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天山雪凰纪 > 第169章 远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初曦城平叛的烽烟尚未完全散尽,西北方向的荒野之中,两支承载着不同使命的队伍,正以迥异的姿态,跋涉在危机四伏的征途上。

敖洄的“龙牙”小队:沉默的利刃

他们如同融入阴影的猎杀者,摒弃了一切不必要的声响与光芒。

敖洄收敛了龙族特有的威压,庞大的龙躯在行进时竟如狸猫般轻盈,金色的龙瞳在昏暗中闪烁着冷冽的光,时刻扫描着周围任何一丝能量或生命的异常波动。

她身后,七名队员各显神通:

· 巫妖大法师“骸骨”手持一柄由某种古兽脊柱打磨而成的法杖,杖顶悬浮的幽绿魂火能感知到最细微的死寂法则波动,提前预警。

· 灵嗅族追踪者“夜风”伏低身体,鼻翼微动,从混杂着腐殖质、怪异植物和潜在猎食者气息的风中,分辨着古老岁月留下的、若有若无的“心念”残留。

· 影族双胞胎“幽光”与“暗影”如同没有实体的幽灵,在前方和侧翼无声穿梭,他们的身影在扭曲的光线下几乎无法被察觉,手中淬毒的短刃随时准备抹过任何威胁的喉咙。

· 三名龙血近卫则呈三角阵型护卫在队伍核心,他们沉默如山,呼吸与步伐保持着绝对的同步,手中特制的龙枪枪尖在偶尔透下的光线中,反射出一点寒星。

他们没有交谈,只有必要的手势和眼神交流。所过之处,连那些感知敏锐的变异毒虫都下意识地蛰伏起来,不敢发出丝毫声响。他们的路线并非直线,而是不断迂回、规避,绕过那些散发着危险能量波动的区域,如同一柄在黑暗中无声滑行的淬毒匕首,精准而致命地刺向目标——万寂古墟。

阿木的“寻迹者”小队:执着的灯火

与“龙牙”的隐匿截然不同,“寻迹者”小队更像是一盏在狂风中摇曳却固执不灭的灯火。

他们乘坐着三辆经过特殊改装的、由混合金属与坚韧木材打造的“山地牦牛车”。牦牛是少数能在这种环境下稳定繁衍的牲畜,披着厚重的、能抵抗轻微能量侵蚀的皮毛。

队伍的行进速度不快,却异常坚定。

阿木坐在头车的驾驶位上,手中始终捧着那个不断微微调整方向的“万象罗盘”,罗盘上的指针在数个同心圆环间颤抖、偏转,指示着能量流动最“异常”的路径。

他身边,几位法则学者正激烈而低声地争论着刚刚记录到的一段短暂而奇异的法则涟漪:

“波动频率与已知的七十三种稳定法则皆不匹配,衰减模式也异常,像是……某种古老结构的回声?”

“看这灵压曲线,峰值突兀,更像是两个不稳定界域碰撞的余波,危险等级至少是‘黄’级以上,建议规避。”

地质勘探师则不时跳下车,用“地听仪”的探针插入地面,耳朵紧贴着听筒,眉头紧锁:“下方三百米左右有巨大空腔,结构不稳定,绕行!”

几位“灵语者”盘膝坐在车顶,闭目凝神,他们的精神力如同触角般向外延伸,感受着空气中流淌的、无形的“情绪”碎片——那是这片土地在漫长岁月中承载的恐惧、绝望、乃至一丝微弱的眷恋。其中一位年轻的灵语者女孩突然脸色一白,低呼:“好多……哭声……前面那片枯萎的林地,有很强的怨念残留!”

队伍立刻调整方向,绕开了那片散发着不祥气息的林地。

他们的旅程,充满了停顿、争论、探测与改道。速度缓慢,却步步为营,如同最耐心的考古学家,在破碎的时空与混乱的法则中,试图拼凑出通往目标的、最安全的路径,并记录下一切有价值的信息。他们是眼睛,是大脑,为可能的后继者,也为他们自己,绘制着这片死亡地域的地图。

双线并进,危机初显

尽管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和方式,但这片被重构后的荒野,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

“龙牙”小队在穿越一条干涸的、布满色彩斑斓结晶的河床时,遭遇了潜伏在结晶下的“噬能虫群”。这些拳头大小、甲壳坚硬的虫子对能量波动极其敏感,如同潮水般涌出,口器中喷射出能腐蚀护体罡气的酸液。敖洄反应极快,一口炽热的龙息扫过,将大片虫群烧成灰烬,但仍有几只突破了防线,咬在了一名龙血近卫的腿甲上,发出令人牙酸的“滋滋”声。近卫闷哼一声,反手一刀将虫子挑飞,腿甲上已留下了几个深深的凹痕和白烟。

“寻迹者”小队则在一处看似平静的、生长着散发柔和荧光苔藓的山谷扎营时,遭到了“幻影藤”的袭击。这些藤蔓能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悄无声息地缠绕上车轮和牦牛的腿。一名负责守夜的勘探师最先发现异常,他的靴子被藤蔓缠住,藤蔓上的尖刺瞬间注入麻痹毒素。幸好旁边的灵语者及时察觉到藤蔓散发出的微弱“捕猎”意念,大声预警。众人手忙脚乱地砍断藤蔓,用火焰逼退了后续的攻击,那名勘探师的小腿却肿胀发黑,足足用了小半瓶特效解毒剂才稳住伤势。

夜幕降临。

敖洄选择在一处背风的、能量相对稳定的巨石裂缝中休整。队员们轮流守夜,咀嚼着硬如铁石的能量肉干,默默擦拭着武器。远方,偶尔传来不知名巨兽的咆哮,以及法则乱流碰撞发出的、如同玻璃破碎般的刺耳声响。

阿木的队伍则依托牦牛车围成一个简易的防御圈,点燃了掺杂着驱兽药草的篝火。学者们借着火光,抓紧时间整理白天的观测数据,阿木则借着“同心玉”那微弱的温热,再次核对皮卷上的古老星图,试图定位他们与目标之间可能还存在的距离。

两支队伍,一明一暗,一疾一缓。

如同命运纺锤上两根不同的丝线,向着那片吞噬一切的“万寂古墟”,义无反顾地延伸而去。

远征的画卷,已然展开。而未知的恐怖与希望,都隐藏在前方那片更加浓重的黑暗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