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冰轻轻摇摇头,装作无奈的说道:“卧云兄,你我都是修道之人,只是惺惺相惜罢了。唉!由于灵气的枯竭,我道已不复再兴。当今仅有的硕果已经为数不多,应当相互扶持才是。卧云兄,以后你就别再称呼我前辈了,我叫李冰,直呼其名或者以兄弟相称就好了,那样也不会显得太过生疏,你说是呢?刚才你说的段贵就是你俗家的名字吗?”李冰说的情真意切。

卧云子闻言,心情更是激动不已,脸色都有些微微发红了,说道:“前辈,这样不好吧?修行界都是以修为论辈分的,晚辈不敢。还有,段贵的确是我俗家的姓名,只是在八百年前就不用了,因为从那时起我们兄弟的道号都是以‘云’字开头的,意思是:云卷云舒,云聚云散。没有永远聚而不散的云。其实,这是一种穷途末路的无奈和悲哀。

修行者缺乏了灵气,就等于常人没有了食粮,灰飞湮灭那是早晚的事。晚辈若是没有上次前辈赐予的那两块能量石,如今晚辈早已是枯骨一堆,前辈的再造之恩晚辈将永刻五铭。”

李冰笑着摆摆手道:“卧云兄,没你说的那么严重吧?俗话说吉人自有天相,那是你命不该绝,否则哪有这么多的巧合?你说是不是?哈,不管你愿不愿意,我就一直这样叫你卧云兄了,我才不在乎什么辈份不辈份的。邢长生我以后就叫他长生兄了,嘿嘿,你们师徒二人之间爱怎么叫就怎么叫我才不管呢,我们各交各续互不干扰。”李冰就像无赖似的说道。

可是他师徒二人闻言,无不激动地潸然泪下了。

李冰见状,立即改变了话题,问道:“卧云兄,刚才你说的你们的那些兄弟是怎么回事?能否透露一下?”

卧云子闻言,立即正色道:“既然前辈如此看得起晚辈,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高攀称呼一声李兄了。李兄,刚才我提起我的那些兄弟,本来就没有打算再瞒着你,不过,在我讲到他们之前,我想先简要的介绍一下我自己的身世,不知李兄可否爱听?”

“哼,你这家伙早就应该这样了,晚辈、晚辈的自称了这么久,可让我赚足便宜了,哈哈……”李冰的一番话顿时使气氛活跃了起来,不再那样拘谨和严肃了。

“李兄,我的祖籍是如今的山东青岛,南北朝初期的南朝永和二年,即公元422年,那年我刚满十八岁。哈,这种叫法当然是现今说法,那时并没有南北朝之说。”卧云子解释道。

“那时有一天我听人说崂山顶上有神仙出没,经常救人于危难之时,我便动了心思。经常半夜一人偷偷爬到崂山顶等待神仙的降临,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之后,有一天一大早终于在崂顶的巨石上,发现了一个老人面对东方盘膝而坐,老人似乎是已经入睡,我不敢打搅他,便跪在巨石下面等待老人的醒来。

直到太阳跳出海面的时刻,老人开口说话了。老人一直是背对着我的,他的第一句话就让我又怕又喜,他说:‘段贵,你屡屡三更半夜来崂顶打扰我的清修,意欲何为?’当然,这人就是我之后的师尊了。”

卧云子说到这儿,脸上表现出来的不知是喜还是忧,又听他继续说道:“当时怕的是,我屡屡打搅他的清修,不知会给我什么惩罚。喜的是,师尊能够叫出我的名字,这本身就说明了是对我关注的结果,我焉能不喜?于是,我忐忑不安的把我意欲拜师的来意说明了。师尊听后许久没有说话,但当我有些绝望时,师尊却一口答应了下来。

我喜出望外的就要拜师时,但是师尊不允许我离家跟他修行,只是传授了我一些功法让我回家自己修行,可是允许我每年上山一次接受检查和传授新的功法。就这样,三十年后我的父母先后仙逝,师尊就允许我留在山上跟他老人家修行了。

转眼七十年过去了,上山求仙问道的人越来越多,连人迹罕至的后山也渐渐发现了人踪,虽然他们无法达到我们修行的洞府,可是行动起来总就受到了不少的限制,于是我们师徒二人就迁移到了江苏的茅山。

又是一百年过去了,师尊说要外出云游,令我好生看守洞府。我问师尊要去哪儿何时归来,师尊却说云深不知处,归来焉有期。以前我曾问过师尊的名号,可他总是说到时自知。可是这次师尊却主动地告诉了我,说他的名字叫徐叔,至今我也不知道这两个字怎么写,是徐叔、徐庶、许术、还是许庶。因为从那时起,至今也没再见到过师尊。

几十年后,我也离开了茅山外出寻找师尊,百多年来走遍了大唐的山山水水,也未找到师尊的仙踪。但有一年却在洛阳遇到了被赠金放还的诗仙李白,并在他那儿盘桓了几日。人们都知道李白斗酒诗百篇,可谁知李白是仗剑走天下的。

我曾与他切磋过剑术,他的一手青莲剑法使得出神入化,如火纯情,只是内功根基有些欠缺。我取长补短,汲取了青莲剑法不少的精绝之处融入了我的剑法中。不久后李白就到庐山寻友去了。

几年后,我在一片树林中遇到了长生。那时他正要横刀自刎,我救下他突破重围而去,而后我才知道这场战争就是历史上的安史之乱。以后的事情长生就都知道了。我听长生说,他曾对李兄简略的说过。”

卧云子一口气说了这么多,邢长生除了为两人斟茶外,就一直在聚精会神的倾听,因为恩师过去的历史他也是一概不知。

“卧云兄,这事长生的确对我说过,他说你救下他后,你们就一边修行,一边云游四海,千年前才在这儿定居下来。可是之后的事情他却只字未提。”李冰说完,抬头望了望洞顶那个像小太阳似的火球照明灯。

卧云子见状,笑了一下问道:“李兄,你是不是没见过这样的照明灯啊?很早之前这种灯是用煤油做作为燃料,以后也使用过汽油,而现在使用的是一种叫燃料箱的作燃料。过去是将油料密封在一个压力容器中,加压后将油料喷射到这个经过特殊制作的石棉灯罩上,燃烧后就放出光亮,不过要经常人为地为容器加压才行,有些麻烦,而且时间也坚持不了多久。

现在可好了,大概是六七年前长亭外出时发现了一种叫燃料箱的新能源便买回来了一个,通过实验效果非常的好,只要调整燃料箱的出火量,就能够任意控制汽灯的亮度,方便得很。不像民间所使用的照明灯具,要想变换亮度就得必须更换灯头或者使用调压器。”卧云子说着,顺手在墙壁上一个不锈钢的小阀门拧了一下,汽灯就立刻暗了许多。

李冰见状暗忖:“哈,没想到燃料箱还有这样的用法,这可比直接使用燃料箱喷射出来的火焰来照明亮的多了,这对于那些没电或经常停电的地区来说的确是一种不错的照明设施,而且还是能够移动的。若是能做的大一些,然后将其禁锢在空中,岂不就能当小太阳使用?我回去一定请人研究一下。”

结果,李冰回去就把这个艰巨而又光荣的使命交给宰相。宰相不负重托,一年后就试制成功了,网罩不单只是单层,而且还有双层和多层的,因为这样照明效果更佳。只是网罩的最大直径无法做得太大,最大只能控制在一米左右,由于温度极高再大就支持不住了。

当然,大型的汽灯在地球上是无法使用的,因为在没有依托的情况下就必须将汽灯禁锢在空中,这样就必然会遭到人们的质疑。所以,李冰把大大小小的数千个汽灯都收进了无为界,以便在其他的世界中使用。当然,相配套的燃料箱也决不能少的。这是后话不提。

此时又听卧云子说道:“李兄,自从千年前我们来到这里,那时在这里修行的人还有不少,我们寻觅了几天存身之处,忽然有一天遇到了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那年轻人见到我们后愣了一下,问道:‘这位老兄,你们是不是想在这儿寻找修行的地方?’当时我也有些吃惊,急忙展开神识一查,发现这年轻人也是一个修行者,而且还是我看不透修为的人,就立刻明白了这是位前辈高人。

哈,李兄,这人就是二百年后我们排座次的老九,我的九哥立云子。那时他正要离开此处去别的地方修行,所以就将他的洞府让给了我,呶,就是这儿啦。”卧云子说着,朝四周扫了一眼。

然后接着又道:“李兄,我本来没资格与他们称兄道弟的,但同是修行者惺惺惜惺惺。九哥走后,我就与七哥凌云子、十哥青云子和十二哥御云子经常来往,时间一长便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友。二百年后的一天,是他们兄弟一百年一次的聚会时间,我有幸被邀参与了他们的这次聚会。

就是在那次聚会上我幸运的认识了大哥飞云子、二哥擎云子、三哥入云子、四哥渡云子、五哥风云子、六哥雷云子、八哥烟云子、和十一哥采云子。大家不但没嫌弃我修为太低,而且还欢迎我加入了他们排名次的活动。由于我的修为最低,十三兄弟排名次我就只好敬陪末座而卧云了。其实我连卧云的能力都没有,包括到今天。”卧云子说着长叹一口,无奈的摇摇头。

李冰闻言问道:“卧云兄,你们这次排名前,你那些兄弟的名字都是叫什么,你知道吗?”

“不知道,听他们说俗家的名字早就不用了,所使用的只是自己的道号,排名之后连以前的道号也不用了。”李冰并不是喜欢打听别人根底的人,听卧云子这样一说就不再追问什么了。

“开饭喽——”随着话音布幔一动,邢长生一手托着一个大盘,一手提着一个陶罐走了出来,来回几趟石桌上就摆满了酒酒菜。

邢长生拍开陶罐的泥封,为二人斟满梅子酒后就站到了一边。

“李兄,来尝尝我闲暇时自酿的梅子酒。”卧云子向李冰邀约道。

李冰闻言并没有急着动手也没说话,只是看了看卧云子,又望了望站在一边的邢长生。

“怎么?站在那儿当灯泡啊,还得请你呀是咋的?”卧云子一看就明白李冰的意思,斜着眼睛望着邢长生说道。

“师傅,俗话说师徒如父子,父子不同席,你说是不?嘿嘿。”邢长生油腔滑调的说道。

“哼,臭小子,这些年哪天不是同桌吃饭,今天你怎么长规矩了?嘿嘿,好啊,孺子可教,那你就在这儿当电杆吧,李……”

还未等卧云子说完,李冰就望着邢长生“哈哈”大笑着说道:“长亭兄,口水都快流到脚面上了,你愿装规矩那就继续装吧,呵呵,卧云兄,来咱们干杯。”

李冰说着就要端酒杯,邢长生一看急忙跑过来说道:“李兄大德,小弟我应该敬你一杯。”说着急忙将早就摆好了的酒杯斟满,说道:“师傅,咱们共同敬李兄一杯如何?”

“嘿嘿,你小子不是父子不同席吗?怎么转眼就忘了?”卧云子调侃的说道。

“呵呵,师傅哎,弟子这是恭敬不如从命,你说是吧?”邢长生嬉皮笑脸的说道。

李冰明白,一千多年的师徒之情可不是一般的情感可比,即如父子,又似兄弟,便大笑着说道:“哈哈哈,长生兄,这样美味的梅子酒一杯可不行,我至少要喝三杯,你可一定要陪着我哟!”

“哼哼,李兄你可正如他意了,别说三杯,三十杯他更高兴。这小子整天就惦记着我这些酒,若不是我看的紧早就被他偷喝光了。”卧云子也不怕李冰笑话的说道。

“哎呦喂,师傅你老人家别说得那么难听好不好?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既然千杯还嫌少,那么我们今天就喝一千零一杯吧,哈哈……”

酒席就在这样说笑的气氛中开始了。

“李兄请。”三人共同干了一杯后卧云子说道:“李兄,这些菜都是当地的风味,不知李兄能不能吃得惯。你看,这是烤野鸡、黄焖兔、山豆花、叶儿耙、曹鸭子、峨眉鳝丝、雪魔芋……这些都是长生亲自制作或购买的。一千多年了,长生一直都是这样……”

“师傅别说了,吃吧,待会菜就凉了。”邢长生打断了卧云子的话说道。

“好好,李兄请。”

李冰也不做作,酒到杯干,大口吃点菜。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才不会让人觉得生疏。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三人才又开始交谈。刚才那狼吞虎咽,不长出息的样子使他们之间的氛围更加融洽了,这是李冰处处把握主动地手法之一。提出新的问题,将大家的思路引导到自己设置的轨道上来,更是李冰的常用的手法,所以李冰首先开口了:“卧云兄,我看你的修为在金丹期九层耽搁了不少的时日了吧,难道没做进一步突破的准备啊?”

李冰的一句问话,立刻就使卧云子愁容满面了,无奈的摇摇头说道:“李兄,莫说再做突破,若是没有一年前李兄的那两块能量石,我们早就人鬼殊途了。要想突破谈何容易,那得需要足够的能量供给才行,地球上的灵气已经基本枯竭,能够维持苟延残喘就不错了,入不敷出的结果就是死亡。千年前我的金丹还有鸭蛋大小,可是在得到李兄的能量石之前已经消耗到山楂大小了。长生还稍好一点,所以我委派他外出寻找修行资源,可他最多也只能支持二百年左右,在这期间若是不能突破……唉!”

李冰闻言暗暗一笑,问道:“卧云兄,若是你有充足的能量石,你觉得需要多久便能够突破?”

卧云子一怔,然后脸现喜色,他知道李冰是有能量石的,只是不知有多少。与生命等价的能量石谁肯轻易送人?可听李冰这样一说就知道有门,焉能不喜?急忙说道:“李兄,一千年之前我就几次感到过有突破的迹象,可是由于……能量的极度匮乏,所以……”

“不是,师傅,那时你都是为了我,”卧云子说到这儿就被邢长生打断了,站起来热泪盈眶的说道:“师傅,有一次我们在一个山洞中修行,那次我有些心神不宁没有很快入定,我看到你把那几块能量石握在手中,过了许久,你长叹一声又把能量石收了回去。

当时我虽然没睁眼,但我清晰地感觉到你回头看了我一眼。而后那几块能量石都你都给我用了,否则我也不会有今天的修为。从那以后,我们就没再见到那么大的能量石了,所以我才知道那是最后的几块。虽然之后又寻找到了一些零碎的能量石,但都不足以达到突破的力度。师傅,再造之恩……”

“行啦,行啦,臭小子放你娘的什么屁,你不也是将李兄赐予的能量石及时的送回来救了我的命吗?我说过一句感谢你的话吗?一切都是缘,你小子再胡说八道,小心你的屁股。”

“哈哈哈,师傅我不说了,李兄来,我们干杯。”邢长生的泪水伴随着笑声滚滚而落。谁说男儿不流泪,只是未到动情时。

李冰也为师徒二人的真情大受感动,说道:“卧云兄说的不错,一切都是缘,缘起,缘灭自由天定,我们的相见,相识,相交当然也是上天注定的,你们说是吗?所以我认为这里不存在谁感谢谁的问题。卧云兄,我希望你们师徒二人尽快突破,我会助你们一臂之力的。”李冰说完,挥挥手,旁边的一个石椅上就有了一小堆中品晶石,顿时浓郁的灵气就充满了大厅。

卧云子望了一眼,然后就直勾勾的看着李冰,老泪纵横的说道:“李,李兄……”

“哈哈……一切都是缘,卧云兄还不快点收起来?”

卧云子抹了一把泪水,一挥手收起了晶石。可是大厅中散发出来的那些灵气,却没有因晶石被收了起来而立即消散殆尽,师徒二人见状,立刻盘膝而坐将灵气吸收干净才睁开眼睛站了起来。

李冰也不管他们,自斟自饮的吃喝了起来。二人起来后,不好意思的笑道:“李兄,让你见笑了。”

李冰惬意的喝下了一杯梅子酒后,说道:“卧云兄,你俩若是吃饱喝足了就赶紧去修炼吧,不过最好再给我添一坛梅子酒来,嘿嘿。”李冰明白,有时候给予不如索取更让人觉得你实在和可信,尤其是受人之恩欲报无门的时候。

“有,有啊!我给你拿去。”卧云子闻言刚要走,却还是不如邢长生快,只见他一边跑着一边说道:“有事弟子服其劳,还是我去吧。”

然后他师徒二人不好意思的婉辞了李冰,就进入后洞修炼去了,不一会,就有一阵淡淡的灵气飘散了出来。

李冰知道两人已经开始入定,便为他们布下了一个灵罩以防灵气外泄,然后又留下了一道神识就来到了云雾弥漫的洞口。为了以防万一,临走时又布下了一个禁制。李冰清楚,一棵枯萎了的大树欲要焕发出,以前那样的勃勃生机绝不是那么容易的。据他观察,卧云子至少要用三个月的时间才能达到巅峰时期,而邢长生在能量充足的情况下至少半年也能达到巅峰,李冰可不愿在这儿白白浪费时间。

李冰出来后并未立刻启程离去,而是返回了万佛顶。他站在山崖边展开了神识,不久就发现西边,西南边和西北边方向都有微弱的灵力波动。据李冰判断,这些大概就是卧云子所说的他那些哥们,在山洞中修炼时散发出来的灵力波动。因为,这些灵力波动都是固定在一个位置不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