼义廉耻。

五代十国则是父杀子、子弑父,兄弟相残,朝为君臣,暮为仇寇,道德彻底崩塌。

一直到赵匡胤黄袍加身,陈桥兵变,终结了这段暗无天日的乱世。

可以说,赵匡胤就是那个时期老百姓的一束光。

傅璟也从系统空间拿出一份关于宋朝历史和赵匡胤生平的资料,递了过去。

“宋太祖,这是关于您和宋朝的一些资料,供您参考一下。”

赵匡胤看着面前男人手中凭空出现的一沓厚实纸张,眉头微蹙。

他心中疑窦丛生,这等物事竟能凭空显现,莫非是仙家手段?

不管对方所言是真是假,看看这所谓的宋朝资料,倒也无妨。

他接过资料,沉下心来开始翻阅。

朱元璋则是凑到了那位的身边,“老大哥,你告诉咱,你写的那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到底是为了押韵顺口,还是真觉得咱老朱不配和他们几个并列?”

朱元璋的语气里带着几分不忿和委屈。

前面三位,他老朱就不说什么了。

可他自认和这赵匡胤相比,还是有很大的优势的吧!

为什么不是唐宗明祖呢!

那位被问得微微一愣,不仅是因为朱元璋这声跨越六百多年的老大哥,更是因为这问题的刁钻程度.....

那首词他也知道,但不是此刻所作啊!

要说起那首词的创作背景和心境,他自己也只能通过后世的资料去体会。

而且,那词的本意也并非是夸赞那几位帝王,怎么到了明太祖这里,就变成千古帝王排行榜并且还计较起名次来了......

看着朱元璋那认真又带着点执拗的眼神,那位心中哭笑不得。

他轻咳两声,“为了押韵!”

当着当事人的面,他还能说什么?

这两位都是功盖千秋的开国雄主,谁知道会有当面对质的一天?

此刻那位只觉得这场面着实有些尴尬。

“咱就知道!肯定是为了押韵!”朱元璋抚掌大笑,像是赢得了什么重要的胜利一般,心头那点小小的芥蒂瞬间消散,还得意地瞟了一眼正在看资料的赵匡胤。

赵匡胤此时的心情却颇为复杂......

他翻阅资料的手越来越慢,神情从最初的探究,渐渐转为凝重。

前面的记载,包括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统一南方的进程,都与他经历的事没有什么太大的出入。

‘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宋太祖赵匡胤驾崩,享年五十岁。死因离奇,成千古之谜。’

赵匡胤拿着资料的手,微微颤抖。

今日,不就是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

他强迫自己往下看,下面还有一行比较小的注释文字。

‘据野史记载,当夜太祖召晋王光义饮酒,屏退左右,有人隐约看到赵光义起身离席,神色显得慌张不安,结果第二天太祖就突然去世了....’

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冰冷的锥子,狠狠刺入赵匡胤的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