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眼里满是崇拜,笑得格外开心。
李强国心想,再过几个月,应该就成了。
中院,秦淮茹家。
秦淮茹一回来就累得倒在炕上,今天实在把她折腾惨了。
早上被李强国叫去办公室后,没多久,李强国果然亲自来教她钳工技术。
这一学,秦淮茹才明白:这哪是人干的活?现在腰酸背疼,浑身难受。
实在太累了。
以前贾东旭下班回来,总是瘫在炕上哼哼唧唧,秦淮茹还骂他好吃懒做。
现在她懂了,一个大男人都扛不住的累,她一个弱女子来做,真是吃了大亏。
可又能怎么办呢?不选这条路,就只能饿死。
老家是回不去了,她早把娘家得罪光了,加上大哥大嫂的事,回去准挨揍。
更何况秦京茹那个白眼狼,估计早把她的丑事传遍了,回去只能被人戳脊梁骨。
想到这,她悔不当初。
那些事还算小的,只要不回去就能躲开。
可眼下她真后悔死了,恨不得扇自己几个耳光——早上真不该向李副厂长打小报告。
现在好了,李强国是不针对她了,却亲自来“教”
她。
以前还能偷点懒,现在要是还推脱说不会,那可就说不过去了,连小组长都亲自来教你了。
秦淮茹躺在炕上,满脑子乱糟糟的。
贾张氏见她躺着不动,老脸一沉,火气就上来了:“秦淮茹!你干啥呢?还不赶紧起来做饭?想饿死我们啊?”
“棒梗像是感冒了,躺床上起不来,也没去上学。
你快给他做点好吃的。”
“不就上了一天班嘛,神气什么?别给我在这儿装死!”
贾张氏看秦淮茹这样就来气。
……
秦淮茹一听说棒梗病了,这才扭头看向炕上。
果然,棒梗盖着厚被子,头上还搭了块湿布。
她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贾张氏,我不在家,你连棒梗都照顾不好?要你有什么用?”
“哪怕给他煮点小米汤也行啊,你好歹是他奶奶,这么做不怕遭报应吗?”
这老虔婆,怎么还不死!
一提小米汤,贾张氏也火了:“你还好意思说我是他奶奶?连我都没喝上小米汤,你倒给一个野种喝!”
“当初真是瞎了眼,怎么娶了你这么个扫把星进门!”
她抬手就要打秦淮茹。
秦淮茹连忙躲开:“贾张氏,你再动我一下试试?以后天天啃窝头!别忘了,现在是我在养你!”
“你要是还想好好过,说话就给我注意点儿,还当自己是一家之主呢?”
贾张氏举着手落不下去,狠狠瞪着她:“赶紧滚去做饭!我都一天没吃了!”
她恨透了秦淮茹,可也没办法。
亲儿子贾东旭死了,棒梗又不是她亲孙子。
真要闹翻了,贾张氏怕是只能回农村老家。
这年头,在四九城吃供应粮都紧巴巴,回农村还不得饿死?
秦淮茹说:“我先去给棒梗买药,回来再做饭。”
说完就走了。
贾张氏一愣:买药?她哪来的钱?
肯定是许大茂之前赔给她的。
贾张氏不由得想起自己藏的那笔私房钱……
贾张氏想起自己之前藏起来的私房钱,数目可不小。
有了这笔钱,就算离开秦淮茹,养老也不用愁。
她想去拿,又怕棒梗突然醒过来。
她也担心秦淮茹会突然折返,发现自己偷偷藏钱的地方。
现在这个家里,一共三个人里两个是外姓的,贾张氏谁都不放心。
说到底,她连一个真正贴心的亲人都没有,想想也是可悲。
以前儿子贾东旭还在的时候,她至少还能信得过他,
现在却不同了——这两个人简直像吸血鬼一样,她那点秘密绝不能让他们察觉。
想到这里,贾张氏干脆往炕上一躺,等秦淮茹回来做饭,自己一点儿也不动手。
至于那个小野种,没了反倒清净。
如今看见棒梗,她就没来由地心烦。
不到半个钟头,秦淮茹回来了。
她先给棒梗喂了退烧药,接着就动手做饭。
嘴里却没停埋怨:“贾张氏,以后中午那顿饭你得负责给棒梗做。”
“要是这点小事都做不好,我看真得考虑把你送回乡下老家了。”
“别说我不孝顺,贾东旭走的时候什么都没留下,我上班这么忙,你要是不搭把手,我养着你干啥?”
“就连咱们现在住的这房子,都是我按月从李强国那儿租来的,你自己掂量掂量。”
说完,秦淮茹不再理她。
贾张氏闷着头不出声,饿得厉害,只顾大口扒饭。
这顿吃的是二合面馒头和白菜汤。
说是汤,其实里面一点油花也没有。
秦淮茹看着这饭菜,想起从前在娘家过的日子,忍不住叹了口气。
这样下去可不行。
她拿定主意:明天吃过午饭,就去看看易中海。
得从他那儿再弄点钱来。
现在自己必须补补身体,这样才更容易怀上孩子。
只要有了孩子,秦淮茹的底气就足了。
而且有了孩子,不还得养孩子吗?
到那时候,才算真正吃穿不愁,不用像现在这样紧巴巴的。
秦淮茹每天在食堂吃的虽有点油水,可还是觉得累,她想吃更多的肉。
人一旦尝过甜头,再回头吃苦,就不愿意了。
四合院里。
吃过晚饭,几个大妈凑在一起,又对着秦淮茹家指指点点。
就她家最近这些事,足够这些大妈聊上好几年了。
“听说了没?秦淮茹真去了轧钢厂做钳工,这小寡妇,还真有两下子。”
“听说他们那个领导为了留她,特意下令让李强国教秦淮茹钳工技术。”
“不知她跟哪个男人有染,不但得了工作,还能使唤李强国,真是成精了。”
“这破鞋真有手段,可惜贾东旭走得早,不然也能跟着沾光过几天好日子。”
“快别这么说,这种光不沾也罢。
贾东旭在天有灵,非得回来找秦淮茹讨个说法不可。”
几位大妈越说越起劲,竟扯到了贾东旭身上。
不过她们很快又把话题转到许久未露面的一大妈那儿。
“女人想搞破鞋可不分年纪。
你看一大妈,出去这么久还没回来,指不定怎么回事呢。”
“我早说了一大妈不是那种人,你们别瞎猜。
易中海还得蹲十多年牢,她一个人怎么过?”
“谁知道是不是耐不住寂寞,出去另寻老头了?家里没收入,日子怎么熬?”
“家底都赔光了,天天独守空房吃糠咽菜,图个啥?”
几人越说越觉得在理。
这些长舌妇嚼起舌根来,说得还真像那么回事儿。
李强国和杨小蜜散步时,杨小蜜问:“老公,一大妈去哪了?这么久没回,该不会真像她们说的去找老头了吧?”
如今四合院发生的种种,彻底颠覆了她的认知。
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她觉得这院里就没好人,个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李强国:“谁知道呢。
或许她在外头有老姐妹,以前也常出门散心。”
“可能最近心烦,去姐妹家住几天。
说不定过些日子就回了,咱别操心。”
其实李强国心知肚明,一大妈准是去保城找何大清了。
当年何大清被白寡妇迷得神魂颠倒,扔下俩孩子跟人跑了。
一大妈这年纪想怀上孩子,总得花些时间……
等一大妈怀上孩子,自然欢天喜地回来。
到时候傻柱可就要多个弟弟了。
哈哈哈哈……
李强国觉得自己真是个大善人。
能帮一大妈这样的可怜人,岂不是功德无量?
唉,自己简直就是活雷锋,做了好事还不留名。
想到这儿,李强国不禁自我敬佩起来。
李强国和杨小蜜携手散步时,几位邻居阿姨和年轻小伙子纷纷投来目光,接着便热烈议论起来。
“瞧瞧李强国和杨小蜜,真是天生一对。
如今他们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什么都不缺。”
“李强国简直是人生赢家,升职、发财、婚姻美满,一样不落,更让人羡慕的是,杨小蜜还怀上了三胞胎。”
“要是我们家那小子能有李强国一半出息,我这辈子就心满意足了。”
确实,李强国和杨小蜜的幸福生活令人艳羡。
一旁的小伙子们听了阿姨们的对话,心里不免泛起几分嫉妒。
“您就别做梦了,您家大儿子连对象都没有。
再看看后院的刘光齐,从里面出来后腿还残了,都是自己惹的祸。”
“没错,要不是李强国懂医术,他的腿根本治不好,这辈子就废了。”
“李强国不过是下乡了一段时间,回来竟然学会了医术。
要是我当年也去,现在说不定也能当个医生,日子过得更好。”
“话不能这么说,当初选派下乡的时候,你不是死活不愿意去吗?现在后悔有什么用?”
“唉……那时候我爸舍不得我吃苦。
现在想想,李强国真了不起,那么苦的日子都熬过来了。”
“是啊,李强国能有今天,是靠自己拼出来的。
我们哪还有资格说三道四,只能羡慕罢了。”
“你可别这么说。
你看阎埠贵家的阎解成,劳改出来以后,不也一事无成吗?”
“是啊,他都出来了,怎么还整天躲在家里不出门?像个大姑娘似的。
我看他八成是得了什么病,不敢见人。”
几位阿姨聊得热火朝天。
自从院里没了管事的人,她们说话也愈发大胆,声音都响亮不少。
阎解成刚迈出家门,就听见几个年轻人在议论自己,顿时火冒三丈,大声吼道:“你们说谁有病?我没病!我看你们全家才有病!”
阎埠贵好不容易劝阎解成出门走走,怕他一直闷在家里会憋出病来。
阎解成见天色已晚,才勉强同意出门,谁知刚出来就听见这些话。
他又气又恼,转身冲回家,“砰”
地关上了门。
众人见阎解成竟敢还嘴,更加来气:“阎解成你就是有病,还病得不轻!就你这样还敢出门?你就是个凶手,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