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点整,隆海县委县政府小礼堂内,气氛严肃而专注。
县长黄政亲自主持的关于建设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的专题会议准时召开。
在家的副县长周铁飞、连桥、郑秋平、郑大力、曾瑞丽全部到齐,发改局、财政局、农业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由原工商局等合并)、住建局等关键部门的一把手也悉数在座。秘书谭晓峰负责会议记录。
黄政坐在主位,没有过多的寒暄和开场白,直接切入主题,声音清晰而有力,回荡在安静的礼堂内:
(“同志们,今天这个会,只有一个核心议题,就是尽快启动并建成我们隆海县自己的大型农产品自由贸易市场!”
他开门见山,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干部,“这件事,对于目前的隆海县来说,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是迫在眉睫!
我们全县近90万农民兄弟的眼睛都在看着我们!
地里的庄稼不等人,花生的收获季、早稻的上市期,转眼就到!
我们必须抢在时间前面,为农民的劳动成果找一个好出路,卖一个好价钱!时间,不等人!”)
他语气中的紧迫感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都挺直了腰板,凝神倾听。
(“下面,我宣布几点初步决定和工作部署!”黄政拿起一份谭晓峰提前准备的简要提纲,但更多是即兴发挥,条理却异常清晰:
“第一,立即成立‘隆海县农产品自由贸易市场建设领导小组’!
由我担任组长,周铁飞、连桥、郑秋平、郑大力、曾瑞丽几位副县长担任副组长!
发改局、财政局、农业局、自然资源局、交通局、市监局、住建局一把手为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政府办,由谭晓峰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协调联络!”
“第二,选址工作是当务之急!会后,领导小组主要成员,立刻出发,进行现场勘察!
初步意向是往桂明市方向,选择交通便利、辐射范围广、尽量不占用基本农田的区域!”
“第三,各局必须各司其职,但又要有大局观,紧密配合,特事特办!
发改局牵头做项目立项和可研。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土地调规和用地保障。
住建局负责规划和建设许可;交通局负责周边路网规划和提升。
农业局负责摸清全县农产品底数和对接农民合作社。
市监局负责提前介入,研究制定市场管理规则。
财政局负责资金保障和监督,20亿专项款必须专款专用,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
“第四,”黄政看向常务副县长周铁飞,“铁飞县长,你负责与县委宣传部陆小洁部长沟通协调,请他们尽快拿出一个全方位的宣传策划方案!
不仅要让全县农民知道,还要通过省、市媒体,把我们隆海建设大型农产品市场、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和举措宣传出去,吸引外地客商!”
他放下提纲,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锐利地扫视全场:“各位,任务已经明确,时间非常紧迫!有没有问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意见?”)
会场内安静了片刻。黄政这番部署,思路清晰,责任明确,节奏极快,几乎没给众人太多思考和讨价还价的空间。
几位副县长和相关局长迅速在心里盘算着自己部门的职责,发现虽然压力巨大,但分工明确,并非无法完成。
常务副县长周铁飞率先表态:“县长,思路清晰,部署周密,我没有意见,坚决执行!”
“同意!”
“没问题!”
“保证完成任务!”
其他人也纷纷跟进,声音虽然不一,但态度都相当坚决。
隆海县刚刚经历巨变,黄政的威望如日中天,没有人会在这种关乎全县发展大局、且明显是黄政极力推动的事情上提出异议。
“好!”黄政一拍桌子,霍然起身,“既然都没有意见,那就不在这里空谈了!现在出发,我们去现场看地方!”
他说干就干的雷厉风行作风,再次让与会人员印象深刻。
一行人立刻动身,七八辆公务车组成的车队,驶出县委大院,沿着通往桂明市的省级公路一路疾驰。
黄政坐在头车里,目光始终注视着窗外,寻找着合适的地点。
他不时让司机放慢速度,对路边的地块进行初步评估。
车队一路前行,越过了一片片农田和村庄,直到快要到达隆海县与邻县的交界处,在一个三条道路交汇的三岔口附近,黄政才示意停车。
众人下车,眼前是一片相对平缓的丘陵地带,主要是些疏林地和少量的荒地,确实没有占用视线内大片的优质耕地。
地理位置极佳:背靠隆海县腹地,面向通往桂明市的交通要道,另一条岔路则通往邻县,辐射范围广。
而且地势较高,不易积水,适合建设大型场地。
黄政站在一个小土坡上,环顾四周,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对跟上来的各位副县长和局长们说道:
(“各位,你们怎么看这片地方?交通四通八达,距离县城也就十来公里,不算远。
最关键的是,大家看,这边主要是丘陵和疏林地,不用占用宝贵的耕地资源,土地性质调整和征收的难度、成本应该都会低很多。”)
众人纷纷附和:
“县长眼光独到,这里位置确实太好了!”
“交通便利,辐射范围广,非常适合建大型物流市场!”
“不占耕地,能省去很多麻烦,好!”
“地势高矮,排水方便,好地方!”
几乎是众口一词的赞同。这并非完全是奉承,这片地的综合条件,确实非常理想。
黄政当机立断:
(“好!既然大家都认为这里合适,那选址就这么初步定下来了!
自然资源局、住建局,你们立刻组织技术力量,对这片区域进行精确测绘和地质勘察,尽快拿出详细的土地规划图!郑县长(郑秋平)!”)
副县长郑秋平立刻上前一步:“县长,您指示!”
(“这边的前期协调和准备工作,由你牵头负责!”黄政吩咐道,“立刻联系所在的乡镇,摸清土地权属,提前做好群众工作。
同时,配合好各局的技术勘察。有什么困难,随时向我或者铁飞县长汇报!”)
“是!县长,我一定安排好!”郑秋平感到责任重大,同时也充满干劲。
“好了,这边你们先忙着,细化工作。”黄政看了看时间,“我回县委,向侯书记汇报一下今天的初步成果和选址情况。”
黄政带着谭晓峰和夏林等人,乘车返回县委大院。
(场景切换:侯书恒办公室)
县委书记侯书恒刚刚放下电话,脸上还带着一丝未褪去的复杂神色,办公室的门就被敲响了。
“请进。”
黄政推门而入,脸上带着风风火火后的些许疲惫,但眼神明亮:“侯书记,没打扰您吧?”
“没有没有,黄县长来了,快请坐。”侯书恒立刻换上笑容,起身相迎,亲自给黄政倒了杯茶,“看你这一头汗,刚从现场回来?”
(“是啊,”黄政接过茶杯,喝了一大口,直接说道,“我来就是向您汇报一下关于建立农产品自由贸易市场的进展。
上午刚开了会,成立了领导小组,并且初步选定了一块地方,就在往市里方向快到县界的三岔口那片丘陵地……”)
侯书恒没等黄政详细说完,就笑着摆摆手,打断了他:
(“黄县长,这些具体的工作,你决定就好!你办事,我放心!
到时候形成个正式的文件和方案,拿到常委会上走一下程序,形成集体决议就行了。
经济工作,尤其是这种迫在眉睫的项目,你就大胆地去干,县委这边全力支持!”)
这番话,表明了侯书恒对黄政的绝对信任和充分授权。
隆海的经济翻身仗,显然他愿意将主导权完全交给黄政。
黄政心中一定,刚想再说点什么,侯书恒却话锋一转,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脸上带着一种分享秘密和探寻意味的表情:
(“黄县长,你来得正好。你进来之前,我刚接了省城一个老朋友打来的电话,听到点消息……”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消息说……
肖光省长,今天上午,以‘身体健康原因’,突然向中央提出辞去省长职务,并且……已经被批准了,算是‘病退’。”)
黄政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眼神一凝,但脸上并没有露出太多惊讶。
侯书恒继续道,声音更低了:
(“还有更邪乎的……说他那个儿子,肖峰,就在昨天晚上,被一伙身份不明的神秘人。
从某个私人会所里直接带走了,下落不明,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外面传什么的都有。你说这……这事情……”)
侯书恒没有把话说完,但目光却意味深长地看着黄政,显然是想从黄政这里得到一些确认或者解读。
肖光父子的突然倒台,时间点太过巧合,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正在隆海和桂明发生的这一切。
黄政沉默了片刻,从口袋里摸出烟,递给侯书恒一支,自己也点上一支。烟雾袅袅升起,模糊了他脸上的表情。
他深吸了一口烟,缓缓吐出,然后才用一种平静得近乎淡漠的语气说道:
“病退……被抓……这也许,对他们父子,对西山省,甚至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最好的结果了。”
他没有解释为什么是“最好的结果”,也没有对“神秘人”的身份做任何猜测。
但这句话里蕴含的信息量和那种洞悉内情的沉稳,让侯书恒心中凛然。
他更加确定,这位年轻搭档的背景和手段,远比他表面看到的要深不可测。
办公室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剩下烟雾在无声缭绕。
省城高层的这场剧烈地震,无疑将深刻影响西山省未来的政治格局。
而处于风暴边缘却又像是风暴源点之一的隆海县,在黄政的带领下,又将迎来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肖光倒台后空出来的省长位置,又会引发怎样新一轮的博弈?
这一切,都如同窗外的天空,看似晴朗,却暗流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