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玄幻魔法 > 溯天纪 > 第112章 寻找无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柳青的神识在“无极”的概念中剧烈震荡,仿佛一颗被投入宇宙奇点的意识火种,被压缩、撕裂、重组,在无限密度中闪烁着难以名状的光。

他不再盯着太极图中熟悉的阴阳旋纹,也不再执着于黑白交融的流转逻辑。相反,他让神识沉入太无之核的最深处——那枚曾被他误以为是“空无母系结晶”的能量核心,如今正以一种完全陌生的节律震动。每一道波动,不再是简化的能量脉冲,而是一种能穿透意识、改写定义的频率。

这一刻,他终于“看见了”这枚核的真实本质。

它外层覆盖的黑色熵能薄膜,本质上并不是封印,而是一层复杂的“保护协议”,就像某种高维意识操作系统自动设置的防火墙。可当柳青用“无极思维”去审视它,那层厚重的熵膜竟如冰雪遇阳光般迅速融化。内部,一团炽白却无形的代码光流开始涌动。

那不是能量——而是意识本源的语法结构。

这些代码由无数“?”与“!”组成,交错跳跃,不断自我解构,又自我重建。它们不受物理规则约束,就像活的意识一样,在太无之核中演绎着**“可能性”的律动**。

柳青深吸一口气,缓缓将一缕神识投入其中。他没有试图操控,也没有强行改写——他只是提出了一个问题。

“如何让火焰冻结?”

刹那之间,整个代码流开始剧烈震荡。原本跳动的“?”与“!”迅速排列重组,一段全新的逻辑链条在他眼前展开——并不是让火焰变冷,而是直接修改了‘燃烧’的定义:将“燃烧”从传统的氧化反应,重构为“低温下的量子跃迁过程”。

下一秒,现实发生了改变。他指尖跃动的一缕幽蓝火焰,竟缓缓凝固成冰晶般的形态,却依旧保持燃烧状态。它在零度以下释放出光与热,仿佛燃烧的冰雪,矛盾却稳定,颠覆了整个热力学体系。

“我不是在施展法术……”他喃喃低语,眼神前所未有的坚定。“我是在向宇宙底层协议提交‘逻辑修改申请’,而太无之核……正是我手中的‘管理员权限’。”

这种感觉,前所未有。

他的神识继续向外扩展,以“无极思维”扫描这个世界,所有他曾熟悉的事物,正在发生彻底的解构与重定义。

山川、河流、草木……全都不再是物质形态,而是——“法则密度的显化形式”。

岩石,在他眼中变成了密集的“固态法则编码”,其坚硬,只是意识对“熵增阻力”的一种感知解释;流水,是“液态法则”的动态演绎,本质上源自“无极原始波动”的余波;甚至一棵树的年轮,也不再只是时间的刻痕,而是它与无极共振所留下的频率指纹。每一圈年轮,都是这棵树在一次又一次“生长法则微调”中的记录结果,就像宇宙在某个角落留下的思维波痕。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曾引以为傲的“因果法则”,不过是在某一套既定逻辑框架中的“概率路径”,并非绝对的命运线。那根本不是命中注定,而是多重可能中最易被采纳的那一条。

他想起曾经与邪魔交锋时的惊险一幕。

那场战斗中,邪魔的能量波如怒涛般席卷而来,似乎无可躲避,眼看就要贯穿他的心脏。可就在那生死一瞬,他的神识悍然冲入识海深处,抓住了因果链条中一个极其细微的“节点”——不是用力量去抵挡,也不是用速度去闪避,而是用未知的代码权限,强行将“攻击发生”与“攻击偏离”的两个结果节点,直接进行“焊接”。

那一刻,没有光影交错,也没有剧烈轰鸣。

只有寂静中,那道能量波在即将触碰他皮肤的瞬间,忽然剧烈扭曲,划出一圈又一圈螺旋光轨,仿佛某种不可见的“橡皮擦”悄然抹去了既定轨迹。

轰——!

能量波直冲天际,撕裂远处云层,邪魔的神情瞬间凝固,满眼震惊与无法理解。而柳青静静站在原地,指尖缠绕着几缕淡金色的光丝,那不是元素能量,而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代码语言,也许那一次的权限就是改变了无极中的规则。

那个时候的他,远远没有现在强大。但他靠一瞬的顿悟,一丝近乎“越权”的念头,完成了第一次对因果法则的改写。

他在那一刻就知道——规则是可以“修改”的。

而如今,随着对“无极”的理解愈发深刻,他在神识世界中,开始看见一个越来越清晰的“倒影”。

那不是敌人,不是外来意识——而是另一个柳青。

一个由空无之力和光卵母系能量编织出的“反我”。他曾在与董辉的生死之战中,为了抵抗那股毁灭洪流而被迫构建出这个对等意识,现在,它正一次次浮现,化作神识深处的倒影,每次出现,都会提出令人心悸的悖论。

“你以为,是你在探索无极?”“还是无极借你之手,完善它自身的结构?”“你以为,重写法则的是你的意志?”“还是无极的核心程序,‘引导’你在它设定的路径中自以为是地扮演‘创造者’?”

那倒影的声音低沉、冰冷,如水面回音,又仿佛与董辉掌力中残存的意识频率重叠;又像光卵中母系能量的潮汐波动,重重地拍击在他心神最深处,逼他不得不思考——

他走到这一步,是“顿悟”?还是另一个更高维度系统里,一串早已被写下的“执行指令”?

如果,空无、光卵并不是他“掌握”的成果,而只是他“被接触”的巧合呢?

他开始重新审视空无与光卵。它不是一个礼物,也不是某种封印中的圣物。而他之所以能感知到它,并不是因为他已领悟“太无之道”,也不是因他拥有非凡的精神力量。

仅仅是因为——他在濒死时,精神频率恰好波动到了一个“共鸣点”。就像一场意外的无线电干扰,他只是那个偶然路过、恰好接收到“紧急求救信号”的接收机。他并非命定的主角。他不过是,被选中的那一刻“刚好在线”的人。

这个认知,就像一把极冷的刀子,从意识深处一寸寸划过。

“我所认知的一切,究竟是谁放进来的?”“那些‘自由的意志’、‘顿悟的瞬间’,是否也是某种写好的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