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九寨沟的清晨薄雾缭绕,沈瑶推开木窗,冷冽的空气夹杂着松木香扑面而来。

五花海在晨光中呈现出梦幻的蓝绿色,水底沉木的轮廓清晰可见,触手可及。

“程昱,快看!”她轻声唤道。

程昱从背后环住她的腰,下巴搁在她肩上:“比照片还美。”

他们下榻的不是普通酒店,而是一座藏在景区深处的木屋别墅,由程卫东的老友私人所有,不对外开放。

原木搭建的房屋内,现代设施一应俱全,却又保留了传统臧式风格。

铜壶在火塘上冒着热气,松木地板散发着淡淡的树脂香。

“李叔准备了早餐。”程昱拉着沈瑶走向餐厅,“说是特色藏餐。”

餐厅里,长桌上摆满了各色食物:

酥油茶、青稞饼、牦牛酸奶、野生蜂蜜,还有一锅冒着热气的牛肉粥。

桌边站着一位五十多岁的精瘦男人,正是程卫东的老友李远山。

“小沈是吧?”李远山热情地招呼,“老程在电话里把你夸上天了。”

沈瑶礼貌问好,目光却被桌上的食物吸引。

牦牛酸奶呈现出天然的淡黄色,表面结着一层厚厚的奶皮,与她平时吃的完全不同。

“尝尝,”李远山递过一小碗,“配这个野生黑蜂蜜,绝了。”

沈瑶舀了一勺送入口中,醇厚的奶香立刻在舌尖绽放,带着微微的酸味,蜂蜜的甜恰到好处地中和了酸度,口感绵密如丝绒。

“这酸奶……”

“牧民家现做的,”李远山得意地说,“没有任何添加剂,连菌种都是天然的。

出了青臧高原,再有钱也吃不到。”

程昱已经干掉了一碗,正往青稞饼上抹蜂蜜:“李叔,今天怎么安排?”

“上午走VIp通道看景点,下午带你们去个地方。”李远山神秘地眨眨眼,“老程特意交代的。”

普通游客需要排队两小时的五花海VIp通道,他们只用了五分钟。

景区负责人亲自作陪,讲解比导游手册详细十倍。

“五花海的色彩来自湖底沉积的钙华和藻类,”

负责人指着湖面,“不同的光线和季节,会呈现完全不同的颜色。

今天这种翡翠绿,一年只有二十多天能看到。”

沈瑶俯身触摸湖水,冰凉刺骨,却清澈得令人心惊。

水下的枯树枝干上覆盖着白色钙质,如同海底珊瑚,美得不真实。

“小心!”程昱突然拉住她。

一条两尺长的冷水鱼从湖底掠过,银白色的鳞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这是松潘裸鲤,”

负责人介绍,“禁止捕捞,不过……”

他压低声音,“李总已经安排好了,中午你们能尝到合法养殖的。”

接下来的珍珠滩瀑布、诺日朗群海,他们都享受了同样的特权待遇。

不是简单的免排队,而是深入普通游客无法到达的区域,听专业人士讲解那些鲜为人知的细节。

“这才是真正的旅行。”

沈瑶站在诺日朗瀑布上方的小平台上,水流在脚下奔腾而下,轰鸣声震耳欲聋,“跟团游根本体验不到。”

程昱帮她系紧防风外套的帽子:“我爸常说,看风景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中午,他们来到景区内一个不对外开放的餐厅。

主厨是李远山从成都高薪挖来的川菜大师,专门服务少数贵宾。

“今天的重头戏,”李远山指着餐桌中央的蒸笼,“清蒸松潘裸鲤。”

揭开盖子,一条通体雪白的鱼躺在青葱姜丝上,鱼身完整,只在背部划了几刀。

与湖里看到的野生鱼不同,这条养殖的裸鲤更加肥美。

“先喝汤。”

李远山给每人盛了一小碗乳白色的鱼汤。

沈瑶轻啜一口,眉毛立刻扬了起来。

鱼汤浓而不腻,鲜中带甜,没有一丝腥味,只有纯粹的鱼鲜在舌尖跳跃。

“这鱼生活在高山冷水里,生长缓慢,肉质特别紧实。”

主厨在一旁解释,“我们不用任何调料,就加点盐和姜片,吃的就是原汁原味。”

鱼肉入口,果然如主厨所说,比普通鱼肉更加细腻弹牙,带着淡淡的甜味。

沈瑶注意到,就连鱼刺都特别柔软,可以直接嚼碎咽下。

“这是九寨沟水系的特色,”程昱已经吃掉了半条鱼,“高钙水质让鱼骨都软化了。”

除了裸鲤,还有几道山野珍品:

松茸炖土鸡、凉拌刺龙苞、野菌炒腊肉,每一样都是城市里吃不到的鲜味。

“下午的行程需要体力,”李远山神秘地说,“多吃点。”

饭后,一辆越野车将他们带到了一条隐蔽的山路前。

四个当地向导牵着六匹矮脚马已经等在那里,马背上绑着专业的登山装备。

“我们要进未开放区域?”沈瑶惊讶地问。

李远山笑着摇头:“是科考路线,不对外,但有正规手续。”

他递给两人各一件冲锋衣,“海拔高,注意保暖。”

骑马行进在原始森林中,脚下是厚厚的苔藓,周围是参天的古树,阳光透过树叶间隙洒下斑驳的光影。

向导边走边介绍各种珍稀植物,有些是只有九寨沟才有的特有物种。

两小时后,他们到达了一个隐藏在群山间的小湖泊。

与五花海不同,这个湖呈现出深邃的蓝色,湖边没有任何人工痕迹,纯净得如同仙境。

“翡翠海,”李远山自豪地说,“连大多数本地人都不知道的地方。”

向导们熟练地支起帐篷,生火煮茶。

李远山从背包里取出一个防水袋,里面是几份泛黄的老照片。

“看看这个。”他递给程昱。

照片上是年轻的程卫东,站在同一个湖边,身边是同样年轻的李远山,两人举着地质锤,意气风发。

“八十年代末,”

李远山回忆道,“我和你爸跟着科考队来这里做地质调查。

那时候九寨沟还没开发,我们可能是第一批发现这个湖的外来人。”

沈瑶好奇地问:“后来呢?”

“你未来公公眼光毒啊,”

李远山笑道,“他当时就说这里迟早会成为世界级景点,撺掇我在这边投资。

我买了地,开了酒店,他回燕京搞他的商业帝国去了。”

程昱若有所思地翻看照片:“所以我爸对这里这么熟悉。”

“何止熟悉,”

李远山神秘地压低声音,“九寨沟最早那批基建项目,都有程氏的影子。

只是你爸低调,从不张扬。”

沈瑶恍然大悟,难怪程卫东能安排这么特殊的行程,原来他本人就是九寨沟开发的幕后推手之一。

夕阳西下时,向导从湖里钓上来几条小鱼,现场烤制。

简单的盐巴和辣椒面,却因为极致的食材而美味无比。

沈瑶小口咬着酥脆的鱼皮,听着李远山讲述当年的冒险故事,心神穿越回了那个充满机遇的年代。

“你爸那会儿就显露出商业天赋了,”

李远山对程昱说,“科考队里就他想到把采集的矿物标本卖给收藏家,赚了一笔。”

程昱笑着摇头:“这故事他可从来没跟我说过。”

“老程精着呢,”李远山喝了口青稞酒,“他知道你迟早会走出自己的路。”

夜幕降临,向导点起篝火。

回程的路上,沈瑶骑在马上,望着满天繁星。

程昱策马靠近:“想什么呢?”

“想你父亲。”沈瑶实话实说,“他比我想象的还要……”

“老谋深算?”程昱接话。

沈瑶轻笑:“我是想说‘了不起’。”

程昱沉默了一会儿:“有时候我觉得,我永远赶不上他。”

“为什么要赶?”

沈瑶看着远处起伏的山影,“做第一个程昱,不是比做第二个程卫东更好吗?”

月光下,程昱的眼睛亮了起来。

他倾身过来,在沈瑶唇上轻轻一吻:“幸好我找到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