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她抢走金龟婿,我捡漏活阎王 > 第234章 携手出游,看遍江山如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4章 携手出游,看遍江山如画

春日的清晨,墨骁珩悄悄推开房门,却见虞怀瑾早已收拾好两个简单的行囊,笑吟吟地等在院中。

你这是......墨骁珩挑眉。

虞怀瑾将行囊往肩上一挎:不是说好了今日出发?王爷该不会反悔了吧?

墨骁珩大笑,接过她手中的行囊:我墨骁珩说话算话!

前厅里,墨云辰兄妹三人早已候着。墨云柔嘟着嘴:父亲母亲真狠心,这就把我们丢下了?

是啊,墨云锋附和,北境新送来一批好马,还想请父亲去看看呢。

虞怀瑾挨个拍拍他们的肩:你们如今都能独当一面了,难不成还要我们两个老家伙天天盯着?

母亲才不老!墨云柔挽住她的手臂,不过......真不要我们派人跟着?

不带不带。墨骁珩连连摆手,就我们两个,轻车简从。

最终,老两口只驾着一辆不起眼的青布马车,在儿女们担忧的目光中驶出了京城。

第一站是江南。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这桂花糕的味道一点没变。虞怀瑾坐在西湖边的茶楼里,满足地眯起眼。

墨骁珩给她斟茶:记得你第一次来江南,还是新妇时我带你来的。

那时你可没这么体贴。虞怀瑾揶揄道,全程冷着脸,活像我欠你八百两银子。

墨骁珩老脸一红:陈年旧事提它作甚!

正说笑间,隔壁桌的谈话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听说战王和王妃也来江南了!

真的?在哪呢?

谁知道呢!不过听说他们年轻时就爱游山玩水,现在把家业交给孩子们,肯定要到处走走。

虞怀瑾与墨骁珩相视一笑,低头品茶。

这时,茶楼外传来一阵喧闹。一个锦衣公子正对着卖唱的女子动手动脚:跟了本少爷,保你吃香喝辣!

女子惊慌失措,茶客们都敢怒不敢言——那公子是知府的外甥。

墨骁珩眉头一皱就要起身,虞怀瑾轻轻按住他,自己走了过去。

这位公子,她笑吟吟地说,强扭的瓜不甜。

公子瞪眼:关你什么事?老妇人一边去!

老妇人三个字让墨骁珩猛地站起,却被虞怀瑾一个眼神制止。

她继续笑道:我年轻时也爱听曲,不如请这位姑娘给大家唱一曲《江南好》?茶钱我付。

说着,她取出一锭银子放在桌上。那银子底下,隐约露出战王府的印记。

公子脸色骤变,结结巴巴地说:原、原来是您老......晚辈有眼无珠!说罢狼狈而逃。

卖唱女子感激涕零,当真唱了一曲《江南好》。清亮的歌声里,虞怀瑾回到座位,冲墨骁珩眨眨眼。

还是你有办法。墨骁珩给她添茶。

虞怀瑾轻笑:有时候,身份比拳头好用。

在江南盘桓半月后,他们继续南下。

这日行至一处山涧,墨骁珩突然指着前方:还记得这里吗?

虞怀瑾凝望片刻,笑了:怎么不记得?当年你在这里教我骑马,我摔得可惨了。

那这次换你教我。墨骁珩变戏法似的从马车里取出一架古琴,你总说想在山间弹琴,今日正好。

溪水潺潺,琴声悠扬。虞怀瑾轻抚琴弦,墨骁珩在一旁静静聆听。这一刻,他们不是战王与王妃,只是一对寻常夫妻。

其实,虞怀瑾忽然说,那日姐姐抢走谢家亲事时,我曾想过,若是嫁个寻常人家,或许也能这般悠闲。

墨骁珩握住她的手:后悔了?

从未。她反握住他,正因为是你,才有如今的星辰大海。

行至边关时,已是盛夏。墨云锋早早等在云柔关,见到父母简朴的马车,哭笑不得:您二老这也太简朴了!

简朴才好。虞怀瑾笑道,这一路听了不少民间疾苦,比在京城时知道的真切多了。

当晚,巴特尔首领设宴款待。酒过三巡,他真诚地说:王爷王妃不知,如今草原上的母亲们都用您家的故事教育孩子呢。

虞怀瑾感兴趣地问,怎么说的?

说战王府的孩子,顽劣的成了将军,爱美的成了首富,连算账都能算成状元。巴特尔大笑,现在草原上的孩子们都可自信了,觉得自己将来肯定有出息!

墨骁珩与虞怀瑾相视而笑。

在云柔关小住几日后,他们继续向西。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与江南的婉约截然不同。

这日傍晚,他们在一处绿洲歇脚。墨骁珩生了堆篝火,虞怀瑾热着干粮。

累吗?墨骁珩问。

虞怀瑾靠在他肩上:跟你在一起,去哪里都不累。

夜空如洗,繁星满天。墨骁珩忽然指着北方:看,北斗星。

虞怀瑾顺着他的手指望去,轻声说:还记得你刚能重新站起来时,说过要带我看遍天下美景吗?

自然记得。墨骁珩握紧她的手,那时你还笑我连路都走不稳。

现在不是实现了?虞怀瑾望着满天星斗,这江山如画,我们都一起看过了。

深夜,虞怀瑾忽然摇醒墨骁珩:

远处传来驼铃声,一支商队正在夜行。护卫的歌声随风飘来:

战王府里出英豪,文治武功皆了得。王爷王妃游天下,福泽绵延传佳话......

墨骁珩笑道:连西域的商队都会唱了。

这说明咱们做得不错。虞怀瑾重新躺下,不过这歌编得不太押韵。

回去让云柔找人改改。墨骁珩认真地说。

两人同时笑出声。

回程的路上,他们特意绕道去了当年墨骁珩驻守过的边关。老部下们早已卸甲归田,在附近建了个村落。

见到老将军,老人们激动不已,非要留他们住几日。

村里有个小姑娘,总爱跟着虞怀瑾。这日她小声问:王妃奶奶,我娘说您能把坏孩子变成好孩子,是真的吗?

虞怀瑾蹲下身:不是奶奶厉害,是每个孩子本来就好,只是需要有人发现他们的好。

小姑娘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临行前,墨骁珩对村民们说:以后遇到难处,可以去云柔关找锋儿。

虞怀瑾补充:女孩儿想读书的,也可以去。

回京的马车上,虞怀瑾翻看着这一路画的山水图,突然说:这一趟,比在王府十年收获还多。

墨骁珩点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下次我们去东海如何?虞怀瑾兴致勃勃,听说海上的星空更美。

墨骁珩宠溺地笑,你说去哪就去哪。

马车驶进京城时,已是深秋。孩子们早就在城门口等候多时。

父亲母亲可算回来了!墨云柔第一个冲上来,江南的商铺、北境的马场、边关的村落,告状的折子都快堆成山了!

虞怀瑾与墨骁珩相视一笑。

让他们告去。墨骁珩朗声道,明日我们就去东海。

在儿女们的哀嚎声中,老两口携手走进王府。晚霞映照着他们的身影,一如当年那个被迫接手烂摊子的商户女,和那个瘫痪在床的暴躁王爷。

只是如今,他们身后是如画江山,眼前是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