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玄幻魔法 > 溯天纪 > 第13章 文明回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储能武器的问世,彻底改变了战场的格局。

神工营连日锻造出的十件青铜能量兵器,如今已成为战场上真正的利刃。那些曾让部落战士谈之色变的邪魔,此刻也不过是一具具能被斩裂、烧尽的血肉残骸。每一次清剿战役,不仅是战果的积累,更是信心的重建,是人类第一次感受到:“我们可以不再恐惧。”

黄帝亲率主力部队,斩杀混血邪魔。他所佩的那柄重剑,由柳青亲手重铸,剑脊嵌入完整晶核,双重导引纹路在挥斩之间绽放出耀眼的紫色电弧——那道光,不仅是力量的象征,更是“器物觉醒”的起点,是神工营首次触碰“器之神性”的时刻。

但这份辉煌,并未带来彻底的胜利。

邪魔确实在退,却未显颓势。他们的数量并未减少,反而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有些族群开始避开能量波动高频区,甚至主动绕开储能武器的攻击范围——这不是单纯的畏惧,而是一种让人不安的“演化趋势”。

柳青看在眼里,心中却越发沉重。

——战争,不会因为几把武器而终结。

在一场短暂的清剿间隙中,他把注意力转向了一个更本质的问题:

这个世界的“修炼之道”,究竟是什么?

夜幕下,神树如梦如幻,雪亮如焰的纹路在树干之间缓缓流动,犹如星河倒挂。柳青独自站在神树前,沉默地凝视着那道道回旋曲线。

那不是自然生长的树皮纹理,而更像是一种古老的能量“回路”——起于根基,终归顶冠,循环不息,甚至带有某种自我修复与推演的特征。每次凝视这些纹路,柳青都仿佛在注视一台缓慢呼吸的巨大装置,它似乎在等待着某种唤醒。

“也许答案就在它的身上。”他心中想着。

他开始尝试静坐在神树之下,以控制呼吸、放空意识的方式与其“对话”。最初几日一无所获,但随着时间推移,他逐渐察觉到一股难以言喻的宁静,仿佛有一道无形的“感应”正从树体深处传来,直指内心深处的某个“感知层面”。

他试图模仿黄帝、蚩尤等强者的战斗方式,甚至用科学原理去分析他们的动作轨迹、肌肉结构、气息运转。但不论怎样模拟,始终触及不到那种爆发力的核心。

——黄帝那一剑,劈开山岭如纸;

——蚩尤那一拳,震裂大地,拳下三头邪魔粉身碎骨;

——精卫展翅,竟能化作火焰神鸟,直冲云霄洒落烈焰。

他们的战斗,不是技巧的堆砌,更像是某种“内在力量”的自然释放,像是某种“权限”的开启。而普通人,却只能反复锤炼筋骨、打磨技巧,依靠外物强化生命体质。

柳青渐渐明白了,这其中存在着某种“断层”。

不是力量层次的差距,而是机制的差异。

他不愿接受“神与人”之间仅靠血脉来划分的说法,也不在乎所谓天赋理论。作为来自未来的他坚信:只要现象可被重复,就必然存在其底层逻辑。而此刻,神树所流转的纹路,就像是一套等待解码的程序,藏着某种能通往“内在突破”的可能。

他开始记录每日静坐后的感受,尝试分析“心神波动”与神树之间的微弱共鸣,用实验者的心态逐步剥离那些模糊的体验。在这种尝试中,他偶尔会感受到时间流动的变化,甚至能隐约捕捉到自己“意识之外”的波动轨迹。

柳青低声自语:“修炼之道,是人的路,不该只属于天生强者。”而他,在这个巨人的世界,去修炼肉体是极其困难,那还不如选择从精神的觉醒开始。

眼前的神树,仿佛轻轻震颤了一下,纹路中微光涌动,像是在回应,又像是在沉默。

柳青盘膝坐下,闭上双眼,尝试放空自我,用意念去“聆听”那盘绕在神树上的银白色纹路。

忽然,他的脑海深处泛起一阵低鸣。

那不是声音,更像是一道意识波动,在识海中掀起柔和却异常清晰的涟漪。不是听觉,却比听觉更真实。他睁开眼,神树未动,却仿佛“回应”了他的注视。

那一刻,他意识到——黄帝、蚩尤、精卫他们的强大,不仅仅来源于体魄的极限突破,更来自于体内某种肉眼无法感知、却确实存在的“精神结构”。

就像是一种“回路”,藏在识海深处,以意识驱动,以意志运转。

那不是修炼出来的技巧,而是一种架构——根植于生命深处的天然结构,就像是古老生灵留下的“灵痕”,静静地沉睡于体内,只等某种契机被唤醒。

他忽然联想起,自己曾在神工营设计算法,引导能量在武器中精准流动,使储能与释放达到最优结构。那是一套逻辑严密、稳定可控的能量回路。

那么,人体内部,是否也存在一种“导引结构”?

只不过我们一直无法读取,也从未尝试去“激活”。

在他的记忆中,未来的医学体系也曾尝试描述这种结构——中药调理、针灸点位、推拿按压、气血运行……所有的传统理论,似乎都在围绕“身体某种隐形线路”进行调控。

如果这些理论不是迷信,而是某种低维语言对真实机制的模糊描绘呢?

柳青渐渐沉入一种奇异的状态。他感到神树中流动的微光,正在与自己体内某种隐秘的“感知”产生共鸣。一道道如梦似幻的光流在识海中浮现,勾勒出回旋、螺旋、交错的符纹形态,宛如星辰轨迹,又似意识之网。

他屏住呼吸,试图记住这些轨迹的走势。它们并不稳定,却带着某种“节律”,一旦心念随之共振,整个人仿佛进入了更深一层的感知维度。

他感受到了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存在状态——

身体未动,意识却如潮水般扩张;五感尽失,却清明至极。

他没有立刻将这份感知当作“力量”,而是当作一种“通道”。

一种通往更高自我、更深意识的路径。

黄帝曾对他说过一句话:“修行之道,需从肉体开始,一步一印,莫要妄想奇术近道。”

当时,他以为那是对浮躁的劝诫。

可现在回头看——这句话像是隐藏着某种警示。精神之路,不是不能走,而是不能急走,不能妄行。

一旦意识脱离肉体的承载,便如无根之舟,易入歧途。

柳青并未追问。他知道,神树不会给予言语上的答案,它只会给予感知上的“示范”。

他缓缓起身,回望那静默如梦的古树,心中生出一股敬意。

不是对神树的膜拜,而是对那种“传承”的尊重。

它似乎不是创造力量的源头,却是唤醒的媒介,是连接“已知”与“未明”之间的桥梁。

柳青心中明白,自己也许刚刚触碰到“精神力”真正的本源。但这仅是起点,真正的修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