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在大唐苟活 > 第130章 利润可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凑近了些,压低了些声音,但那音量依旧震得文安耳朵发麻:“跟伯伯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这都‘寻他千百度’了,而且你小子如今爵位有了,官职虽然不大,但也算前程似锦,这家底嘛……嘿嘿,更是不用说。”

“这男人成了家,才算真正立了业!说吧,看上哪家的姑娘了?只要是这长安城里,不管是谁家,只要你开口,明儿伯伯就豁出这张老脸,去给你说和说和!”

文安听得头皮发麻,昨晚被人当做有抱负的好青年,今天又第一次听说把“众里寻他千百度”与说媒关联起来的,连声道:“不用!真不用!尉迟伯伯,小侄……小侄还小,尚未考虑此事!”

“小什么小!”

尉迟恭眼睛一瞪,掰着手指头算道,“去年还是老夫给你行的束发礼,忘了?今年你已十六了!虚岁都十七了!放在寻常人家,娃都能满地跑了!俺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早就……”

他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当年的“辉煌战绩”,从如何看上尉迟宝林他娘,到如何提亲,说得唾沫横飞。

文安听得一个头两个大,只觉得比面对崔明轩的挑衅还要难以招架。他求助般地看向尉迟宝林,却见这家伙正捂着嘴,肩膀耸动,笑得快要抽过去。

“……所以啊,文小子,这事你得抓紧!”

尉迟恭最后总结陈词,用力一拍文安的肩膀,拍得他龇牙咧嘴,“你要是自己不好意思说,伯伯帮你物色也行!保准给你找个屁股大……呃,不是,是贤良淑德、能生养的好娘子!”

文安:“……”

他此刻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没想到啊,都七世纪了,穿越到了唐朝,竟然也逃不过被催婚的命运!这日子,难道古人今人都一样吗。

看着文安一脸无言模样,尉迟恭那满脸虬髯都仿佛要得意地飞扬起来,显然对这催婚的效果十分满意,还待再深入剖析一番“成家立业”的必要性。

文安后背冷汗都快浸湿中衣了,情急之下,也顾不得许多,连忙开口打断,声音都带上了几分不易察觉的颤音:

“尉迟伯伯,小侄……小侄一早出来,尚未用朝食,此刻腹中实在饥饿难耐……”

这话一出口,连旁边的尉迟宝林都投来鄙夷的眼神——这借口找得,也太蹩脚了。

谁知尉迟恭闻言,却是大手一拍膝盖,恍然道:“瞧俺这记性!光顾着说话,倒把正事忘了!岂能让贤侄饿着肚子说话?来人!速速摆宴!”

他这嗓门一吼,下人立刻忙碌起来。

文安心中暗暗松了口气,总算把这要命的话题暂时搪塞过去了。他偷偷抹了把额角并不存在的冷汗,怎么人到了年纪都喜欢当媒婆。

酒菜很快如流水般端了上来,依旧是吴国公府豪横的风格,大块肉,大碗酒,香气扑鼻。尉迟恭亲自给文安斟满一碗酒,自己也端起海碗:“来!文小子,先干一碗,垫垫肚子!”

文安看着那满满一碗浊酒,胃里已经开始提前抽搐,但此刻也只能硬着头皮,陪着尉迟恭仰头灌下。

辛辣的酒液划过喉咙,带来一阵灼烧感,倒是冲散了些许尴尬。

几碗酒下肚,席间气氛重新热烈起来。尉迟恭不再提婚事,转而天南海北地聊开,多是回忆当年跟着陛下李世民东征西讨的峥嵘岁月,说到激动处,唾沫横飞,声震屋瓦。

尉迟宝林在一旁不时补充插科打诨,倒也其乐融融。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石炭生意上。

“文小子,你是不知道!”

尉迟恭用力撕扯着一只羊腿,油光满面,“咱们那石炭买卖,如今可是这个!”他跷起大拇指,脸上放光,“去岁一年,刨去各项开销和陛下的份子,净利少说也有这个数!”他伸出五根粗壮的手指,在文安面前晃了晃。

文安试探着问:“五……五千贯?”

“呸!五万贯!”

文安闻言,咂舌道:“五万贯!”

为了不惹人瞩目,煤炭分红后来改成在年底,五万贯一成都有五千贯了,文安顿时觉得这些钱有些烫手了。

尉迟恭嗤笑一声,仿佛文安说了什么傻话,“这还是咱们几家分的!如今不光是长安、洛阳,连汴州、扬州、益州这些大城,也都开了‘尉迟炭号’的分号!”

“俺和秦二哥、程老匹夫、老牛他们,又联手在河东、陇右买下了好几处看得过眼的石炭矿!这黑疙瘩,如今可是比真金白银还硬挺!”

文安知道,去年尉迟恭和程咬金他们分别用自己手中的盐和石炭的干股,相互交换,利益共享。

这个时代,柴火关系着千家万户,甚至比盐还重要,这是个细水长流的生意,做得好了,后世子孙躺在这上面败家也不成问题。

“柴米油盐酱醋茶”,为何古人将柴放在第一位,就可见一斑。

在古代柴火是基本生活资源,尤其在农耕文明初期,燃料(柴)的获取难度高于粮食(米)。例如,宋代朝廷垄断木炭销售,普通百姓需通过官方渠道获取燃料。 ?

柴在古代兼具烹饪和取暖功能,是维持基本生存的首要条件。人体需要“生火”(阳气)维持脏腑机能,而燃料(柴)是古代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关键手段。 ?

现在市面所售的石炭,比之木炭,价格便宜不少,储存也更加容易简便,现在很多普通老百姓都逐渐接受了石炭。

其实这对于之前以木柴为生的樵夫、木炭商行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有鉴于此,文安又写了一个条陈。

条陈里提出了该怎样妥善安置这些樵夫,得到了李世民以及宰相们的一致肯定,还都说文安有一颗仁心。

尉迟恭等武将由利益捆绑在一起,其实这样很遭忌讳,有串联之嫌。

好在石炭和食盐利润的大头都交给了李世民,且此时的李世民还要仰仗跟着他的文武班底来制衡世家,虽然心中有些不乐意,觉得还是少了,但也勉强接受。

这也就是贞观初年,要是等过了几年,下面的臣子们再想要这样捞钱,恐怕就得掂量掂量了。但凡有这样的好事,李二会吼着说:“额滴!都是额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