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她抢走金龟婿,我捡漏活阎王 > 第241章 最后一章 定格在幸福巅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1章 最后一章 定格在幸福巅峰

春日的阳光,如同揉碎的金子,暖暖地洒在战王府的花园里。园中那棵与府邸年岁相仿的石榴树,已是亭亭如盖,枝头缀满了嫩绿的新叶,酝酿着夏日的如火繁花。

今日并非什么特殊节庆,只是墨云柔从江南归来,带回了新茶和时兴的绸缎,便嚷嚷着要一家人聚聚。于是,儿女们便携着孙辈,如同百川归海般,自然而然都聚回了这王府主院。

花园的凉亭下,石桌上摆着墨云柔带回来的新茶和虞怀瑾素日爱吃的几样精致点心。墨骁珩和虞怀瑾坐在上首,两人皆是一身素雅的常服,鬓发如雪,面容安详。

岁月在他们身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却也赋予了他们一种历经千帆后的从容与温和。那是一种无需言说,只需一个眼神便能彼此意会的默契。

“祖母,祖母!您看这是我给您挑的料子!”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的启玉,献宝似的将一匹湖蓝色的软烟罗捧到虞怀瑾面前,“这颜色衬您!上面暗纹是祥云,是我亲自盯着织坊改的花样呢!”

虞怀瑾接过,指尖抚过光滑冰凉的缎面,眼中满是慈爱:“我们启玉的眼光越发好了,这料子祖母很喜欢。”

旁边,已是英挺少年郎的启明,正拿着一卷书,向墨云辰请教着什么。墨云辰耐心解答,目光中带着为人父的骄傲与期许。他的沉稳睿智,俨然是第二个墨云辰,却又比父亲年少时更多了几分开阔与自信。

另一边空地上,虎头虎脑的启锋,正有模有样地舞着一套新学的拳法,虎虎生风。墨云锋抱着手臂在一旁看着,时不时出声指点一二:“下盘再稳些!对!出拳要快!有你祖父当年的影子!”

小启锋得到夸奖,练得更起劲了,小脸涨得通红,额上满是汗珠。

墨玉琳也带着自己的孩子回来了,正和墨云柔头碰头地研究着一本新的首饰图样,低声讨论着哪些样式可以放到“柔记”的新品里去。墨云柔的商业嗅觉依旧敏锐,而墨玉琳的审美则提供了许多灵感的火花。

孩子们的笑声、讨论声、练武的呼喝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将这春日庭院渲染得如同人间最温暖的画卷。

墨骁珩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温热的茶水,目光缓缓扫过眼前的景象。他的眼神深邃,仿佛透过这热闹的当下,看到了许多许多年前——

他看到自己瘫痪在床,暴躁易怒,将药碗狠狠摔在地上,碎片四溅。

他看到虞怀瑾顶着全京城的嘲笑,抱着简单的行囊,踏入这死气沉沉的王府。

他看到年幼的墨云辰在外欠下赌债,一脸倔强又惶恐。

看到墨云锋与人斗殴,带着一身伤回来。

看到墨云柔因为一支珠花与姐妹争执,哭红了眼睛。

看到墨玉琳被苏月儿挑拨,对着虞怀瑾横眉冷对……

那些混乱、绝望、鸡飞狗跳的日子,仿佛就在昨日。

“父亲,您笑什么?”墨云辰注意到父亲嘴角噙着的笑意,轻声问道。

墨骁珩回过神,看向身边同样带着温柔笑意望着儿孙的虞怀瑾,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没什么。只是觉得,现在这样……真好。”

虞怀瑾仿佛知道他想起了什么,伸出手,轻轻覆在他放在石桌的手背上。那双曾经抚平他暴躁,牵引他站立,为他绾发,与他共执画笔的手,如今布满了皱纹,却依旧温暖而坚定。

“是啊,真好。”她轻声应和,目光如水。

所有的风雨,所有的艰辛,所有的质疑与嘲讽,在这一刻,都化为了眼前这实实在在、触手可及的幸福。

这时,小启锋练完了拳,像个小炮弹似的冲到墨骁珩和虞怀瑾面前,仰着红扑扑的小脸,气喘吁吁地问:“祖父,祖母,我厉害吗?我以后一定要当比父亲、比您还厉害的大将军!”

虞怀瑾拿出绢帕,慈爱地替他擦去额角的汗水,柔声道:“我们启锋当然厉害。不过,当大将军不光要武功好,还要有智慧,有仁心,要像你祖父和父亲一样,懂得保护该保护的人。”

小启锋用力点头:“孙儿记住了!要保护我们家,保护陛下,保护百姓!”

墨骁珩看着孙子,眼中是毫不掩饰的赞赏,他伸手摸了摸启锋的头:“好小子,有志气!祖父等着看你穿上铠甲的那一天!”

他又看向正在安静看书的启明,和摆弄着料子的启玉,声音温和却有力:“你们也是,无论将来是走文路,是经商,还是像你姑姑一样,开辟自己的天地,都要记住,咱们墨家的根在哪儿。”

孩子们都安静下来,认真地听着。

“咱们墨家的根,不是门楣上那块金匾,”墨骁珩指了指正门方向,“而是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是对家国的忠诚担当,是无论身处何地,都守住自己的本心,行正道,做正事。”

虞怀瑾接话道,目光扫过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孙辈:“你祖父说得对。财富会散,权位会移,唯有良好的家风,正直的人品,才是你们立世的根本。只要这根还在,无论你们将来走到哪里,成就如何,这个家,就永远在,永远都是你们的后盾。”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每个人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长辈的教诲,如同春雨,无声地浸润着年轻的心田。

墨云辰、墨云锋、墨云柔、墨玉琳看着父母,眼中充满了敬爱与感激。是他们,将这个曾经风雨飘摇的家,塑造成了如今的模样;是他们,用智慧与爱,点亮了他们每一个人的人生道路。

“父亲,母亲,你们放心。”墨云辰代表兄弟姐妹开口,“我们,还有孩子们,都记着呢。墨家的风骨,断不会在我们这一代失了颜色。”

墨骁珩和虞怀瑾欣慰地笑了。

午后温暖的阳光,将整个庭院笼罩在一片柔和的光晕之中。茶香袅袅,笑语晏晏。孙辈们又开始了他们的嬉戏,儿女们围坐在一起,聊着各自的见闻与趣事。

墨骁珩缓缓站起身,虞怀瑾也随之起身。两人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默契地携手,缓缓走在花园的小径上。

他们的脚步不再矫健,甚至带着一丝老年人的迟缓,但他们的脊背依旧挺直,他们的手紧紧交握。

走到那棵茂盛的石榴树下,他们停下了脚步。墨骁珩抬头,看着满树新绿,轻声道:“怀瑾,这一生,我最大的幸事,便是那年你走进了王府。”

虞怀瑾侧头看他,阳光在她满是皱纹的脸上跳跃,她的眼睛依旧清澈明亮,盛满了笑意与深情:“我最大的幸事,是当年没有因为那是‘烂摊子’而退缩。”

他们相视而笑,眼中是历经千帆过后,沉淀下来的无比满足与平静。没有遗憾,没有不甘,只有对这一生共同走过的岁月,最深的感恩与圆满。

所有的传奇,所有的波澜壮阔,最终都归于这春日暖阳下的静谧与温馨。

镜头仿佛在这一刻定格——

身后,是儿孙绕膝,欢声笑语,是传承有序,家族兴旺。

眼前,是彼此眼中,历经岁月洗礼,却从未改变过的深情。

他们携手,站在幸福的巅峰,回望来路,步步生花;展望去程,余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