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世子难驯,郡主难哄 > 第233章 他的身份很值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栖凰看着那亮晶晶的珠子,再看看身旁男人那副献宝似的得意模样,嘴角忍不住扯了扯。

“你火急火燎的,就是想让我看这个啊?”

卫揽舟得意地扬了扬眉。

“喜欢吗?”

他将夜明珠塞进赵栖凰的手里,温润的触感从她掌心传来。

“我在大洲国的黑市看到的。”

“我想着,北境的冬天,天黑得早。”

“你一定会喜欢。”

他的声音在狭小的空间里,低沉而温柔。

赵栖凰呵呵了一声。

她掀开被子,从那片暧昧的光晕里钻了出来。

外头天光大亮,让她混乱的心跳平复了些许。

她叹了口气。

“这次买了这么多粮食,想必花费不小吧。”

“光云州城就花费这么多,还不知道北境另外两座城,是个什么境况。”

卫揽舟也跟着坐起身,他将下巴搭在赵栖凰的肩上。

“钱的事情,不用担心。”

“你忘了我的其他身份了?”

赵栖凰一愣。

“你的意思是?”

卫揽舟站起身,从随身的包袱里,摸出了一个紫檀木盒。

打开盒盖,里面躺着一堆私印。

他拿起一枚私印在指尖把玩,语气轻描淡写。

“两幅画,就够了。”

赵栖凰瞬间恍然。

是了。

她怎么忘了。

她这位夫君,除了曾是权倾朝野的丞相,战功赫赫的将军,如今的靖北王……

他还是那位一画难求,引得天下文人墨客、富商巨贾一掷千金的画道大家。

他的身份,很多。

每一个,都很值钱。

驿站外,早已人声鼎沸。

刘勇站在高高的粮车上,声如洪钟。

“乡亲们!静一静!”

“王爷带回来的粮食,够大家度过一整个冬天了。”

人群瞬间爆发出震天的欢呼,不少人喜极而泣,跪在地上朝着驿站的方向不住地磕头。

“王爷千岁!王妃千岁!”

刘勇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

“但是!”

他话锋一转,原本喧闹的人群立刻鸦雀无声。

“王爷说了,这粮食,不是白给的!”

百姓们的心,一下子又提到了嗓子眼。

刘勇看着他们紧张的神色,咧嘴一笑。

“王爷说了,北境严寒生活困苦,他体恤大家,这粮食先吃着,不要钱!”

“但是,明年!明年开春之后,咱们北境三洲的赋税收入,要翻上一倍!”

这话一出,底下顿时一片哗然。

“翻一倍?这怎么可能……”

“咱们这穷乡僻壤的,地里刨食都费劲,还翻一倍?”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丈缩在人群里,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愁绪。

异想天开。

这位年轻的王爷,当真是异想天开。

还想着明年呢。

能熬过今年这个冬天,就已经是烧高香了。

入夜。

驿站的房间里,烛火摇曳。

赵栖凰给卫揽舟盛了一碗热汤。

“外头百姓的话,你都听到了吧?”

卫揽舟接过汤碗,吹了吹热气,喝了一大口。

“听到了。”

“他们不信我。”

赵栖凰坐在他对面,眼神里带着一丝担忧。

“北境贫瘠,连年战乱,百姓的日子确实苦。”

“翻一倍的收入,不是光靠嘴上说说就行的。”

她顿了顿,轻声问道。

“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卫揽舟放下汤碗,沉声说道。

“我这次去大洲国,除了买粮,还发现了一些好东西。”

赵栖凰好奇问道:“什么东西?”

“几样我们大启国没有的作物。”

卫揽舟的嘴角勾起一抹势在必得的笑。

“它们的产量,远超我们现在种的麦子和粟米。”

“只要能引进来,在北境推广开,粮食短缺的问题,就能从根上解决。”

赵栖凰的眼睛也亮了。

但她随即想到了一个更关键的问题。

“还是像这次一样,走私运过来吗?”

那太冒险了。

卫揽舟摇了摇头。

“不走私。”

他的声音沉稳而笃定。

“我要光明正大地运。”

“我准备,与大洲国通商。”

“在北境,开互市。”

赵栖凰倒吸一口凉气。

“与外国通商?这可是大忌!”

“你就不怕京城里那些言官参你一本,说你通敌叛国?”

卫揽舟垂眸,“在我回来的路上,八百里加急的奏章,就已经送往京城了。”

他胸有成竹地说道:“皇帝应该知道,一个富庶安稳的北境,对朝堂而言意味着什么。”

“他会同意的。”

有了卫揽舟的雷霆手段,再加上粮食的安抚,云州的秩序迅速恢复。

二人不再耽搁,将后续事宜交给了刘勇和孙茂,便带着一队亲兵,启程赶往北境的另外两个州——石州与安州。

与云州的残破混乱不同,石州城内,治安尚可。

只是街上的百姓,个个面黄肌瘦,眼神里带着一种长年累月积压下来的麻木。

太穷了。

这里的房子,多是土坯茅草,墙壁上打着层层叠叠的补丁。

连州府衙门,都破败得像是随时会塌掉一样。

而在安州,情况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安州城内,街道上连一个人都没有。

卫揽舟勒住马缰,深邃的眼眸扫过眼前的一切,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这里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

他们牵着马在街道上走了一圈,终于看到了一些安州城的居民。

院子里,三三两两地瘫坐着一些男人。

有半大的小子,也有正当壮年的汉子。

他们一个个眼神空洞,靠在斑驳的墙根下,懒洋洋地晒着太阳,全都没什么精气神。

不远处,一堵土墙塌了半边,碎石和泥块堵住了半条路。

行人路过,都小心翼翼地绕开,却没一个人想着去清理一下。

赵栖凰顺着卫揽舟的目光看去,也跟着蹙起眉头。

云州是匪祸,是人祸。

可这里的人,看起来半死不活的。

卫揽舟翻身下马,径直朝着那群晒太阳的男人走去。

他指着那堆塌方的土墙,玩笑般的说道:“墙塌了,路堵了,怎么不修呢?”

一个看起来三十多岁的汉子掀了掀眼皮,懒懒地瞥了他一眼。

“倒都倒了,官府都不管,我们操什么心?”

卫揽舟闲聊着家常,说道:“你们人这么多,清理一下,自己走路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