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让你写歌挣钱,你干翻娱乐圈 > 第231章 艺有艺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1章 艺有艺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紧接着,各大公司的负责人也陆续抵达。华宇公司的车队缓缓驶来,车门打开,王总监率先下车,随后,华董事长和公司的几位核心领导也走了下来。许意连忙迎上前,恭敬地问好:“华董事长、各位领导,欢迎你们!辛苦你们特意赶来!”

华董事长握住许意的手,眼神中满是赞赏:“许意,你这次做得很好!《赤伶》这首歌和舞台剧,不仅展现了你的才华,更彰显了华夏儿女的风骨,为公司争了光!我们今天过来,就是为你加油打气的!”“谢谢华董事长的认可和支持!”许意心中一暖,“我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其他公司的负责人也纷纷上前与许意打招呼,对这场舞台剧表达了期待。现场的媒体记者们更是忙得不可开交,拿着相机和话筒,不停地拍摄、采访,想要捕捉第一手素材。

让许意没想到的是,沪市博物馆的馆长和几位沪市的领导也亲自赶来了。博物馆馆长握着许意的手,感慨地说:“许意老师,你的《赤伶》让更多人关注到了华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博物馆一直致力于文化传承,这次特意来为你捧场,也希望能和你有更多的文化交流合作。”

沪市的一位领导也笑着说:“许意老师,你用音乐和舞台剧回应挑衅,宣传华夏文化,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们政府部门肯定会大力支持!希望你以后能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让华夏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许意连忙道谢,心中充满了感动和自豪。他没想到,一场原本只是为了回应挑衅的舞台剧,竟然能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和支持,这更让他坚定了要把这场演出做好的决心。

晚上六点半,观众和来宾们陆续入场,1800人的剧场座无虚席。舞台上的灯光渐渐暗了下来,只留下一束追光打在中央的旋转戏台上。

许意站在后台,看着台下座无虚席的观众,看着前排各位前辈和领导们期待的眼神,深吸一口气,对身边的林晚晴和华星挽说:“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开始了!”

林晚晴点点头,眼神坚定:“准备好了!”

华星挽也握紧了拳头,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放心吧,许意老师,我们一定能行!”

晚上七点,演出正式开始。

舞台LEd大屏缓缓亮起,昏黄光影勾勒出民国二十六年江南戏楼的轮廓。雕梁画栋间还残留着朱红漆色,飞檐下的铜铃在虚拟的晚风里似有细碎回响,却被一层淡淡的硝烟滤镜蒙上了苍凉。

锣鼓声起,先抑后扬,一束暖光穿透黑暗打在旋转戏台上,李云刚饰演的沈砚卿身着月白镶银边的戏服,水袖轻扬,缓步登台。他面容清俊,眉眼间带着戏曲艺人特有的温润儒雅,抬手时腕间玉镯轻叩,转身时衣袂翻飞如流云,亮相的瞬间,水袖在空中划出一道圆润的弧线,台下立刻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赞叹。

沈砚卿开口唱的是《牡丹亭·游园》,声线清亮婉转,时而如涧泉呜咽,时而如孤雁长鸣,将杜丽娘的春心萌动与乱世飘零演绎得淋漓尽致。他的眼神流转间,既有戏子的风华绝代,又藏着几分与角色不符的隐忍。

台下观众屏息凝神,随着他的唱腔沉浸在戏文世界,仿佛真的置身于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

许意站在后台侧幕,指尖不自觉攥紧了幕布一角,手心沁出薄汗——李云刚的表演比彩排时更具张力,那藏在眼角眉梢的克制,恰是沈砚卿乱世傲骨的最好注脚。

戏文唱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舞台灯光骤暗,大屏画面陡然切换。日军的坦克碾过青石板路,炮火吞噬了戏楼周边的民居,惨叫声、爆炸声与刚才的丝竹管弦形成强烈反差,台下观众发出一阵低低的惊呼。

灯光再次亮起时,戏楼布景已布满弹痕,朱红梁柱被熏得发黑,墙角堆着残破的桌椅。几名身着日军军装的演员端着步枪闯入舞台,粗暴地打断了演出。

为首的日军大佐松井太郎,留着仁丹胡,眼神阴鸷如鹰,嘴角挂着残忍的笑意,用生硬的中文说道:“沈老板的戏,大大的好!皇军占领此地,心情高兴,你,再给皇军唱一出!”

沈砚卿缓缓收住水袖,指尖捏着戏服的褶皱,指节微微泛白。他微微躬身,拱手道:“戏楼已破,人心惶惶,在下无心演唱,还请大佐见谅。”

“见谅?”松井太郎冷笑一声,挥手示意手下,“沈老板是不给皇军面子?在这片土地上,皇军的话,就是命令!”

两名日军士兵立刻上前,用枪托抵住沈砚卿的后背。冰冷的金属触感透过单薄的戏服传来,沈砚卿却挺直了脊背,声音依旧平静:“艺有艺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要我给侵略者唱戏,绝无可能!”

“八嘎!”松井太郎勃然大怒,抽出军刀架在沈砚卿的脖子上,刀锋划破皮肤,渗出一丝血珠。“敬酒不吃吃罚酒!我知道你有个宝贝儿子,叫小石头,对不对?”

沈砚卿的瞳孔猛地收缩,脸上的平静瞬间被慌乱取代。他猛地抬头,眼神锐利如刀:“你们想干什么?不准动我的孩子!”

“很简单。”松井太郎收回军刀,用刀尖挑起沈砚卿的下巴,“给皇军唱一出,唱得好,我就放了他。若是不唱……”他拍了拍手,两名日军士兵押着一个约莫六岁的小男孩走上舞台。

那正是小石头,穿着一身粗布衣裳,小脸上还带着泪痕,却倔强地抿着嘴。他的手腕被麻绳捆着,挣扎间露出纤细的胳膊,上面有几道浅浅的擦伤。

看到沈砚卿时,小石头眼里泛起泪光,却强忍着没哭出声,只是大声喊道:“爹!我不怕他们!你别听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