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 > 第167章 铁轨与舰炮的暗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威海卫船坞的钢铁敲击声,与朝鲜铁路工地的汽笛声,在同一时刻划破晨雾。李和站在“海天级”三号舰的龙骨旁,指尖划过冰冷的镍钢装甲——这是江南制造局刚炼出的新钢种,硬度比“海天”号初代装甲又提升了三成。总工程师拿着图纸跑来,声音里满是兴奋:“副提督,英国的哈维法渗碳技术咱们摸透了,三号舰的主炮炮管能承受305毫米口径,比日本‘浅间’号的主炮威力翻了一倍!”

李和点头,目光却望向东北方向。昨夜李鸿章发来密电,俄国借着“保护中东铁路”的名义,往旅顺港增派了三艘巡洋舰,还暗中接触朝鲜亲俄官员,想抢在铁路通汉城前,把势力插进朝鲜腹地。“告诉工人们,工期再往前赶半个月,”他沉声道,“俄国的军舰敢在咱们家门口晃悠,咱们就得让他们看看,谁才是黄海的主人。”

与此同时,朝鲜新义州的铁路工地上,左宝贵正带着海防陆师士兵巡逻。铁轨旁,几个穿着俄国军服的“商人”正鬼鬼祟祟地测量路线,被士兵抓个正着。左宝贵捏着他们身上搜出的地图,上面用红笔标注着铁路沿线的桥梁和隧道——显然是想摸清北洋的运输命脉。

“把人押去威海卫,交给丁提督审。”左宝贵将地图收好,对着手下叮嘱,“铁路两侧加派岗哨,俄国佬要是再敢来窥探,直接扣下,不用客气。”他抬头看向远处的鸭绿江,江面上隐约能看到俄国巡洋舰的烟囱,心里清楚,这铁轨铺得越快,俄国的忌惮就越重,暗中的绊子也会越多。

北京总理衙门里,李鸿章正对着俄国公使格尔思的照会皱眉。照会里说“北洋水师在朝鲜海域的巡航,威胁俄国商船安全”,要求北洋“限制舰队活动范围”。李鸿章冷笑一声,提笔在照会旁批道:“俄国商船若走正规航线,何来威胁?若敢擅闯北洋水师演习区,后果自负。”

刚放下笔,英国公使窦纳乐就带着一叠文件来访。他将文件推到李鸿章面前,语气带着几分试探:“中堂大人,俄国在东北增兵的事,英国已经察觉。若是贵国愿意与英国签订‘海上互助协议’,英国可以派皇家海军远东舰队,与北洋水师在黄海联合演习——既能震慑俄国,也能让日本不敢轻举妄动。”

李鸿章翻开文件,目光扫过“英国享有朝鲜铁路优先投资权”的条款,心里立刻有了数。窦纳乐是想借联合演习的名义,把英国势力更深地扎进东北亚,顺便从铁路里分一杯羹。“协议可以谈,”李鸿章合上文件,语气不软不硬,“但铁路投资权,需由中朝两国共同决定。至于联合演习,北洋水师近期要忙着试航‘威海’号的新主炮,怕是暂时抽不开身。”

窦纳乐心里虽有不满,却也不敢逼迫。他知道北洋水师现在握着主动权——“海天”号的主炮能打穿十英寸厚的装甲,“威海”号的航速比俄国最快的巡洋舰还快两节,真要撕破脸,英国远东舰队未必能占到便宜。“那中堂大人再考虑考虑,”他收起文件,“英国的大门,随时为北洋水师敞开。”

送走窦纳乐,李鸿章立刻给丁汝昌发去电报,让“威海”号立刻前往朝鲜海域巡航,同时命令左宝贵加快铁路铺轨速度。他清楚,列强的博弈里,只有实力才是硬通货——铁路早一天通到汉城,就能早一天把朝鲜的煤铁运到威海卫,水师的军舰就能早一天形成战斗力;而俄国和日本,只会在这铁轨与舰炮的双重压力下,越来越不敢轻举妄动。

日本东京的海军省,林董正对着“浅间”号的打捞报告发呆。报告里说,舰体断裂处的钢材里掺了大量杂质,连最基础的抗压标准都没达到。旁边的东乡平八郎攥着拳头,声音里满是不甘:“公使大人,北洋水师的三号舰已经开始铺设装甲,咱们的‘春日’级巡洋舰还在等英国的钢材——再这样下去,日本海军连跟北洋抗衡的资格都没了!”

林董揉了揉太阳穴,想起前几天向英国申请贷款时的遭遇——英国银行要求日本用关税做抵押。“只能先答应英国的条件,”他咬牙道,“先把‘春日’级造出来,再从南洋姐的汇款里抽三成,投入鱼雷艇的建造——北洋水师再强,也防不住鱼雷艇的偷袭。”

可他们不知道,北洋水师早已料到这一手。邓世昌带着“震洋”号在黄海海域演练反鱼雷战术,水兵们操控着新式声呐(李和提出概念,福州船政以及北洋联合研制),能在五百米内探测到鱼雷的踪迹。“就算日本造一百艘鱼雷艇,”邓世昌站在舰桥,看着海面上划过的鱼雷航迹,“也别想靠近咱们的主力舰。”

十月的黄海,海风渐冷。“威海”号巡洋舰的主炮发出轰鸣,炮弹精准命中靶船的水线处,炸开一道巨大的缺口。远处,俄国的巡洋舰悄悄停着,望远镜里的景象让俄国舰长脸色凝重——北洋水师的主炮精度,比三年前又提升了不少。

当天下午,俄国就撤回了增派的巡洋舰,格尔思也主动找到李鸿章,表示“愿意与中国协商东北边境事宜”。李鸿章看着俄国公使递来的协商草案,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铁轨铺到了新义州,舰炮在黄海响了几响,俄国就主动服软了。

而此时的朝鲜汉城,铁路通车仪式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朝鲜国王派来的使者带着厚礼,专程前往威海卫拜访丁汝昌,希望北洋水师能派军舰护送朝鲜皇室出席通车仪式。丁汝昌答应得干脆:“不仅要护送,还要让‘海天’号也去——让朝鲜百姓看看,有北洋水师在,没人敢欺负他们。”

十一月初,朝鲜铁路正式通到汉城。龙国的海军陆战队护送着朝鲜皇室的专列驶入汉城车站。站台上,朝鲜百姓举着龙旗欢呼,亲俄官员则躲在人群后,脸色苍白——他们知道,随着铁轨的延伸和北洋水师的进驻,俄国想插手朝鲜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了。

李和站在列车旁,看着朝鲜国王与丁汝昌握手,忽然想起李鸿章说过的话:“铁路是陆地上的龙,军舰是海面上的虎,龙虎相依,才能守住咱们的疆土。”他抬头望向远处的日本海峡,心里清楚,这场围绕铁轨与舰炮的暗战,还远远没到结束的时候——但北洋水师,已经做好了准备。

当天晚上,李鸿章收到丁汝昌发来的电报,里面只有一句话:“汉城百姓夹道欢迎,龙旗猎猎,海疆无忧。”李鸿章放下电报,走到窗前,看着北京的夜色。远处,江南制造局的灯火还在亮着,那是“海天级”四号舰的钢材正在冶炼;朝鲜的铁路工地上,工人们还在加班铺轨,准备朝着广西的方向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