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亮剑:横扫晋察冀 > 第91章 各方反应(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办公室里陷入了短暂的寂静。彭老总和左参谋长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和恍然大悟。所有的线索,如同散落的珍珠,被“宋兴华”这个名字一下子串了起来!

“好小子!”彭老总猛地一拍大腿,声音里充满了激赏和不可思议,“我说怎么突然之间,这几个团就跟吃了枪药似的,火力猛得不像话!原来根子在这儿!宋兴华!又是他!他上交技术,解决了我们炸药和炮弹生产的瓶颈!他拿出海量的武器,直接武装了数个主力团!好一个‘化缘’!这哪是化缘?这是用钢铁,硬生生砸开了局面!”

左副参谋长也感慨万分,接口道:“是啊,老彭。这意义太重大了!你看,”他走到地图前,手指有力地划过,“因为我们有了‘飞雷炮’,鬼子的中小据点不再是钉子,反而成了我们的物资补给站!因为几个主力团获得了宋兴华支援的重武器,战斗力飙升,敢于主动寻歼日军大队级别的目标,并且能打歼灭战!十天,歼敌一个联队!这不仅极大削弱了鬼子的有生力量,更关键的是,摧毁了他们为‘冬季大扫荡’精心布置的据点网络和补给节点!筱冢义男的扫荡计划,已经胎死腹中!”

他转过身,看着彭老总,镜片后的目光深邃而明亮:“从被动防御、打破袭战,到主动出击、打歼灭战,甚至开始局部反攻!晋冀鲁豫,乃至整个华北的抗日战场态势,因为这十天,因为这一个人——宋兴华!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以一人之力,撬动了整个山西的战局!我们……转守为攻了!”

“转守为攻!”彭老总重复着这四个字,胸中豪气激荡。他大步走到窗前,推开窗户,深深吸了一口带着硝烟和泥土气息的空气,望向南方小柳乡的方向,仿佛要穿透重重山峦,看到那个创造了奇迹的年轻团长。他猛地回身,声音斩钉截铁:“给总部发报!通令嘉奖所有参战部队!特别是……给宋兴华......算了!刚刚嘉奖过,再等等吧!另告诉陈旅长他们,仗打得很好!但更要抓紧消化战果,整训部队!宋兴华这小子给我们打开了局面,接下来,就看我们怎么把这把火烧得更旺了!”

新二团的整编尘埃落定,小柳乡的喧嚣渐渐沉淀为有序的紧张。操场上,新兵在老兵的呵斥下练习着据枪瞄准,步法踩得尘土飞扬;山炮连的阵地上,口令声和炮闩开合的金属撞击声此起彼伏。全团如同一架刚刚完成组装、加注了燃料的战争机器,在磨合中积蓄着力量。

团部里,宋兴华却陷入了另一种忙碌。他独自一人站在那张巨大的晋东南地图前,眉头微锁。整编完成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如何带着这支装备精良却也异常“饥饿”的部队活下去、打出去,才是真正的考验。

他的意识沉入脑海中的系统面板: 【军功值】: 这个数字看似庞大,其实连个装甲营、坦克营都组建不起来。

“家底还是太薄啊。”宋兴华无声地叹了口气,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目光在地图上逡巡。辽县周边,像龙王沟那样被友军“光顾”过的肥肉确实不多了。中小据点如同秋后的蚂蚱,被李云龙、孔捷他们扫荡得七七八八。地图上剩下的,大多是用红笔重重圈出的硬骨头——交通枢纽据点。

他的目光聚焦在代表“马家堡”和“黑石峪”的两个醒目红圈上。这是辽县西南和东南方向两个至关重要的卡子。 马家堡:扼守着通往长治的公路咽喉。据点依山而建,主体是三层钢筋混凝土主碉堡,周围环绕着三个子堡和密密麻麻的壕沟、铁丝网。情报显示,配备了至少两挺重机枪,火力配置可覆盖整个山口。 黑石峪:卡在通往晋南的山路要冲。地势更为险要,据点修在陡峭的半山腰,只有一条“之”字形盘山路能上去。核心是一个坚固的石砌大炮楼,辅以两三个地堡群。驻有一个加强中队的鬼子和一个连的伪军,据说还有炮......应该是掷弹筒。

打这种据点,以前的一般的主力团想都别想。强攻?鬼子的立体交叉火力和炮火支援能把进攻部队打成筛子。不过宋兴华手里有有105mm和75mm山炮和120mm榴弹炮炮!更重要的是,他有系统赋予的“全景地图”和“雷达预警”!半径90公里,敌情尽在掌握!

“硬骨头……扛得住重炮炮弹吗?”宋兴华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打这种据点,缴获必然丰厚……尤其是自己可以浑水摸鱼,趁机把兑换的武器装备塞进去!风险不大,收益不小。

宋兴华目光游弋,犹豫着该打哪一个目标。他的手指在“马家堡”和“黑石峪”之间缓缓移动,脑中飞速计算着:兵力对比、火力配置、地形优劣、增援可能、撤退路线……不知道打哪一家,那就两家一起打!

宋兴华再次看向地图上那条蜿蜒的盘山路,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夜袭?不,这次,他要给榆社的鬼子,送上一份“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