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玄幻魔法 > 溯天纪 > 第14章 星海幻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董辉死死盯着那一幕,瞳孔急剧收缩。他似乎看见了无数个“自己”,在不同的蓝星上生存、挣扎、死亡。

他胸口的倒计时依旧闪烁,仿佛在提醒:你,也是实验的一环。55秒。数字冷漠,星球崩裂。两种节奏叠加在一起,成为最残酷的背景。

“原来……”董辉喃喃,声音嘶哑,“我们,从来都不是唯一。”

小龙的神色复杂。他的龙瞳映照着无数毁灭场景,闪烁着矛盾与压抑。“这是……幸存样本的筛选。每一颗蓝星,都是一次试验。而失败的蓝星,毫无例外,全部被抹除。”

柳青的脸色最为平静。可他心底的寒意,比任何人都浓。

他看到考古现场与蛮荒时代的影像交叠,如今再一次确认:所谓历史、文明、起源,或许全都是一场接一场的实验投影。

他们现在站立的蓝星,不过是千万试验体中侥幸未被摧毁的“样本”。

幻象仍在延续。第十七颗蓝星。它的表面布满奇异的青铜巨树,树干高耸入云,枝叶直入太空。那是他们熟悉的“青铜神树”。可没等他们看清,一道庞大的黑影自虚空降下,瞬息间将整棵神树吞噬。随之而去的,是整个文明的湮灭。

第十八颗蓝星。其文明似乎走向纯粹的精神世界,所有生灵的身体都化为光粒,彼此编织成庞大的意识网络。但就在它即将突破某个极限时,密码器骤然切断连接,让整个文明瞬间坍塌,化为死寂的星球。

一颗又一颗,闪现又消亡。

董辉终于忍不住,咆哮出声:“为什么?!为什么要一次又一次重启?!”

他的吼声在虚空中回荡,却得不到回应。

柳青低声回答:“这就是规则。保证人类群体存续,并不是保证某一个文明,而是保证总体的延续。任何失败的个体文明,都会被舍弃。”

小龙补充:“推动工具与战争,定期格式化仿生体……都是为了让意识更快达到他们设定的密度门槛。”

他们三人,忽然意识到一个残酷事实:所谓的“活下去”,并不是天赋权利,而是实验的奖励。他们现在还存在,仅仅是因为,他们的蓝星,还没被判定为失败。

董辉的双手颤抖。他低头看着胸口那行数字,仿佛看着死亡宣判书。

“原来我们根本没有选择。原来……我连自己,都只是实验里的一份数据。”

数字继续冷冷闪烁:54秒。

柳青望着他,声音沉稳却冷峻:“不。至少我们现在还活着。活着,就意味着我们还在样本的幸存组里。只要在这条线上继续走下去,就能争取到真正的存在。”

小龙看向柳青,眼神闪烁:“你说的‘存在’,或许连你自己都无法确认吧?”

柳青沉默片刻,淡淡回应:“哪怕只是幻象,也要在幻象里寻出真实。否则,我们和那些崩毁的蓝星……没有任何区别。”

最后一幕幻象,缓缓展开。那是一片更加辽阔的星海。无数蓝星在其中若隐若现,仿佛是某种巨大的灵魂网络节点。它们之间有光线相连,构成庞大的几何图案,像是一座超越宇宙的实验场。

所有的毁灭与重启,所有的存续与覆灭,都在这张网中循环。

柳青屏息,耳畔再一次响起那熟悉的低语。群星仿佛在对他呢喃,既像呼唤,又像试炼,前往月基核心。

幻象骤然消散。三人重回大厅,棱镜核心静静悬浮,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

可他们的呼吸都沉重了许多。他们明白了。自己,并非“唯一的文明继承者”。他们只是,数不清的“幸存样本”之一。

董辉紧紧抓住胸口,声音沙哑:“柳青……你告诉我,我们真的是活着的吗?还是……只是某个实验参数的残余?”

柳青直视他,没有回避,缓缓开口:“我们是幸存样本。但正因为幸存,我们才有机会……去改写实验的结局。”

小龙的龙瞳闪烁,像极了虚空深处的光:“那就意味着,我们必须继续前往。否则,我们和那些幻象中的蓝星,没有任何区别。”

空气凝固。三人没有再说话。只有棱镜的冷光,映照在他们眼底,仿佛将他们彻底锁死在一条无法回头的道路上。

在那片巨大的空旷穹顶之下,柳青与董辉、小龙站立着,周身被冷光映照,像三枚被静置在试管中的标本。

不同的是,此刻的柳青,手中多了一块,从地面上捡起的残片。

那是一块青铜与未知合金交错的碎片,上面布满细密的铭文,线条像是某种规律性的折叠,既似篆书,又像是显微镜下的数据波形。

他蹲下时,仿佛有一道风从背后吹来。那风不是空气的流动,而是一种信息的擦肩。密码器的圆环内壁浮现出新的光痕,像是对他的动作做出回应。

柳青的手指抚过那铭文。触感冰冷,却在指腹里传来某种温度——像是无形的火,逼迫他回忆起在考古现场的种种细节。

三星堆的青铜神树、蛮荒世界的石刻、骊山地下的玄宫……每一次,他都在被动接受文明碎片的撞击。而此刻,他意识到:这些碎片,也许从一开始就被设计成“某种引导”。

“这不是单纯的装饰。”柳青低声道。

小龙皱眉看着他:“你看得懂?”

柳青没有立刻回答。他将残片举到光环之下,那些铭文与密码器内壁的符号竟然微微对齐,像是同源的文本。

董辉冷笑:“你不会真以为靠一块破片,就能改变这台机器的判断?”

柳青望了他一眼,神色平静:“不是改变,而是对话。”

铭文里有三个反复出现的符号。柳青很快辨认出,它们与早期甲骨卜辞里的“生”“死”“续”三个卦辞符号极为相似。

他心头一震。这不是偶然。

在考古学的范畴里,文字演化有迹可循,从象形到抽象,从图像到符号。但这铭文,却像是从一开始就以某种“超语言”的形式存在,后来才投影到人类的文字系统之中。

“密码器不是在给我们设置谜题。”柳青轻声道,“它在等待我们——用属于‘人类’的方式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