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娇妾禅房好孕,清冷佛子夜夜缠腰 > 第七十二章 巧计同游上元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七十二章 巧计同游上元节

“是楚侯府上的,楚临洲公子。”

话音刚落,贺明桢先是一愣,随即“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竟是拍着手,一副心服口服的模样。

“哎呀,瞧我这记性,怎么竟将他给忘了。”

她转过头,对着程知意连连点头。

“嬷嬷说的半点不错,若真论起那张脸,楚临洲当真是独一份的。”

“便是拿我晏哥哥来比,怕也只能说一句春兰秋菊,各擅胜场了。”

楚临洲。

程知意在心中默念着这个名字,只觉得有些耳熟。

她隐约想起来,前世新皇登基之后,似乎听人说起过。

说这位楚公子曾立下赫赫战功,却在封赏之前,便辞官而去,从此浪迹江湖,不知所踪。

能让贺明桢这般眼高于顶的小郡主都甘拜下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

程知意心里的那点好奇,被勾得愈发浓了。

“那可真是个天底下顶顶潇洒不羁的人物。”

贺明桢像是想起了什么有趣的事,眉眼都弯了起来。

“楚侯爷膝下只他一个独子,本是盼着他能入朝为官,光耀门楣的。”

“可偏偏那位楚大娘子,是出身游牧部族的贵女,性子最是爱自由。”

“听闻她当年怀着楚临洲时,吃了许多苦头才艰难产下,所以侯爷将他们母子二人,简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

“楚侯爷爱重夫人,便也由着她的性子教养儿子,从不拘着他在辞赋上用功。”

花嬷嬷在一旁听着,也笑着补充道。

“老奴也只远远见过那楚公子几回。”

“因着楚大娘子喜游历,他自小便跟着侯爷夫妇四处行走,见识广博,甚少在京中的宫宴上露面。”

“虽说文章策论上不出众,可在琴棋书画,刀枪剑戟,却是样样皆通,无一不精的。”

贺明桢又接了话。

“听闻楚大娘子近来身子有些违和,楚公子这才在京中住下了一年有余。”

“也不知明日的灯会,能不能碰巧见着他。”

花嬷嬷闻言打趣道。

“郡主想见他,还不容易么。”

“谁人不知,他与贺大公子是至交好友,您只消跟兄长说一声,不就成了。”

程知意听着,心中微微一动。

原来这京中顶尖的世家公子们,彼此之间竟还有这般牵连。

正说着话,外头的小丫鬟便端着早膳鱼贯而入。

精致的食盒一层层打开,几样清淡爽口的小菜,配着一碗香糯的粳米粥。

最引人注目的,却是最后那两盏白玉似的碗,里面盛着碧绿清透的莲子羹。

“咦?”

贺明桢凑上前去,好奇地闻了闻。

“这都入了冬,哪儿来的这样鲜嫩的莲子?闻着还有股清甜的香气。”

花嬷嬷面上带着几分得意。“这是万岁爷特意着人,从南边八百里加急送来孝敬太后娘娘的贡品。”

“太后娘娘心里时时惦记着娘子,特意嘱咐了御膳房,给熬了这碗羹,说是最滋补不过了。”

程知意温顺地垂下眼,轻声道。

“劳太后娘娘挂心了,是妾身的福气。”

说罢,她将另一盏推向贺明桢。

“桢儿也快尝尝。”

贺明桢笑嘻嘻地接了过去。

“那我可不客气了,正巧觉得嘴里有些淡呢。”

她舀起一勺送入口中,立时满足地眯起了眼。

“果然清甜,这莲子入口即化,半点苦味也无。”

她一边吃着,一边又将话头转了回来。

“我可得先说清楚,我与那位楚公子并不熟稔,对他也没别的意思。”

“我只是想让知意姐姐也见识见识,好生评判一番,这京中第一公子的名头,究竟该落在我晏哥哥头上,还是该归了他楚临洲。”

这话说得促狭,带着小女儿家独有的娇憨。

程知意被她逗得失笑,心中因萧晏离去而起的郁结,似乎也散去了几分。

她顺着贺明桢的话,反问道。

“那依着你看,你喜欢什么样的?”

贺明桢闻言,脸颊微微一红,竟难得地有些羞赧。

她故作神秘地眨了眨眼,却不答话,反而转了话锋。

“你先别管我,倒是你,可想好灯会那天戴什么面具了?”

“戴面具?”

程知意有些不解。

“为何要戴面具?”

贺明桢像是听了什么奇闻一般,夸张地瞪大了眼睛。

“知意姐姐,你这话问的,倒像是从哪个深山老林里才出来的人儿。”

“这几年,京中早就时兴这个了。”

“上元佳节,人戴兽面,甚至还有男子作女子装扮的,图的便是一个热闹有趣,谁也认不出谁来。”

程知意脸上露出一丝恍然,随即有些不好意思地抚了抚自己的小腹。

“许是怀着身子,记性都差了许多,竟连这些时兴的玩意儿都忘了。”

贺明桢信以为真,立刻又兴奋起来。

“我早就叫人预备好了。”

她得意地扬起下巴,神采飞扬。

“我叫工匠给我做了一副狐面,是爹托了友人,好不容易才寻来的一整张罗刹黑狐的皮子做的。”

“那毛色黑得发亮,听匠人说,在灯火下瞧着,还会泛出一种神秘的深紫色,珍贵得很呢。”

程知意静静地听着,看着她那张因兴奋而泛着红晕的脸,心头忽然涌上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羡慕。

真好啊。

被人捧在手心里,无忧无虑地长大,可以随心所欲,可以天真烂漫。

这些她前世今生,都未曾拥有过的东西,贺明桢却唾手可得。

她正出神,贺明桢已经又凑了过来。

“对了,我那儿还有一副羽面,是拿上百只翠鸟的软翠,配着各色宝石镶嵌而成的。”

“虽说是我姐姐入宫前的旧物,可她素来爱惜,一直收得好好的,戴上定然耀眼夺目。”

“不如就赠予姐姐吧。”

那般珍贵的东西,她却说得轻描淡写。

程知意心中一暖,却还是笑着摇了摇头。

“你的心意我领了,只是那般华丽的面具,怕是不合时宜。”

她温声拒绝道。

“我如今身子不便,也不敢往人多的地方凑,只想着在酒楼上寻个清静的位置,远远地瞧一眼,沾沾喜气便好。”

花嬷嬷在一旁听了,也连忙附和。

“郡主说的是,娘子如今身子金贵,万事都得小心为上。”

“灯会上人挤人的,万一有个磕碰,那可怎么得了。”

贺明桢脸上的兴奋肉眼可见地淡了下去,有些失望地撇了撇嘴。

程知意见她不高兴,忙柔声哄道。

“你莫要失望,今年不成,不是还有明年么。”

“等下回灯会,我便能领着小世子,陪你一道去了。”

贺明桢听了这话,眼神动了动,似乎在想些什么。

忽然,她的眼睛倏地一亮,猛地一拍手。

她神秘兮兮地凑到程知意耳边,压低了声音。

“知意姐姐,我有个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