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3月8日午后的阳光,终于穿透新西伯利亚上空的云层,却没能驱散战场的寒意。城外的空地上,近万名俄军俘虏被龙军士兵看管着,他们蜷缩在雪地里,有的抱着冻得发紫的膝盖发抖,有的盯着远处的尸体发呆,没人说话,只有偶尔传来的咳嗽声,在空旷的雪原上格外清晰。

陈锐端着步枪,站在俘虏群外围警戒。他的目光扫过这些曾经的敌人,心里没有丝毫同情——早上打扫战场时,他看到一名俄军俘虏偷偷藏起刺刀,试图偷袭送饭的龙军炊事兵,若不是战友反应快,炊事兵早就成了刀下亡魂。“都老实点!别乱动!”他对着人群喊了一声,枪托在雪地上顿了顿,发出沉闷的声响。

此时的城内指挥部,气氛比战场还要凝重。龙宇坐在桌前,手指敲着桌面,目光落在“俘虏处置方案”上。参谋站在一旁,声音低沉:“将军,近万名俘虏每天要消耗几万斤粮食,咱们虽然够吃一百三十多天,但后续还要守一百天,粮食得省着用在战斗部队上。而且这些俘虏里,有不少人还藏着反抗的心,留着是隐患。”

龙宇点点头,拿起笔在方案上圈出“筛选整编”四个字:“不能留没用的俘虏。传令下去,把俘虏分成三批——第一批,有修铁路、造工事经验的,编入辎重部队,负责加固防线、维修器械;第二批,身体强壮的,补充到仆从军,由藤野带队,负责前线运输和工事警戒;第三批,老弱病残、拒不配合的,全部押去修城外的防御壕沟,每天只给两顿稀粥,要是敢偷懒,直接按逃兵处置。”

命令很快传到俘虏营地。藤野带着仆从军士兵,拿着名单开始筛选。他走到一名身材高大的俄军俘虏面前,用俄语问道:“会修铁路吗?”对方摇摇头,眼神躲闪。“会挖战壕吗?”藤野又问,对方还是摇头。藤野冷笑一声,对着身后的士兵挥手:“押去挖壕沟!”两名士兵立刻上前,把那名俘虏架起来,拖向城外的工地。

筛选过程中,不断有俘虏试图反抗。一名俄军老兵突然挣脱看管,朝着藤野扑过来,嘴里还喊着什么。藤野早有防备,侧身躲开,同时抽出军刀,对着老兵的腿砍过去——老兵惨叫一声,跪倒在雪地里,鲜血顺着裤腿流出来,很快就冻成了冰。“这就是反抗的下场!”藤野对着俘虏群大喊,声音里满是狠厉,“想活下去,就乖乖听话,不然只有死路一条!”

陈锐在一旁看着这一幕,没有上前阻止。这是战场的铁律——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战友残忍。早上他还听说,一名负责押解俘虏的龙军士兵,因为心软给俘虏多塞了一个馒头,结果被俘虏用藏的碎玻璃划伤了喉咙,现在还在医院抢救。

当天下午,第一批有技能的俘虏被带去了机械厂。陈锐负责押送,他看着这些俘虏走进工厂,有的拿起扳手修理损坏的坦克,有的蹲在地上绘制防御工事图纸,动作生疏却不敢偷懒——工厂门口的重机枪,正对着他们的后背。“好好干活!要是敢耍花样,别怪我们不客气!”陈锐对着他们喊了一声,心里清楚,这些人虽然暂时听话,但只要有机会,还是会反抗。

城外的防御壕沟工地,更是一片死寂。老弱病残的俘虏们拿着铁锹,在冻得坚硬的雪地里挖沟。寒风卷着雪粒,打在他们脸上,有的人手冻得握不住铁锹,只能用脚踩着铁锹往下凿。负责看管的龙军士兵拿着鞭子,只要看到有人停下,就会狠狠抽过去——没有人同情他们,他们每个人都知道,这些粮食,本该属于在前线拼命的龙军士兵。

傍晚时分,陈锐押着第二批俘虏回到城内。他路过粮库时,看到炊事兵正在给战斗部队分发热汤和面包,而不远处的仆从军营地,俘虏们只能领到一碗稀粥和一个硬面饼。他心里没有不平衡——战斗部队要守防线、打冲锋,消耗的体力比俘虏多得多,粮食就该优先给他们。

回到战壕时,老张正在给士兵们分配弹药。他看到陈锐,递过来一个热乎的面饼:“快吃吧,刚从炊事班领的。今天处置俘虏的事,我听说了,你做得对,战场不是慈善堂,对敌人心软,就是对自己残忍。”陈锐接过面饼,咬了一口,暖流顺着喉咙滑进胃里,他抬头望向远处的俘虏营地,心里没有丝毫动摇。

当天晚上,龙宇收到了前线的报告——经过筛选,近万名俘虏里,有两千人编入辎重部队,三千人补充到仆从军,剩下的五千人全部去修防御壕沟。他看着报告,满意地点点头:“这样才对,粮食要留在有用的地方。告诉各部队,盯紧这些俘虏,要是发现有反抗迹象,不用请示,直接处置。”

城外的防御壕沟工地,直到深夜还亮着油灯。俘虏们在寒风中继续挖沟,有的人累得倒在雪地里,再也没起来;有的还在坚持,只为了能多喝一口稀粥。陈锐站在远处的哨塔上,看着这一幕,心里没有丝毫波澜——要守住新西伯利亚,就必须心硬如铁。

雪又开始下了,落在防御壕沟里,落在俘虏的身上,也落在龙军士兵的钢盔上。新西伯利亚这座铁血孤城,在风雪中继续矗立着,每一道防线、每一粒粮食,都在为最后的胜利积蓄力量。而那些被筛选出来的俘虏,要么成为守城的工具,要么在寒冷和饥饿中死去,没人会记得他们的名字,因为在这场战争里,只有有用的人,才能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