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皇宫外的朱雀广场上。

人头攒动得几乎要把青石板路压垮。

江南富商们穿的云锦绸缎。

岭南商人身上的珍珠玛瑙。

关中富豪腰间的羊脂玉牌。

都在晨光下晃得人眼晕。

随从们捧着的紫檀木匣子、锦布包裹的账本。

堆在人群后方,像一座小山。

安倍山站在承天门的城楼上,往下扫了一眼。

安倍山心里这个翻腾,心里忍不住咋舌:“好家伙,平时在各地不显山不露水,这一聚起来,不得不说,才知道大唐的有钱人真特么多啊!”

他抬手理了理玄色蟒袍的领口,接过内侍递来的铜制大喇叭。

这是让格物院又重新打造的新喇叭。

比寻常喊话的喇叭声音大十倍,还不用费力气。

“各位掌柜,各位老板!各位商业上的巨擘!”

“安某在这有礼了!“

演讲大师安禄山又要上线了。

安倍山对着喇叭开口,浑厚的声音顺着风传遍广场,像惊雷般炸在众人耳边。

底下正交头接耳的富商们瞬间僵住,手里的折扇、茶盏都忘了动。

反应快的人 “噗通” 一声跪倒在地。

紧接着,广场上像是多米诺骨牌倒塌,哗啦啦跪了一片。

“草民不敢当!摄政王折煞草民了!”

“下官…… 下官只是个小商人,怎敢让您称安某!”

“摄政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乱糟糟的呼喊声混在一起,有人紧张得声音发颤。

有人还在偷偷抬眼打量城楼上的安倍山,眼神里满是敬畏。

安倍山看着这阵仗,忍不住笑了笑。

对着喇叭继续喊:“都起来吧!诸位不必多礼!”

“本王知道你们从江南、岭南、关中等地赶来,一路上风餐露宿,辛苦了!”

“长安城里的客栈、酒楼都住满了,本王没能提前安排好住处,心里还挺过意不去啊!“

“不过看这架势,各位也不缺住的地方,是本王多虑了!”

这话带着几分调侃,广场上的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

富商们互相看了看,小心翼翼地站起身,有人还偷偷拍了拍衣摆上的灰尘。

张万财站在人群前排,抬头望着城楼上的安倍山,心里愈发好奇:“摄政王这话里有话,难道真有天大的生意要谈?”

就在这时,安倍山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郑重:“想必大家来之前,都听说了工部与在建的格物院研制出的新东西。”

“不错,就是金刚泥。“

“是召集了各路能人异士,在三合土的基础上,短时间内研制出来的。”

他对着身后挥了挥手,十几名内侍捧着木盘走下城楼。

每个木盘里都放着几块灰白色的硬块,正是金刚泥样品。

“来人,把金刚泥样本传发下去,让各位都瞧一瞧、摸一摸!”

内侍们沿着人群通道走动,将样品分发给富商们。

张万财率先接过一块,入手沉甸甸的,比同体积的石头还重。

他用指甲划了划表面,只留下一道浅浅的白痕,再用力敲了敲旁边的青石板,石板发出闷响,金刚泥却完好无损。

“这…… 这东西也太硬了吧!”

张万财忍不住惊叹,旁边的李富也凑过来。

拿着样品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我听说这玩意儿遇水不化,要是用来铺路,下雨天再也不用走泥路了!”

岭南的沈砚卿接过样品,放在鼻尖闻了闻。

又用指尖捻了点粉末:“成分像是石灰和黏土,可怎么烧出来这么硬?格物院的本事,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广场上的议论声再次响起,这次却满是惊叹与好奇。

安倍山等了约莫一刻钟,见样品差不多传到了每个人手里。

才再次拿起喇叭:“各位都瞧明白了?这金刚泥,能筑墙、能修路、能建更坚固的码头,用处多着呢!”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广场上的富商们,语气里带着十足的吸引力:“眼下,朝廷就有一件大事,要用到这金刚泥。“

“咱们要把各省的要道官道,都修缮成金刚泥路!”

这话一出,广场瞬间安静下来。

富商们你看我、我看你,眼里都藏着惊讶。

修官道?这不是朝廷的事吗?跟他们商人有什么关系?

王元宝忍不住高声问道:“摄政王,修官道是大事,所需银两、人力不计其数,难道…… 难道要让咱们商人参与?”

“这位老板问到点子上了!”

安倍山笑着点头,声音透过喇叭传得更远:“本来嘛,修路的事朝廷单独就能办。工部已经在扩建金刚泥厂,再过一个月就能批量生产,人手也能从流民里招募,用‘以工代赈’的法子,既省钱又能安抚百姓。”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看着底下富商们急切的眼神,才继续说道:“可本王转念一想,不对啊!”

“各位都是大唐的商业精英,是咱们大唐的好子民,有赚钱的生意,怎么能只让朝廷自己赚?”

“有钱大家一起赚,才是硬道理!才能让大唐的商业越来越兴旺,这才是长远发展的好路子,你们说对不对?”

“对!摄政王说得对!”

底下立刻有人附和,张万财更是激动得脸都红了:“摄政王英明!若是能跟着朝廷一起做事,那是咱们的福气!”

安倍山抬手压了压,广场再次安静下来:“所以本王决定,这次修路,采用‘集资修路、招标承包’的法子!”

“朝廷出技术、出金刚泥,各位富商可以自愿集资,成立修路商号。”

“然后咱们公开招标,哪家商号能拿出最好的修路方案、最低的成本、最快的工期,就把各省的修路工程分别承包给哪家!”

听到这话,台下顿时炸开了锅。

此起彼伏的议论声中。

有人咂舌:这修路还得倒贴钱,连个回本的影儿都瞧不见。“

更有人嘟囔着:难不成真是图青史留名?可做生意哪能光靠虚名撑着!

众人面面相觑,摇头叹气,满是不解。这是纯纯的只花钱不赚钱呐,这算哪门子生意。

看着众人的疑惑,安倍山继续说道。

“工程完成后,朝廷不仅允许商号在新路的路段旁开设驿站、商铺,而且还会设定合理的过路费,过路费项目给商号十年经营权。这些利润,都归商号所有!”

这话一出,像一颗炸雷。

又在广场上炸开了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