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暄过后,周院长的目光落到了何雨柱身上,眼中同样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
何雨柱高大挺拔、精神饱满的形象,在这种正式场合下显得格外突出。
“这位就是何雨柱同志吧?果然是一表人才,精神!”周院长赞许地点点头。
李怀德顺势拍了拍何雨柱的肩膀,语气带着自豪:“周院长,柱子可是我们厂的宝贝,不仅厨艺是这个——”他翘起大拇指,“思想上进,学习刻苦,更是没得说!我们厂党委也是非常重视和爱惜这样的人才的!”
何雨柱适时地微微躬身,态度不卑不亢:“周院长好,各位老师好。李厂长和厂里一直很支持我们职工学习,给了我很多帮助。”
这话既回应了领导,也表明了厂里的态度,听得李怀德暗暗点头。
客套完毕,进入正题。张教授推了推眼镜,神色变得严肃起来:“何雨柱同志,你的俄语试卷我们仔细研究过了,水平确实非常出色,远超我们的预期,这也是我们此次前来进行特招考核的主要原因。”
王教授接口道:“不过,特招不等于免考。按照教育部和学校的规定,必要的考核流程必须走,这也是对你自己、对学校负责。我们今天的考核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我们对你进行俄语专业的面试;第二部分,你需要完成我们带来的一套高中文化课综合试卷,包括语文、政治、数学、历史、地理。要求不高,但必须要及格,特招程序才能继续推进。你明白吗?”
“我明白,谢谢各位老师给我这个机会,我会认真对待。”何雨柱沉稳应答,眼神坚定。他早有准备,知道不可能仅凭一门外语就一路绿灯。
“好,那我们现在就开始第一部分。”周院长示意。
接下来的俄语专业面试,完全成了何雨柱个人能力的展示。
三位老师轮番上阵,从日常对话到复杂时事评论,从文学片段赏析到特定场景的即兴演讲,语速越来越快,问题越来越刁钻。
何雨柱始终应对自如,他那纯正地道的莫斯科口音,丰富精准的词汇量,以及对俄语语法精髓的把握,让三位见多识广的教授都频频点头,眼中赞赏之色越来越浓。
他甚至能就某个文学典故与张教授进行深入的探讨,其展现出的语言功底和文化素养,已经完全超越了一个“语言天才”的范畴,更像是一个受过系统专业训练的优等生。
李怀德和吴科长虽然听不懂,但从教授们不断变化的表情和越来越轻松的气氛,就知道何雨柱表现得极其出色。
李怀德脸上笑容就没断过,感觉今天这趟来得太值了,这何雨柱简直就是给他长脸的“福将”!
接近一个小时的俄语面试结束后,周院长与两位教授低声交换了一下意见,然后面向何雨柱,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何雨柱同志,你的俄语水平,我们一致认为,已经达到了我校俄语专业优秀毕业生的水准,甚至在某些方面更为突出。第一部分考核,你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
办公室内响起一阵小小的欢呼,吴科长激动地搓手。李怀德也用力拍了拍何雨柱的后背。
“谢谢各位老师的肯定。”何雨柱依旧保持冷静。
“不过,”周院长话锋一转,表情恢复严肃,“规矩就是规矩。接下来是文化课笔试,这是硬指标,我们也不能破例。这里有我们准备好的试卷,时间三个小时,你需要独立完成。我们会在这里等候。”
王教授将一套密封的试卷放在何雨柱面前。
何雨柱深吸一口气,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外语可以推给天赋,但这文化课,必须实打实地考出水平。他看向几位老师和李怀德,郑重说道:“请各位领导、老师监督,我一定全力以赴。”
说完,他坐到早已准备好的桌子前,拆开试卷,拿起笔,略一浏览,便心无旁骛地开始答题。
那专注的神情和沉稳的气度,让周院长等人再次暗自点头。
……
何雨柱深吸一口气,铺开试卷,目光沉静如水。他首先浏览了一遍整套试卷,心中大致有数。这套试卷涵盖五门学科,题量不小,难度介于高中毕业与会考之间,对于脱离校园多年的工人来说,挑战极大。但他嘴角却微微勾起一丝自信的弧度。
他首先提笔写作文,题目是《论艰苦奋斗与民族复兴》。
何雨柱略一沉吟,没有空谈口号,而是笔走龙蛇,从一穷二白、筚路蓝缕的建国初期写起,结合自己在四合院、在轧钢厂的所见所闻,将普通工人、农民在困境中咬牙坚持、默默奉献的精神描绘得真切感人。
进而引申到国家层面,论述这种精神如何内化为民族脊梁,是推动国家伟业不可或缺的动力。
文章结构严谨,层层递进,既有事实支撑,又有理论高度,文笔流畅而富有感染力。
旁边的王教授是中文系出身,忍不住踱步过来瞥了一眼,这一看,就挪不开步子了。
他看着那工整有力的钢笔字,看着文章中引用的恰当典故和充满力量的排比句,眼中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这哪里像一个普通工人写的文章?
这思想深度、这文字功底,比很多文科高中生都要强出一大截!他忍不住低声对旁边的张教授感叹:“老张,你看这文章……这何雨柱,真是奇才!”
切换到数学试卷,何雨柱更是展现出让专业人士都瞠目的能力。代数、几何、三角函数……题目在他眼中仿佛失去了所有伪装,解题路径清晰无比。他运笔如飞,步骤严谨,逻辑缜密,甚至兴致所至,对同一题目给出两种迥异却同样精妙的解法,仿佛这不是紧张的考场,而是他个人思维能力的优雅展示。
‘这立体几何题,核心无非是空间想象与模型构建,比在空间里推演的那些复杂结构简单多了。’他心念微动,手下不停,一道难题瞬间迎刃而解。
一直默默关注的张教授终于按捺不住,走到何雨柱身后,越看越是震惊。那几乎不需要太多草稿演算,直接书写标准答案甚至更优解的过程,完全颠覆了他对“工人自学”的认知。他扶了扶眼镜,难掩激动地对周院长低语:“院长,您看到了吗?这解题的敏锐度和准确性……他这数学素养,完全达到了顶尖理工科学生的水平!更难得的是他这份举重若轻的自信……这真是靠自学能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