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她抢走金龟婿,我捡漏活阎王 > 第173章 长子议亲,门槛真的被踏破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3章 长子议亲,门槛真的被踏破了

“京城第一府”的名头刚落定没几天,战王府的门槛,就迎来了新一轮的“磨难”。

这一回,不是来送礼道贺的官员家眷,而是手持庚帖、满面春风的媒人。

“王妃娘娘安好!老身给娘娘道喜了!”一个穿戴体面、口齿伶俐的官媒笑得见牙不见眼,捧着份泥金帖子,“是安郡王府托老身来的!郡王府上的嫡出三小姐,年方十五,貌美如花,知书达理,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与府上大公子,那可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她话音刚落,旁边另一位媒婆就不甘示弱地挤上前:

“王妃娘娘万福!老身这边是永昌侯府的意思!侯爷的掌上明珠,那是真正的金枝玉叶!性子温婉,最是贤良淑德!与大公子年纪相仿,正是良配!”

“我们这边是吏部尚书王大人的千金!”

“翰林院李学士家的小姐才名远播!”

“江南首富苏家也想与王府结个秦晋之好,苏家小姐陪嫁十里红妆不在话下!”

花厅里,一下子涌进来四五个媒人,你一言我一语,吵得如同集市。个个舌灿莲花,将自家说的姑娘夸得天上有人间无。

虞怀瑾端坐上位,捧着茶杯,面上带着得体的微笑,心里却有些哭笑不得。

墨云辰如今刚满十七,入了户部当差,又顶着“最年轻状元”和《文武要略》主编的光环,加上战王府如今如日中天的势头,他俨然成了京城所有有待嫁女儿的人家眼中,最炙手可热的乘龙快婿。

管家福伯站在一旁,看着这阵仗,又是骄傲又是头疼,低声对虞怀瑾道:“王妃,这……这已是今天的第三拨了。老奴粗略算了算,这五六日下来,来说亲的媒人,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从公侯府邸到清流门第,甚至还有几位皇商……这门槛,真真是要被踏破了。”

虞怀瑾轻轻放下茶杯,声音不大,却让喧闹的花厅瞬间安静下来。

几位媒人都眼巴巴地看着她。

“各位妈妈辛苦了。”虞怀瑾语气温和,却自带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度,“承蒙各位厚爱,看得起我家辰儿。只是……”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孩子们的事,尤其是婚姻大事,关乎一生幸福。我与王爷早有共识,需得尊重辰儿自己的意愿,更要看缘分。他如今刚入仕途,心思多在公务与编书上,暂时并无心儿女之情。”

一位媒人急道:“王妃娘娘,大公子年轻有为,正是议亲的好年纪!先定下来,过两年再成婚也无妨啊!”

虞怀瑾微微一笑,摇了摇头:“妈妈此言差矣。既无意,又何苦耽误人家好姑娘?此事暂且不急,还需从长计议。各位妈妈的美意,我心领了,府上备了薄茶点心,各位辛苦,先用些再回吧。”

她话说得客气,态度却坚决。

几位媒人面面相觑,知道今日是说不成了,只好讪讪地行礼告退,被丫鬟引着去吃茶点。

人一走,花厅总算清净下来。

墨玉琳从屏风后钻出来,拍着胸口,夸张地舒了口气:“我的天爷!嫂嫂,这也太吓人了!我以前只觉得云辰抢手,没想到这么抢手!安郡王府、永昌侯府……这可都是顶顶好的人家啊!”

虞怀瑾揉了揉眉心,失笑:“是啊,都是好人家。正因如此,才更要慎重。”

“嫂嫂,你真要等云辰自己点头啊?”墨玉琳凑过来,好奇地问,“我听说,别家公子议亲,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

“辰儿与他们不同。”虞怀瑾语气笃定,“他自有主张,心思也正。若我们强行替他定下,万一不合他心意,岂不是害了两个人?家和万事兴,夫妻和睦是根本。”

墨玉琳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晚膳时分,墨骁珩听闻今日又有好几拨媒人上门,哼了一声:“这帮人,消息倒是灵通!看见咱家好了,就都扑上来了!老子当年在边关吃沙子的时候,怎么不见他们这么热情?”

虞怀瑾给他夹了块他爱吃的红烧肉,笑道:“此一时彼一时。王爷何必动气?这说明咱们辰儿优秀。”

墨云辰本人倒是十分淡定,仿佛那些纷至沓来的媒人说的不是他的婚事一样。他慢条斯理地吃着饭,开口道:“父亲,母亲,儿子如今只想做好分内之事,《文武要略》第二卷正在关键处,实在无暇分心。婚事……暂且不提也罢。”

墨云锋扒着饭,含糊不清地帮腔:“就是!大哥可是要干大事的人!哪能那么早被婚姻束缚住!”

墨云柔细声细气地说:“大哥喜欢什么样的,自己最清楚。外人说得天花乱坠,也不如自己合心意。”

“你们啊……”虞怀瑾看着孩子们,心中慰帖。在这个父母之命大于天的世道,她的家人们却能互相理解,尊重彼此,这比任何荣耀都让她开心。

“好,”她看着墨云辰,目光柔和,“既然你暂无此意,娘便帮你挡着。只是辰儿,你也需心中有数,遇到合眼缘的,也不必一味回避。”

墨云辰耳根微红,点了点头:“儿子明白,谢母亲。”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战王府王妃以“尊重长子意愿”为由,婉拒了无数显贵提亲的消息,很快就在京城传开了。

有人赞叹战王妃开明。

“到底是战王妃,教子有方,连婚事都如此尊重孩子!”

“这才是真正为子女着想的人家!”

有人觉得战王府眼光太高。

“连安郡王府、永昌侯府都看不上?这战王府的眼光,也忒高了!”

“不会是想着尚公主吧?”

也有人嗤之以鼻。

“装什么清高!不过是待价而沽罢了!”

“等着吧,我看他们能挑个什么样的天仙下来!”

流言纷纷,却丝毫影响不到战王府内的宁静。

墨云辰依旧每日上朝、去衙门、去学堂、编书,忙得脚不沾地。

墨云锋在军营里摸爬滚打,武艺日益精进。

墨云柔的工坊又推出了新品,引得京城贵女争相追捧。

墨玉琳在虞怀瑾的教导下,对着账本和人情往来,渐渐也能说出个子丑寅卯。

虞怀瑾则淡定地应对着一波又一波的媒人,态度始终客气而坚定。她并不轻易贬低任何一家前来提亲的姑娘,只反复强调“尊重孩子”、“讲究缘分”,让人挑不出错处,反而更显出战王府的涵养和底气。

这日,连宫里的钟贵妃都听闻了此事,笑着对前来请安的虞怀瑾说:“你呀,真是个有主意的。如今满京城适龄的好姑娘,怕是都盯着你们家墨侍郎呢。你倒好,一个都不松口。”

虞怀瑾恭谨回道:“娘娘谬赞。臣妇只是觉得,婚姻是一辈子的事,强求不得。辰儿那孩子性子轴,若非要塞个他不喜欢的,只怕家宅不宁。倒不如顺其自然。”

钟贵妃欣赏地点点头:“说得在理。难怪你能把战王府经营得如此和睦。罢了,你们自有章程,本宫也就白问一句。”

连贵妃都过问了,却也没能改变虞怀瑾的主意。这下,外界更是看清了战王府在这件事上的态度。

一时间,墨云辰在京城未婚贵女心中的地位,不降反升。他越是“难攀”,越是引得无数闺秀心生向往,只觉得这位年轻有为、深受帝宠、连婚事都能自主的墨侍郎,简直是话本里才有的完美郎君。

而处于风暴中心的墨云辰,某日从衙门回来,难得没有立刻扎进书房,而是来到虞怀瑾院中。

夕阳西下,母子二人在院中石榴树下对坐。

“母亲,近日让您受扰了。”墨云辰语气带着歉意。

虞怀瑾看着他日渐棱角分明的脸庞,温和一笑:“这有什么。说明我儿优秀,娘高兴还来不及。”

墨云辰沉默片刻,望着天边绚烂的晚霞,轻声道:“儿子并非抗拒婚姻。只是……尚未遇到能如母亲这般,通透、坚韧,能与父亲并肩,让家变得温暖之人。若寻不到,儿子宁愿不娶。”

虞怀瑾微微一怔,看着儿子认真的侧脸,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暖流。有欣慰,有心疼,也有为人母的骄傲。

她伸出手,轻轻拍了拍儿子的手背:“好。娘知道了。不急,慢慢寻。总会遇到那个,让你觉得‘就是她了’的人。”

墨云辰转过头,对上母亲包容而理解的目光,心中最后一丝因外界纷扰而产生的烦躁也消散了。他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意。

母子二人不再多言,静静地享受着这难得的温馨时光。

战王府门外的喧嚣,仿佛被隔绝在了另一个世界。

“京城第一府”的长子议亲,这场牵动了无数人心的风波,最终在虞怀瑾的坚定和墨云辰的清醒中,暂时平息下来。

所有人都明白,战王府的门槛,不是那么好踏的。墨家的儿媳,也绝非仅仅依靠家世就能胜任。

人们都在好奇地观望,最终会是怎样的女子,能入得了这位年少成名的墨侍郎之眼,能配得上这如日中天的“京城第一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