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旅长不顾劝阻,率先踏着瓦砾登上缺口边缘,举起望远镜向城内望去。周参谋长、程瞎子等人也紧随其后。
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如同被巨型犁铧反复耕耘过的废墟景象。街道上遍布弹坑,许多房屋被直接炸塌,燃烧的梁柱噼啪作响。原先地图上标注的那些碉堡、炮楼,此刻几乎找不到一个完整的,全都变成了冒着青烟的残骸。一具九二式重机枪的枪管扭曲着,插在一堆碎砖烂瓦中,旁边是半截焦黑的尸体。
陈旅长立刻拿出宋兴华手绘的那张防御部署图,就着火光开始逐一对照。
“这里,原日军西南角炮楼,标注为砖石三层结构,配备轻机枪两挺,掷弹筒一具……确认摧毁,彻底塌陷。” “这里,南门外第三号独立碉堡,钢筋混凝土结构,标注为重机枪一挺……确认摧毁,顶盖被掀飞,结构碎裂。” “这里,疑似侧射机枪巢……确认摧毁,弹坑直接覆盖。” “指挥部……兵营……炮兵阵地……”
他每对照一处,心中的惊骇就加深一分。图上所有标注的重要工事和目标,无一例外,全部被精准命中并彻底摧毁!炮弹的落点分布,精准得令人发指,几乎没有浪费的火力。尤其是那些坚固碉堡,往往是被多发炮弹重点照顾,炸得粉身碎骨。
“嘶……”陈旅长放下望远镜,深吸了一口充满硝烟味的冷空气,看向身旁的周参谋长和程瞎子,“这炮打的……神了!简直是长了眼睛!宋兴华这小子,他怎么算得这么准?这已经不是情报细致的问题了,这炮兵指挥的水平,老子在黄埔都没见过这么厉害的!”
周参谋长也面色凝重地点头:“是啊,老陈。这份对火炮性能、弹道、射程、以及目标坚固程度的把握,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每一炮都像是经过精密计算一样,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这份功力,不可思议。”
程瞎子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里闪烁着既是佩服又是思索的光芒:“旅长,政委,我以前觉得,咱们缺炮,有了炮也得省着用,一颗炮弹恨不得掰成两瓣。可今天看了宋团长这一仗……我有点明白了,有时候,集中火力,短时间内倾泻大量炮弹,形成绝对压制和毁灭性打击,反而可能是最节省、伤亡最小的打法。这……这是一种新的打法啊!”
陈旅长重重地点头,目光锐利地扫过满目疮痍的战场,沉声道:“没错!这就是绝对优势火力下的碾压式攻坚!用钢铁换生命,用炮弹换时间!以前我们不敢想,也没条件这么打。但现在看来,只要情报准、火炮够、指挥精,鬼子的乌龟壳再硬,也能给它砸个稀巴烂!这对于我们将来攻打大城市和重要据点,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大歼灭战,就得有这种气魄和手段!”
他们正说着,李云龙、孔捷等随着步兵进城的人也从缺口处走了出来,一个个脸上又是兴奋又是郁闷。
“过瘾呐!真他娘的过瘾!”李云龙老远就嚷嚷开了,“老子打了一辈子仗,就没打过这么阔气的仗!进去就是收玉米,根本没像样的抵抗!好多小鬼子都被炸懵了,枪都找不着北!”
孔捷也叹道:“是啊,这炮火太狠了。好多鬼子估计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咱们步兵就是进去打扫战场,抓俘虏,搬东西。这仗打得……痛快是痛快,就是显得咱们步兵有点多余啊,哈哈!” 话虽这么说,但谁都能听出他语气里那酸溜溜的羡慕。
这时,负责清点战利品的后勤保障连长兴冲冲地跑过来向宋兴华报告(宋兴华也已从炮兵阵地来到缺口处):“报告团长!初步清点完毕!缴获三八式步枪625支,中正式等杂式步枪300余支,轻机枪38挺,重机枪4挺(主要是城墙上没被完全摧毁的),掷弹筒15具,步兵炮2门(略有损坏),迫击炮4门,各式子弹约四十万发,手榴弹、掷弹筒榴弹无数!还有粮食、被服、药品、钢材等物资超过一百五十吨!最重要的是,”他顿了顿,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惊喜,“我们在仓库角落里,发现了30挺全新的美国造m2hb重机枪!还有20万发配套子弹!包装油纸都没拆!不知道鬼子什么时候藏在那的,还没来及用!”
“啥?三十挺m2?还有二十万发子弹?”李云龙一听,眼珠子瞬间红了,嗷一嗓子就扑了过来,一把抓住宋兴华的胳膊,“好兄弟!亲兄弟!没说的!见者有份!这大家伙你得给老哥哥我分几挺!不多要,五挺!就五挺!”
孔捷、程瞎子、谢团长、陈团长等人也呼啦一下全围了上来,眼睛冒绿光地盯着宋兴华。m2重机枪啊!这可是打飞机、打坦克、撕工事的绝对利器!八路军里绝对是稀罕宝贝! “是啊,宋团长,你可不能吃独食啊!” “兴华同志,咱们兄弟部队可都看着呢!” “俺要求不高,两挺就行!”
宋兴华看着这群如狼似虎的老哥哥、老前辈,哭笑不得,心里却暗道系统兑换的东西出现得正是时候。他连忙摆手:“各位首长,各位团长,别急,别急!缴获物资,按规定是要上交一部分的。至于分配,得旅首长说了算。不过……”他话锋一转,看向李云龙,“我之前答应老团长的,肯定算数。等清点完毕,上报旅部之后,优先给您的新一团补充!”
李云龙这才稍微满意地松开手,但还是像防贼一样看着其他人,嘟囔道:“这还差不多……老子可是第一个开口的。”
陈旅长和周参谋长看着这群团长为了装备“原形毕露”的样子,又是好笑又是好气。陈旅长笑骂道:“看看你们一个个的,像什么样子!还有点主力团团长的气度吗?跟土匪似的!装备怎么分配,旅部自有考量,少不了你们的!现在都给我去帮忙打扫战场,加快速度,天快亮了,必须尽快撤离!”
“是!”各位团长轰然应诺,虽然心思还在那些重机枪上,但军令如山,立刻分散开去督促各部行动。
宋兴华也指挥若定,安排部队加快搬运速度。缴获的武器弹药,特别是那批“意外之喜”的m2重机枪和子弹,被优先装车。粮食、布匹等大宗物资也被迅速搬运。带不走的、损坏严重的,则集中起来准备销毁。
冈田率领的扶桑反抗军成绩斐然,他们成功俘虏了63名日军士兵,虽然其中大半带伤,且神情惶恐麻木,但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为他们的转化工作提供了新的“素材”。
凌晨四点左右,东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黎城县城内的物资搬运已接近尾声。所有参战部队和观摩团成员,押送着满载物资的卡车队和俘虏,迅速撤离了黎城,向着小柳乡根据地返回。
回去的路上,车队的气氛热烈而兴奋。战士们虽然一夜未眠,但打了大胜仗,缴获堆积如山,个个精神抖擞,歌声、笑声此起彼伏。
然而,在观摩团所在的卡车上,气氛却有些不同。兴奋之余,更多的是深深的思索和难以完全消除的疑惑。
李云龙捅了捅旁边的孔捷:“老孔,你说,兴华这小子这仗,打得漂亮是漂亮,可俺老李总觉得有点……不得劲?太顺了,顺得让人心里发毛。那炮怎么就那么准?鬼子怎么就那么不经打……邪门啊!”
孔捷皱着眉头,抽着烟袋:“是啊,像是看了一场大戏,精彩是精彩,可咱没看懂戏法是怎么变的。宋兴华这小子,秘密不少啊。”
程瞎子则一直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似乎在计算着炮弹消耗和毁伤效果的比例,喃喃自语:“不对啊,这个效率……不符合常理……除非他的情报精确到了厘米,指挥精准到了毫秒……”
就连陈旅长和周参谋长,也在低声交换着意见。 “老周,你怎么看?”
“宋兴华是个难得的军事天才,这一点毋庸置疑。情报工作和炮兵指挥,绝对是超一流水平。但是……今晚这一切,似乎还是有些超出了‘天才’的范畴……”
“嗯……我也有同感。回去之后,我们得好好和他谈一谈,不仅仅是学习经验,有些疑问,也需要他为我们解答一二。”
“同意。无论如何,这是一次极其成功的攻坚作战,其模式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朝阳完全跃出地平线,将金色的光芒洒在浩浩荡荡的车队上。满载而归的喜悦笼罩着每一个人,但观摩团各位指挥员心中的问号,并未随着黎城的远去而消失,反而越发清晰。
他们期待着回到小柳乡后,能与宋兴华进行更深入的交流,解开心中疑惑。而宋兴华,早已准备好了另一套说辞,等待着他们的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