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刚入秋后的长安,天总是格外明净。

晨光透过云层洒在西市的青石板路上。

将店铺檐角的铜铃镀上一层金边。

最近几日,西市的热闹里多了几分特别的声响 ——“砰!啪!”

清脆的炸响时不时从街角传来,引得孩童们围着看热闹,拍手叫好。

这声响的源头,正是如今长安城最时兴的 “新式爆竹”。

自打兵工厂批量生产燧发枪和火炮的同时,火药的配方虽未完全公开。

却也渐渐被周边的工匠们摸索出些门道。

不知是哪个小作坊的工匠,先试着把火药装进掏空的竹筒里,插上棉线做的引线。

点燃引线后,只听 “砰” 的一声,竹筒炸开。

不仅声响震天,还能冒出好看的火星。

消息一传开,长安城的工匠们都动了心思。

“张老哥,你这爆竹卖得怎么样?看生意还不错嘛。”

西市街角,王记杂货铺的老板王二柱凑到隔壁的爆竹摊前。

看着摊位上堆得像小山似的竹筒,眼里满是羡慕。

摊主张铁匠擦了擦额头的汗,脸上笑开了花:“可不是嘛!自从上个月做了这新式爆竹,天天都有人来买!”

他拿起一个裹着红纸的纸筒,得意地说道:“刚开始还用竹筒,后来发现纸筒更轻便,还能在纸上画些花纹,百姓们更喜欢!”

“前几日有个大户人家,一下子买了一百个,说是要在中秋家宴上放,图个热闹!”

王二柱咂了咂嘴:“还是你们这些懂手艺的厉害!“

“我这杂货铺,最近都没人光顾了!”

张铁匠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要是想做,我教你!”

“这火药的配比不难,就是得多注意,别让火星碰到火药,危险!”

王二柱连忙点头:“那感情好!等我关了铺子,就去你作坊学学!”

其实,张铁匠不知道的是。

这新式爆竹的诞生,比原本历史上宋朝的鞭炮,足足提前了二百多年呐。

往年长安的春节,百姓们都是烧竹子,听着竹子爆裂的 “噼里啪啦” 声驱邪祟。

如今有了新式爆竹,不仅声响更大,还能做出不同的花样,自然成了香饽饽。

不少在兵工厂、纺织工坊赚了工钱的工匠,手底下攒了一点家业。

干脆辞了工,自己开起了爆竹小作坊。

万年县外的李家庄,李老三就是其中之一。

他家的小作坊就设在自家院子里,三间土坯房里堆满了纸筒、火药和引线。

十几个雇工正忙着装填火药,院子里时不时传来 “小心点!别碰火星!” 的叮嘱。

“当家的,今天又有客商来订一百个爆竹,说是要运到洛阳去卖!”

李老三的媳妇端着一碗水走过来,脸上满是喜悦:“照这样下去,咱们年底就能盖新房子了!”

李老三接过水一饮而尽,抹了抹嘴:“那是!这新式爆竹可是稀罕物,等过些日子到了春节,咱们还能卖得更贵!”

他瞥了一眼院子里忙碌的雇工,又叮嘱道:“让他们干活仔细点,火药这东西可不是闹着玩的!“

“要是出了岔子,咱们这点家业就全没了!”

媳妇笑着应道:“知道啦!我天天都跟他们说,放心吧!”

可李老三不知道,危险正悄悄逼近。

这日晌午,阳光格外刺眼。

李家庄的村民们大多在家歇晌,突然,“蹦!”

一声巨响从李老三的作坊方向传来,震得窗户纸都嗡嗡作响。

村民们吓了一跳,纷纷跑出家门查看。

只见李老三的作坊方向冒出滚滚黑烟,火光冲天!

橘红色的火苗舔舐着屋顶的茅草,很快就把三间土坯房吞噬了。

“不好!作坊炸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村民们都慌了神。

“快救火啊!”

“李老三还在里面呢!”

村民们纷纷端着水桶、拿着锄头跑过去。

可火势太大,加上作坊里还有不少火药,时不时就有爆炸的声响,根本没人敢靠近。

“砰!” 又一声炸响,作坊的土墙塌了一半,扬起的尘土和火星四处飞溅。

李老三的媳妇跪在地上,哭喊着丈夫的名字,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大火越烧越旺。

这场火,烧了整整一天一夜。

直到第二天天亮,火势才渐渐熄灭。

原本热闹的小作坊,只剩下一片焦黑的废墟,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火药味和烧焦的味道。

而这起爆炸事故,第一时间就被万年县的县令上报给了长安府尹,随后又传到了安倍山的耳朵里。

“王爷,万年县李家庄的爆竹作坊炸了,烧毁房屋三间,死伤雇工五人,作坊主李老三至今下落不明。”

太监低着头,小心翼翼地禀报,生怕触怒安倍山。

安倍山正坐在书房里批阅格物院的筹备章程。

听到这个消息,手中的笔猛地一顿,墨汁滴在纸上,晕开一个黑团。

他皱起眉头,语气凝重:“怎么会发生这种事?不是早就叮嘱过,火药的储存和使用要格外小心吗?”

太监连忙回道:“听说那李老三的作坊是私自开设的,没有经过官府报备,雇工也都是临时招募的,没人懂火药的安全使用方法。”

“而且作坊里堆满了火药和半成品爆竹,连防火的水缸都没有,才会酿成这么大的事故。”

安倍山放下笔,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阴沉的天空,心中满是自责。

他当初推动火药的应用,是为了增强大唐的军事实力,方便百姓的生活。

哪成想,新事物的诞生,往往伴随着未知的危险。

就像前世刚建国时,新拉的电线因为百姓不懂用电常识,时常发生触电事故。

如今的新式爆竹,不也是如此吗?

“传旨下去。”

安倍山转过身,语气坚定。

“立刻让长安府尹牵头,对长安城周边所有的爆竹作坊进行排查,没有经过官府报备、不符合安全规定的,一律关停!”

“同时,让工部制定火药安全使用的章程,张贴在各个作坊和市集,让百姓们都知道如何安全使用火药,避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

“另外,派人去万年县安抚受灾的村民,发放抚恤金,帮助他们重建家园。”

太监躬身应道:“是,王爷!奴婢这就去传旨!”

随着格物院的建立,更多的新发明、新事物会不断出现。

如何在推动进步的同时,规避风险,保障百姓的安全呢。

窗外的风渐渐大了起来,吹得庭院里的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诉说着什么。

安倍山深吸一口气,重新拿起笔,在格物院的筹备章程上,添上了 “安全规范” 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