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科幻小说 > 逆星人 > 第33章 风暴下的激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建在木卫三北极上的“盖尼米得”基地,就像一个井底,下面住的人就成了“井底之蛙”。

木卫三上最令人注目的要算两极的极光,呈绿色的变幻似千丝万缕,犹如碧波荡漾、波澜起伏,一圈圈奇妙的光影,如梦幻之中而引人入胜。

在钟罩宝塔外围配置的防空火力,原来是针对,从木卫三北极上,低空定时刮起的狂野风暴,迅速流动的气体夹带着大量的冰块和石头,在后面风力渐渐地减弱的情况下,顷刻之间,大质量的冰体石块,因气流减速再也托不住它们的重量,便会跌落下来。怕砸到透明的钟套宝塔上,采用炮火轰击,破碎之后,由于质量瞬间变小,而随后续的风暴飘过这片小的天空。

这种火力发射持续的时间,直至坚持看不到上面,再不会有冰体和石头掉落下来,或者是质量的上限达不到砸破透明钟套为止。

上空的风起云涌,有一段相当紧急万分的时刻,八门高射炮几乎同时响起,射上天空的火焰,紧跟着上面“啪、啦啪……”似频繁的爆炸声,及破碎时的裂开声,在上方回荡往复,情形状况十分的危急。散开后的碎片,立即随风而去,这景象就像一场精彩激烈的防空战斗。

从高炮的发射管喷出的一发又一发炮弹,击中了某一石块或者某一块冰块,随着后来风力渐渐地减速,坠落物纷纷的增多,战斗进入了胶着状态。

机器人指挥官挥舞着手里一面红色的旗子,一边指着上面,一边呐喊助威:“给我狠狠地打!狠狠地……”

防空火炮先对准的是一些上了一定大质量的欲坠落物。后来,随着风力的逐渐地减弱,随之刮起的物体质量变小了,掉下来的数量随后而多了起来,高射炮就是使用密集火力,也于济无事了。

况且,花一枚炮弹,即使击中了某一块体积相对小的冰体或一块石头。然而,风暴中携带的太多了,随着后续风的强度渐渐地减小,从前方飘逸而来的物质,会一路的往下坠落,随后的小颗粒在不断地增加,无法做到一一击碎破裂。掉下来后,砸在透明的钟罩宝塔上,由于质量轻,根本磕不坏,撞击后,会留下一处还不是破损的痕迹。

“咚、咚咚……”的响声一片,像是冰雹子砸在屋顶上一样,有的碎了,有的还完好如初,从上面纷纷的滚了下来。

大量的冰粒子在这里聚集,由于极低温的环境,不会马上溶化,但也不会马上凝结在一起。下了一阵密集的冰雹之后,随着后劲的减弱到一定的时候,随之恢复首先的风平浪静。接着下来,就是如何的清理现场了。

这场风暴有些大,落下来的碎冰石块把这个低洼之处,给填平了。

先是用机器,把这些堆积在透明钟套宝塔周围的冰粒子,吸到一根口径有好几米大的管子里,送到了钟套宝塔内的机器,再输送到有几千米厚的冰壳下,下面的温度会使这些冰雹子溶化成液体,通过电离作用,分解出氢气和氧气,氢气贮藏在冰盖中的一个很大的容器里,通过不止地加压,先成为液体氢,甚至可以压缩成固体氢,这就是给宇宙飞船提供的燃料。

电离出来的氧气释放出来后,充斥着整个钟套宝塔内,为在这里的人和培养的小生命提供呼吸作用时所需的氧气。

掉落在“盖尼米得”基地内的冰粒子就这么的被利用了。然而,堆积在外面的冰块怎么来做处理呢?

等这轮风暴过后,有一段相当长的平静时间,机器人指挥官领着他的十人战斗小队,在没有完全清理完基地内的冰雹子之前,爬到上面的一堵斜坡,把上面整平,保持原来的坡度,滞留在上边的大冰体和石块,用火炮把它们一块块的摧毁,散开在上面,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会凝结在一块,出现了原样原貌的一个能阻止风沙、石块、冰体,拖得长长的一面斜坡。

每通过一次强烈的风暴之后,“盖尼米得”基地周围的斜坡就会有一次增高。

呆在钟罩宝塔里的甘德和美第奇,因为外面的温度太低了,不敢出去,就一直待在小空间内,承受着漫长恶劣环境的煎熬。

里面借用木卫三冰壳下的地热,虽然达不到保持摄氏15度左右而适合人类生存的温度,但是寒冷还不是让人那么的太难以忍耐。

躺在简易床上的甘德,透过透明的钟罩,看到了外面的战斗停了下来,口里念道:“又一场风暴过去了。”

美第奇走了近来:“我们守在这里,不知看到了多少次像这种狂风怒吼的场景。”

“在地球上,白天守在电脑前过日子,晚上看看月亮,数着星星日复一日。我们在这里,经受着一场又一场风暴,而日复一日。”甘德不由得有一种伤感。

“是有种担惊受怕。不过,感受到了惊天动地,何愁不是一种历险享受呐。”

“在这里有轰轰烈烈的爱情,绝对的二人世界,又有何遗憾啊!”甘德再感慨了几声。

“别诗情画意了。注意自己的身体。”美第奇的脸上有了难得的笑容。

“我这身体还得支撑到,’土星梦幻’号的到来。”甘德咬着牙。

“区区180天,”是美第奇勉励的话。

“一定能支撑到那一天。”

能改善他们俩眼下的处境,只有寄托在“土星梦幻”号飞船上了。

在这个时间点,“土星梦幻”号飞船,由苏华值班,自然会引来热丽陪伴在身旁。

上一次,热丽别出心裁,想当一回记者,对苏华来一次采访,结果被急着接班的米尔教授给打乱。是呀,苏华的一边有一个女人在唠叨,时间过的特别的快,寂寞难耐和枯燥无味全抛到脑后去了,享受着愉快的星际旅行。

热丽不紧不慢的说:“苏华博士,你的那个几乎轰动全球的论点,从土星内部的物质构造框架,通过深思缜密的分析,可以猜测得出,四大气态巨行星,不单拥有一个外卫星系统,并且还有拱卫大气的内卫星系统。”

“从观察土星上的大白斑和赤道附近的旋涡风暴,所掌握的一些数据来分析,从中得出一条论断,四大气体巨行星,拥有拱卫它们大气的内卫星系统存在的可能。”苏华轻松的说着。

“我们干嘛要盯着土星不放呢?前方的去处就是木星——行星之王……”热丽很不理解这次探寻地外文明的科研计划,为什么会选择土星而不是近在咫尺的木星?

“打住、打住。”苏华忙不迭地摇着一只右手。

“干嘛这么的武断吗?”热丽拉长着她的一张脸。

苏华郑重其事的道:“此次‘土星梦幻‘号探寻地外文明的科研活动,是针对土星,而不是木星。”

“在很久以前,我们人类利用太空望远镜,经过观测获得的数据和极光光谱分析,就在我们将要抵达的木卫三,冰壳下的海洋,就有生命存在的迹象,并且人类在那里已建立了科研基地。”热丽抖出她的理由所在。

“其实木卫三冰壳下面孕育出了什么级别的生命,也是极为低级的生物。”

“可是我们不能忽视它的存在价值。”

“我们这次的科研探索任务,是寻找像我们一样的高级生物,极有可能创造了他们那里的一个高度文明!”

“木星与土星都是气态巨行星,土星那里所有的,木星上也一定有。”

“有的有,但不一定都有。”

“苏华博士提出的,把四大气体巨行星,归属为‘封闭式’一类,都拥有拱卫它们大气下的卫星系统。”

“肯定会有,特别是木星和土星,木星的直径14万多千米,按照常规认识,能藏得下1321颗地球……”苏华对自己的想法总是信心满满。

“把直径多公里的地球放进木星里,作为中心质点,就有了大于12万多公里的旷阔空间。”热丽深知苏华的研究课题,并了解了他的一些科研成就论点。

“那个质心核周围可有延伸达6万多千米的半径空间,能容纳数量众多的卫星拱卫着他的大气。”

“既然如此,我们干嘛要舍近求远而选择土星作为研究对象呢?”

“拱卫木星大气下的内卫星系统,虽然有着他更巨大的空间优势,但是木星的自转速度,完成自转一周,只要不到十个小时。”

“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大,反而自转速度表示最快。”

“有如此快的自转速度,是离不开拱卫木星大气下的卫星系统,围绕木星做快速质心运动,而带来的搅动力。”

“拱卫木星大气下的内卫星系统,绕木星质心运动得太快,热量释放也就很快,即使创生了某种什么生物,脆弱的生命,会很快的灭绝。”热丽的接龙。

“从木星的表面温度分析,最低约-148摄氏度,最高也在约-108摄氏度,如此低的温度,根据行星大气释放的分层构造,最上面是气体分子中最具有逃逸速度的氢气。”

热丽的继续接龙:“紧接下的是氦气,即表层大气,处极低温的环境下,而影响了气体分子的逃逸速度,氢气和氦气因缺少支持它们逃逸时所需要的能量,也就是支持它们逃逸的能量随着渐渐的减弱,而被禁固在了表面。”

“使之从视觉观测效果,扩大到了最上升大气,也就是气态行星的大气层,所扩充的最大范围,已隐盖了围绕中心、质心核作快速运动的小行星——即拱卫木星大气层的内卫星系统。”也许太深奥了,苏华没有一口气全吐为快。

“就如同人类制造的飞机,只要有足够的能量支持,作低空飞行而永远不会掉下来,在高度6000米至米之间的平流层,以人类目前的科学技术,可以做到让飞行器不需要燃料而作永久性飞行;再还有像在再高一些的太空上,进入绕地球运行轨道上的人造卫星一样,”

“笨鸥进入那个高度,不要抖动一下翅膀,可以边睡觉边飞行。”苏华接着道:“拱卫木星大气的内卫星系统,动力来源就是木星特别快的自转速度上。”

“虽然理论是那么迷人动听,我们借此在木卫三上着陆后,补充燃料的时间,对木星进行近距离的观测,以探一个究竟如何?”热丽提出了建议。

“在木卫三上,起先预定的时间,完成燃料的补充,需要两个小时,由于下上飞船,需要一些时间,顶多四个小时,一旦超过了……”苏华也不想这样,难得的机会,谁不想多停一会。

“‘土星梦幻’号飞船上的所有观测仪器设备,从对接到进入正常工作,需要一些时间,后面的观测,通过光谱分析,出来数据需要一些时间,匆匆忙忙之中,还没有运作多久,就得收场了。”

“相比地球上来讲,在木卫三上观测木星,是一个十分近的距离,但木卫三相距木星,还是有约107万公里。”

“比在地球上观察月球——38.4万公里,还是远了60多万公里,两倍多。”

“我们看到的月球,是那么的清晰可见,不踏足上去的话,实际上,还只是了解了一些毛皮。”

“不是人类不想着实际点,就是那一步难度太大了。”

“因此,我们的此次科研活动,有必要深入到大气层下面,这就是‘土星梦幻’号本次探寻土星上是否存在像我们地球人类一样的高级生物,并且创造了他们那样的文明!”

热丽提出要求:“四个小时不够,能不能延长一些吗?”

“这,我要请示地面指挥部……”

“这就是你推脱的理由。”

“我们不能再乱了呈报程序。”

“看来,抵达木星还有不到180天的时间,利用每次的值班,赶紧盯着木星不放了。”热丽有种无可奈何。

“我们人类,在地球上看木星不知看了多少年,现在这么的近,再盯180天,能观看出一点明堂来的。”苏华总是一些鼓励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