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亮剑:横扫晋察冀 > 第311章 全线进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宋兴华对此非常支持:“同意!这个事情你直接去找老王(原新二团司务长)商议,划定一个标准,务必做到公平公正,不能让支援我们的乡亲们吃亏。现在根据地的物资统筹这一块,主要是他在负责。”

“是!”林兆祥记下要求。

胡志远汇报的是通讯兵训练问题:“司令,集中训练的500名通讯兵,目前缺乏一个设施完善的固定训练场地。您看,是不是把他们送回基础设施更齐全的牛家窑或者小柳乡去?”

宋兴华摇了摇头:“小柳乡现在驻扎着坦克训练单位,牛家窑也被新兵营占用了。这样吧,就在榆次县城内部或者周边,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就地展开训练。需要什么训练器材、物资,你列出清单,直接去找老王申请解决。”

“是!保证完成任务!”胡志远应道。

最后是情报参谋刘永康,他脸上带着一丝苦恼和请战的渴望:“司令,榆次县城目前的治安维稳工作,由新成立的县政府和榆次独立营负责,他们沿用了我们在平遥成功的模式,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效果很好。我这边如果突然介入,不仅帮不上忙,可能还会打乱他们的部署,添乱。所以……我请求司令给我安排别的任务!我不想留在后方无所事事!”

宋兴华看着刘永康年轻而充满干劲的脸庞,理解他的心情。他拥有全景地图和雷达预警,战略情报层面确实不太依赖传统情报网络,刘永康留在身边确实有些大材小用。他略一思考,便有了安排:“你的想法我明白。这样吧,之前俘虏的伪军,还有七百多人没有完成转化教育,这项工作原本是政委负责,他现在在一线。你接手这项工作怎么样?把这些伪军改造成合格的战士,或者至少让他们明辨是非,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刘永康眼睛一亮,立刻挺直腰板:“是!保证完成任务!我一定尽快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

见五人都汇报完毕,宋兴华目光扫过他们年轻而坚毅的脸庞,语气严肃而恳切:“同志们,目前我们二纵,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整编换装、备战训练、以及即将到来的决战,几项工作必须齐头并进,一把抓!怎么高效怎么来,怎么对战斗有利怎么来!你们几个,都是纵队的骨干,不要因为暂时没有冲杀在第一线就有什么想法。把这些繁琐却至关重要的后勤、训练、动员工作处理好,保障大部队能够心无旁骛地作战,就是大功一件!根据地稳固,前线才能安心杀敌!”

五人神色一凛,齐声答道:“请司令放心!我们明白!一切以大局为重!”

五人走后,宋兴对着门外吩咐道:“让电讯处给政委、参谋长发报,让他俩回县城开会。”

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了外面警卫员的耳中。

一个小时后,政委王信庭和参谋长熊德诚风尘仆仆走了进来。王信庭年纪稍长,面容儒雅,目光中透着沉稳与思虑;熊德诚则身材精干,行动间带着军人的利落,眼神锐利。

“司令,有什么决定?”熊德诚直接问道,他熟悉宋兴华的风格,若非重大决策,不会如此紧急召见他们。

宋兴华站起身,走到悬挂着巨幅军事地图的墙前,手指重重地点在太原城南外围区域:“时机到了。我决定,明日中午十二点整,对太原南线所有外围阵地,发起全线攻击!”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王信庭还是微微吸了口气。他扶了扶眼镜,谨慎地开口:“兴华同志,你的决心很大,这我知道。目前我们在南线集结了一旅主力加上冈田、石川两个同盟军旅,总兵力两万出头。而太原南线外围日军,据情报显示,约有一万两三千人。从兵力上看,优势在我。”

他话锋一转,指向地图上蜿蜒的路径:“但是,我们攻击的目标太多,战线拉得太长。晋祠、晋源、小店、高村、武宿、郑村、岗头、砖井、鸣谦…九个要点同时开打!日军从太原城内的增援路线有很多选择,汾河两岸、同蒲路沿线,甚至小路都能走。如果我们分兵阻击,每一路安排的兵力必然有限,风险不小啊。是不是…再等两天?等二旅、三旅他们初步完成整训,拉一两个旅上来,兵力更厚实些再打?”

宋兴华转过身,目光扫过两位搭档,语气斩钉截铁:“不等!五个旅,全拉上来!”

“全拉上来?”王信庭微微一怔。

“对!”宋兴华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个半弧形,“前面,用一旅和两个同盟军旅负责攻坚;后面,二旅、三旅、四旅、五旅、六旅,五个旅全部前出,坐镇后方!编制已经调整完毕,剩下的就是训练和磨合。在根据地是训练,拉到战场后方,感受实战氛围,同样是训练,而且是更有效的训练!”

熊德诚闻言,眼中精光一闪,用力一拍手掌:“好!司令这个主意好!五个齐装满员的旅往后面一摆,哪怕小鬼子再从别处调来一个常设师团,也得好好掂量掂量能不能啃得动!这不仅是为攻坚部队压阵,更是对太原城内日军的强大威慑,让他们不敢轻易倾巢而出!”

王信庭看着地图上即将形成的巨大蓝色箭头,沉吟片刻,脸上的顾虑渐渐被决然取代。宋兴华和熊德诚都倾向于立即攻击,而且这个“以战代练、重兵压阵”的思路,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他对战线过长和阻援兵力不足的担忧。他抬起头,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那么,具体的作战方案呢?”

宋兴华嘴角勾起一丝自信的弧度,手指敲了敲地图:“就按我们最初反复推演,也是最熟悉的那套方案来!以绝对炮火,打开缺口!”

三人目光交汇,瞬间达成了共识。这就是长期磨合形成的默契。

“好,我同意。”王信庭最终点头。

“我立刻赶回前线安排作战任务。”熊德诚接口。

决议既下,雷厉风行,王信庭和熊德诚迅速登上卡车赶回前线。指挥部里,宋兴华口述,由报务员记录,一封电文迅速发往八路军总部。

电文内容大致如下:“今日拂晓,我二纵一旅旅属炮营联合一旅3团,已于太原以南全歼日军第五师团第21旅团第21联队及第36师团山炮大队。另,我二纵各部已完成攻击准备,决于明日中午十二时整,对太原南线外围阵地发起全面进攻。太原光复在即,请总部首长尽快拟定晋绥军应对方案、太原兵工厂处置方案及城市秩序稳定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