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北碚城内的积弊被雷霆扫清,秩序为之一新。然而,姜妙深知,一座城池的繁荣与稳固,仅靠内部整顿和有限的田地产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财富流动起来,让物资互通有无,方能聚沙成塔,为逍遥城的崛起提供源源不断的血液。打通并掌控商路,成为当下的重中之重。

依托初步整合的北碚城商会联盟和日益完善的情报网络,逍遥城的商业触角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效率,向南北两个方向强力延伸。

南下商路,主要以销售北地特产和逍遥城独有的“奇货”为主。一支支悬挂着星辰山川旗(逍遥城商旗)的商队,满载着经过改良工艺鞣制、质地更加柔软坚韧的优质皮毛(狐皮、狼皮、羊皮),效果显着、包装精致的特效金疮药、冻疮膏,以及北地特有的黄芪、甘草等药材,浩浩荡荡地启程南下。

这些商队的护卫,不再雇佣不可靠的镖局,而是由逍遥卫中挑选出的精锐,伪装成普通护卫随行。他们不仅武力强横,更关键的是,携带着由羽阁绘制的最新、最安全路线图,以及沿途各城镇羽阁据点的接应信息。商队如同流动的情报站,在赚取利润的同时,也不断丰富着逍遥城对中原腹地信息的掌握。

“奇货居”出产的优质布匹、精盐、白糖,则采取了更为精巧的销售策略。姜妙并未大规模直接南销,以免过早引起南方大商帮和官府的过度关注与打压。而是将其作为“高端商品”,限量供应给南下商队,用于在沿途重要城镇打通关节、结交地方豪强,或换取逍遥城急需的、北地匮乏的物资,如优质铁料、特定药材种子、书籍、乃至一些有特殊技能的工匠(通过羽阁暗中操作)。

北上及西路贸易,则侧重于资源获取与周边势力的关系经营。商队携带粮食、盐铁、布匹、茶叶等草原部落和西域小国所需的物资,前往黑风部以西的其他中小部落,以及更遥远的、通过丝绸之路与中原若即若离的西域城邦。

与黑风部的紧张关系尚未解除,直接贸易受阻。但逍遥城的商队凭借其精良的货物和强悍的护卫,成功绕开了黑风部的势力范围,与更西边几个与黑风部素有龃龉的部落建立了联系。用粮食和铁器,换取他们的战马、牛羊和特有的矿产资源信息。

对于近在咫尺的威胁,姜妙采取了“贸易”与“威慑”并行的策略。一支精干的商队,在重兵护卫下,甚至大胆地接近了“沙狼”马匪时常出没的区域边缘。他们没有直接进入危险地带,而是在相对安全的区域设立临时交易点,放出风声,用粮食、盐巴和少量的劣质武器(从黑虎帮缴获的),交换沙狼抢掠来的、他们自己难以销赃的珠宝、丝绸等物。

这既是一种试探,也是一种分化。沙狼内部并非铁板一块,面对生存必需品,难保不会有人心动。同时,这也向其他马匪势力传递了一个信号:逍遥城有实力,也愿意进行“危险”的交易,但前提是遵守他们的规矩。

所有商路的运营,都遵循着姜妙制定的核心原则:

1. 信息先行:羽阁的情报网络是商路的眼睛和耳朵,提前规避风险,把握商机。

2. 武装护卫:强大的武力是商路安全的保障,逍遥卫的旗帜本身就是一种威慑。

3. 诚信为本:无论是收购北货还是销售商品,价格公道,质量保证,逐步建立“逍遥”商誉。

4. 利益捆绑:通过商会联盟,将北碚城乃至更远地区的商人利益与逍遥城深度捆绑,形成商业共同体。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南下的商队带回了沉甸甸的金银,以及逍遥城急需的各种物资清单和采购渠道。

北上的交易则获得了宝贵的战马、牲畜,以及关于西部矿产的模糊线索。

甚至连与沙狼边缘的试探性接触,也带回来了一些意外的收获——几箱来自西域的琉璃器和一些关于草原部落动向的零散信息。

财富如同涓涓细流,从四面八方汇入逍遥城的库房。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纵横交错的商路,逍遥城的影响力无声无息地渗透出去。“逍遥”二字,不再仅仅是一个城邦的名字,更开始成为一种质量、信誉乃至实力的象征。

姜妙站在黑哨口的关墙上,看着远处蜿蜒如龙的商队消失在尘土中,对身旁的萧执笑道:“夫君,你看,这商路便是我们的血脉。血脉畅通,身体才能强健。如今,血脉已初步贯通,接下来,便是要让这血流得更快,更汹涌!”

萧执颔首,目光锐利:“商路亦是最好的斥候。商队所至,耳目皆开。假以时日,这北地乃至更远方的风云变幻,皆难逃我逍遥城掌握。”

商业的繁荣,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财富,增强了物资储备,拓展了情报网络,更悄然改变着逍遥城在北地格局中的位置。从被动防御,开始转向主动经营与布局。一条条商路,如同坚韧的丝线,正在编织着一张属于逍遥城的、越来越大的利益与影响力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