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本写满了忏悔与决心的笔记本,被周雨彤小心翼翼地锁进了抽屉深处。那不是需要时常翻阅的警醒,而是她决心埋葬的过去。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沉溺于自我剖析的痛苦中,必须向前走,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改变。
她洗了个热水澡,仔细地梳理了纠缠打结的长发,换上了一身干净利落的休闲装。镜子里的人,眼眶依旧带着淡淡的青黑,脸颊也消瘦了不少,但那双眼睛,不再死气沉沉,而是燃着一种近乎执拗的、想要重新开始的微光。
她走出客房,看到刘思雨正坐在餐桌前,对着笔记本电脑眉头紧锁,手边还放着半杯冷掉的咖啡。听到动静,刘思雨抬起头,看到焕然一新的周雨彤,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担忧。
“彤彤,你……你好点了吗?”她连忙起身,试探着问。
周雨彤走到她对面坐下,双手放在桌面上,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她看着刘思雨,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思雨,我好了。这些天,辛苦你了。”
刘思雨愣了一下,似乎有些不适应她这样冷静的语气。“我们之间还用说这个?你没事就好。”
“我没事了。”周雨彤重复了一遍,像是在对自己强调,“我们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工作室……不能再停摆了。”
提到工作室,刘思雨的脸上掠过一丝无奈和焦虑。“我知道,可是……‘风尚’这个名字,因为之前那件事,在圈子里多少受了点影响。而且之前积累的一些客户,也……也流失得差不多了。”她顿了顿,有些艰难地补充,“我们现在,几乎是从零开始。”
“从零开始,那就从零开始。”周雨彤的声音没有丝毫动摇,她目光灼灼地看着刘思雨,“思雨,我想把工作室的名字改了。”
“改名?”刘思雨有些愕然。
“嗯。”周雨彤点头,“‘风尚’代表的是过去,是那个浮夸的、不懂得珍惜的周雨彤。我想换个名字,重新开始。”
“那你想改成什么?”
周雨彤沉默了片刻,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有痛楚,也有希冀。“叫‘雨桐设计’吧。下雨的雨,梧桐的桐。”
“雨桐?”刘思雨轻声念着这个名字,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寓意。这是“雨彤”的谐音,却摒弃了那个代表过去“红”极一时或许也意味着冲动任性的“彤”字,换成了“梧桐”。梧桐树,传说中凤凰非梧桐不栖,它本身也象征着坚韧、挺拔和新生。经历风雨,如桐初生。
“好!”刘思雨的眼睛亮了起来,这个名字里蕴含的意味,让她看到了周雨彤真正的决心,“雨桐设计,这个名字很好!意味着新生!”
名字定下了,接下来就是最现实的问题——如何生存。
周雨彤很清楚,经历了这么多,家里父母虽然心疼她,但她不能再理所当然地去寻求家里的资源支持。那会让她永远无法真正独立,也无法彻底与过去的自己割裂。
“思雨,”她看着好友,语气诚恳,“以前是我太不懂事,把太多压力和烂摊子都丢给了你。以后,我们一切都靠自己。不管多小的单子,只要我们接得下,就认真去做。设计费我们可以适当放低一些,积累口碑最重要。”
刘思雨看着周雨彤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坚定,心中感慨万千。眼前的周雨彤,仿佛脱胎换骨,不再是那个需要她时刻操心、甚至需要她去争吵提醒的任性大小姐了。
“好!”刘思雨也被她的情绪感染,重重地点了点头,“我们一起干!从小单子做起,我就不信,凭我们两个的真本事,闯不出一片天!”
“雨桐设计”的牌子,悄然挂在了原先工作室的门上,不大,却干净醒目。
重生后的第一步,走得异常艰难。没有了家里的人脉介绍,她们只能靠着以前零散积累的一点口碑和刘思雨拼命拓展的新关系,去接一些小的家装设计单子,甚至是旧房改造的局部设计。
周雨彤放下了所有不切实际的架子。她不再只坐在办公室里画图,而是亲自跟着刘思雨一起去跑工地,量尺寸,和工人沟通细节。
第一次去一个老破小的二手房工地,空气中弥漫着灰尘和油漆的混合气味,现场杂乱无章。房东是个斤斤计较的中年男人,对每一个细节都反复质疑,言语间充满了不信任。
若是以前的周雨彤,恐怕早就甩手不干或者冷脸相对了。但这一次,她深吸了一口气,脸上努力挤出一个平和而专业的笑容,耐心地听着房东挑剔的要求,然后拿出卷尺,一边重新测量有争议的尺寸,一边用尽可能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她的设计思路和预算构成。
她蹲在布满灰尘的地上,仔细检查水电线路的走向,白皙的裤子上沾了灰也毫不在意。她和工人讨论墙面处理的工艺,遇到不懂的,就虚心请教,认真记在随身携带的本子上。
刘思雨在一旁看着,看着她额角渗出的细密汗珠,看着她被房东刁难时紧紧攥住却依旧保持微笑的手,心里既心疼又欣慰。
她知道,周雨彤不是在演戏,她是真的在努力改变,努力把自己沉下去,沉到最真实、甚至有些粗糙的生活和工作中来。
跑完工地回来,常常已是华灯初上。两人累得瘫倒在工作室的沙发上,连手指都不想动。
周雨彤看着天花板,忽然轻声说:“思雨,以前我觉得设计是艺术,要高端,要与众不同。现在才发现,能把一个普通的家,设计得让居住的人觉得舒适、方便、温馨,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设计。”
刘思雨侧过头看她,笑了笑:“你终于悟了。”
周雨彤也笑了,那笑容里带着疲惫,却前所未有的踏实。
经过一段时间的奔波和努力,“雨桐设计”虽然接到的都是小项目,但凭借周雨彤愈发扎实的设计功底和刘思雨圆融的沟通技巧,以及两人对每一个细节近乎苛刻的认真态度,竟然也慢慢做出了几个口碑不错的案例。开始有客户主动介绍新的生意过来,虽然单子依然不大,却让她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这天晚上,两人加班修改完一个设计方案后,周雨彤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离开。她给刘思雨泡了杯热茶,然后在她对面坐下,神情郑重。
“思雨,有件事,我考虑了很久,想正式跟你谈谈。”
刘思雨看她这么严肃,不由得坐直了身体:“怎么了?你说。”
“以前,名义上工作室是我们两个人的,但实际上,资源、人脉大多靠我家里,管理和客户维护也基本压在你一个人身上,我却还那么任性……说起来,我根本没资格和你平起平坐。”周雨彤的语气带着真诚的愧疚。
“彤彤,都过去了,别提了……”刘思雨想打断她。
“不,要提。”周雨彤坚持道,“工作室能撑过最难的时期,几乎全靠你。现在我们要重新开始,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不清不楚了。”
她深吸一口气,清晰地说道:“我提议,工作室我们正式合伙。你以技术和管理入股,占百分之四十的干股。以后所有的决策、利润,我们都按这个比例来。你看行吗?”
刘思雨彻底愣住了。她没想到周雨彤会提出这个。百分之四十的干股,这意味着周雨彤将自己工作室的大部分权益拱手让给了她。这不仅仅是一笔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和认可,是对她过去所有付出和能力的最大肯定。
“彤彤,这……这太多了!工作室是你……”刘思雨连忙摆手。
“工作室是我们的。”周雨彤打断她,眼神坚定而清澈,“没有你,早就没有‘风尚’,也不会有现在的‘雨桐’。思雨,这是我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我希望我们不仅是朋友,更是可以并肩作战、彼此信任的伙伴。未来的路,我们一起走,好吗?”
看着周雨彤那双不再迷茫、充满了真诚和力量的眼睛,刘思雨的心被重重地触动了。她知道,周雨彤是真的不一样了。她不再仅仅是一个需要被照顾的朋友,而是一个真正值得信赖和依托的合伙人。
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刘思雨的眼圈微微发红,她伸出手,紧紧握住了周雨彤的手,声音有些哽咽,却带着笑意:
“好!我们一起!把‘雨桐设计’做起来!”
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传递着温暖和力量。
这一刻,她们之间的关系,在经历了风雨和考验后,变得更加牢固和纯粹。她们是朋友,更是携手共进的战友,共同面对着未知却充满希望的未来。
“雨桐设计”这棵幼苗,在经历了严冬的摧残后,终于靠着自身的坚韧和互相的扶持,在春天的土壤里,扎下了新的、更加坚实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