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开局,局座战略忽悠成真了 > 第139章 局座的“神预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央视演播室内,张召忠教授整理了一下领带,对着镜子露出标志性的温和笑容。今天是他主持的《防务新观察》节目直播日,导播刚刚通知他,节目收视率因为“远望”号救援事件已经创下历史新高。

“局座,三十秒准备!”执行导演透过耳机提醒。

张召忠深吸一口气,在嘉宾席上坐定。他面前的提词器上滚动着今天的话题要点,但他知道,所有观众最关心的只有一个主题——那艘在台风中创造奇迹的“远望”号。

直播信号灯亮起,张召忠面对镜头,露出从容的微笑:“观众朋友们,欢迎收看本期的《防务新观察》。最近啊,网上都在讨论咱们海军的一次救援行动,说什么的都有。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他话音刚落,演播室的大屏幕上就出现了“远望”号在风浪中航行的画面。这段由随舰记者拍摄的视频已经在网络上疯传,此刻在电视上播放,依然让所有观众感到震撼。

“看看这艘船,”张召忠指着画面,“在这么大的风浪里,走得那叫一个稳当。网上有人说这是特效,是拍电影。我今天就告诉大家,这都是真的!”

主持人适时插话:“局座,您对这次救援行动有什么看法?”

张召忠呵呵一笑:“看法?我觉得很正常啊!我们早就说过,未来的海军一定是全电化、智能化的。这点小风浪,对我们的新装备来说,算个事吗?”

他这话一出,弹幕立刻炸开了锅:

“局座又开始忽悠了!”

“这次我信了!真的信了!”

“求局座下次提前透露点内部消息!”

张召忠看着实时弹幕,脸上的笑意更深:“有人说我忽悠?那我问你们,三年前我在这个节目上说什么来着?我说未来海军要全电推进,要无限航程,当时你们都笑我。现在看看,这是不是都实现了?”

导播在耳机里提醒:“局座,网上有人质疑‘远望’号的续航能力。”

张召忠立即回应:“续航?这么说吧,要是条件允许,这艘船能一直开到南极再开回来,都不用加油!你们信不信?”

这番话说得轻描淡写,却在观众中引发轩然大波。直播间在线人数瞬间突破千万,服务器一度出现卡顿。

“我知道你们想问什么,”张召忠继续他的“神预言”,“不就是想知道这船为什么这么厉害吗?我告诉你们,这就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搞了这么多年科研投入,现在终于开花结果了!”

这时,主持人接进一个现场连线。画面切换到海军某基地,一位身着海军礼服的老将军出现在屏幕上。

“赵司令!”张召忠惊喜地打招呼,“没想到今天能跟您连线。”

赵德明司令在画面中微笑:“召忠啊,我可是你节目的忠实观众。今天特意来给你站台,免得观众又说你忽悠。”

两位老友的互动让直播气氛更加热烈。赵德明认真地说:“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远望’号的表现完全真实。这标志着我国海军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张召忠趁机追问:“赵司令,能不能透露一下,这种新技术会不会应用到其他舰船上?”

赵德明神秘地笑了笑:“这个嘛...按照惯例我不能说太多。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海军的未来,一定会让所有国人骄傲!”

这段连线结束后,直播间的热度再创新高。导播在耳机里兴奋地报告:“局座,收视率破纪录了!网络平台同时在线超过两千万!”

张召忠淡定地整理了一下话筒:“这才哪到哪啊。我告诉你们,好戏还在后头呢!”

他这句话立即被观众解读为又有“猛料”,弹幕上满是猜测:

“局座这是暗示还有新装备?”

“难道航母也要改造了?”

“求剧透啊局座!”

主持人看着疯狂滚动的弹幕,忍不住笑道:“局座,您看观众多热情。要不您再给大家透露点信息?”

张召忠摆摆手:“天机不可泄露。但是我可以这么说,咱们的海军建设,从来都是一步一个脚印。今天你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这时,导播接进了一个特别连线——竟然是正在“远望”号上工作的李振舰长。

“李舰长!”张召忠热情地打招呼,“您可是今天的明星人物啊!”

李振在舰桥上笑着回应:“局座,我们全舰官兵都是您的粉丝。今天能在您的节目上亮相,大家都很激动。”

张召忠关切地问:“李舰长,很多观众想知道,在台风中航行是什么感受?”

李振认真地说:“说实话,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也不敢相信。这艘船在风浪中的稳定性,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这都要感谢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

张召忠敏锐地抓住重点:“这么说,船上采用了全新的技术?”

李振点头:“是的。但是具体细节...您懂的。”

两人相视一笑,这种心照不宣的对话方式,更是吊足了观众胃口。

直播进行到一半时,张召忠突然收到导播提示,说张飞正在看节目。他立即来了精神:

“观众朋友们,我刚刚得知一个消息,我们这位神秘的总设计师正在看我们的节目。虽然不能请他露面,但我可以告诉大家,这位科学家非常年轻,是咱们自己培养的人才!”

这番话让弹幕再次沸腾:

“求科学家真容!”

“局座快请他来上节目!”

“年轻科学家?太厉害了!”

张召忠看着弹幕,语重心长地说:“我知道大家都很期待见到这位科学家。但是我们要理解,科研工作需要安静的环境。我相信,等到合适的时候,大家一定会认识他的。”

这时,主持人提到国际社会对这次救援行动的反应。张召忠立即挺直腰板:

“国际反应?很正常嘛!我记得有些国家总是说我们技术落后,现在看看,到底是谁落后了?不过我们一向低调,不跟别人比这些虚的。”

他顿了顿,露出标志性的狡黠笑容:“但是呢,我也要提醒某些国家,不要总用老眼光看人。我们发展科技,是为了和平利用,是为了造福人类。但如果有人非要找不自在,那我们也不是好欺负的!”

这番话掷地有声,在网络上引发热烈讨论。各大媒体纷纷以“局座强硬表态”为题进行报道。

直播接近尾声时,张召忠做了一段精彩的总结:

“观众朋友们,今天咱们聊了很多。我想说的是,号的成功不是偶然,这是我们国家科技实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以后啊,这样的惊喜还会更多!”

他对着镜头,露出神秘的微笑:“至于下次会是什么惊喜...我还是那句话,咱们走着瞧!”

直播结束后,张召忠刚走出演播室,就被记者团团围住。

“局座,您今天说的都是真的吗?”

“海军真的会有更多新技术亮相吗?”

“那位年轻科学家到底是谁?”

张召忠保持着微笑,巧妙地回避了敏感问题:“该说的时候自然会说。现在嘛...让大家保持点期待不是更好吗?”

回到办公室,张召忠立即给张飞打了个电话:“小伙子,今天的节目看了吗?”

电话那头传来张飞平静的声音:“看了。您说得有点夸张。”

张召忠哈哈大笑:“不夸张怎么行?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咱们现在有多厉害!”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认真:“说真的,你们这次可是给全国人民长了志气。现在网上都在讨论科技强国,这个影响力,比我们做多少宣传都管用。”

张飞在电话那头沉默片刻,然后说:“技术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我知道,我知道。”张召忠笑道,“但是让老百姓了解技术的重要性,也很关键啊!”

挂断电话后,张召忠看着电脑屏幕上还在持续发酵的舆论,满意地点点头。作为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他太明白这次事件的意义了。

这不只是一次技术展示,更是一次国民信心的提升。从网友的评论中,他能感受到那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

“以前总觉得我们科技落后,现在才发现原来这么厉害!”

“为科学家点赞!为海军点赞!”

“期待更多惊喜!”

看着这些评论,张召忠的眼眶有些湿润。他想起自己年轻时在科研一线奋斗的岁月,那时的条件多么艰苦。而现在,年轻一代科学家已经能够创造出让世界惊叹的成果。

当晚,《新闻联播》用长达五分钟的时间报道了“远望”号救援事件和引发的社会反响。主持人特别提到张召忠在节目中的“神预言”,称这是“民间军事专家对国家科技发展的精准预判”。

这个评价让张召忠的老朋友们纷纷打来电话祝贺。而他自己,则已经开始准备下一期节目的内容了。

“下次该忽悠点什么呢?”他看着窗外璀璨的夜景,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而在龙巢基地,张飞刚刚完成“鲲鹏之心”的改进方案。对今天的节目,他只有一个评价:

“局座说得对,技术确实应该让更多人了解。”

说完,他又埋头工作去了。对他来说,外界的赞誉远不如一个技术难题来得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