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涅盘棋局 > 第283章 公益进化·叶曼琳的善意革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3章 公益进化·叶曼琳的善意革命

陈雨桐的加密档案刚建立不到十二小时,叶曼琳就调出了那份合规模型报告。她坐在办公室的桌前,屏幕上的数据流一条条划过,手指在键盘上敲击不停。她没有点开任何一段背景音乐,也没有喷洒惯用的香水。这一次,她要做的不是形象策划,而是一次彻底的重构。

主流媒体那篇《慈善帝国的温柔控制》还在热搜榜上挂着。文章指出,陈氏基金会过去五年投入超过二十亿的社区援助项目,虽然改善了数百个地区的基础设施,但受助群体普遍失去了主动发展的动力。有学者形容这是一种“慈善依附症”——人们习惯了等待救助,不再尝试自救。

叶曼琳看完最后一页评论汇总,关掉了网页。她打开陈雨桐提交的审计模型文档,目光落在一句话上:“真正的全球化,是让每个市场都变得更透明。”她盯着这句话看了很久,然后新建了一个文件夹,命名为“赋能计划”。

三天后,一场闭门会议在总部七楼会议室召开。国际公益组织的代表们围坐一圈,有人直接提出质疑:“我们不是投资机构,我们的目标是救人,不是办企业。”

叶曼琳没有反驳。她调出投影,展示一组对比图:左边是传统捐赠模式下,受助社区三年内的收入变化曲线,平缓得几乎是一条直线;右边是几个自主经营试点村的数据,第二年起开始爬升,第三年翻了四倍。

“我们换一种方式。”她说,“不再直接拨款,而是设立创业孵化基金。资金以股权形式注入,配套管理培训和市场渠道。他们要用自己的努力拿回主导权。”

会场沉默了很久。最终,一名非洲代表举手:“我们可以试一个点。”

一个月后,叶曼琳站在东非高原的一片农田边。这里曾是陈氏基金会最早援建的粮食救济区之一。二十名青年农民围坐在临时搭起的遮阳棚下,有人低头搓着泥土,有人抱着手臂不说话。

“我们只想吃饱穿暖,不想当老板。”一名中年男子开口。

叶曼琳点头。“我理解。但如果永远靠别人送粮,下一代还是这样。我们能不能试试,让自己成为那个送粮的人?”

她拿出一份数据图谱。过去五年,当地小米的收购价始终低于种植成本。运输被中间商垄断,农户根本没有议价能力。她指着图表说:“问题不在你们,而在系统。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帮你们建立属于自己的系统。”

三天后,三名愿意尝试的农户签下协议。项目命名为“根系计划”。每人获得五万美元种子资金,接受为期两个月的电商运营、财务管理和品牌包装培训。陈氏供应链团队提供物流支持,方媛带领的公关小组帮助设计产品包装,注册了“阳光谷物”商标。

三个月后,第一批有机小米通过跨境电商平台上线欧洲市场。定价是当地售价的六倍,但因标注了溯源信息和可持续认证,迅速被高端超市采购。首月销售额突破百万美元。

消息传回总部时,质疑声并没有消失。有媒体称这是“资本收割”,认为陈氏最终还是会吞并这些初创企业。

叶曼琳没有回应。她协调程雪的技术团队接入区块链审计系统,所有资金流向公开可查。每笔交易都有时间戳和操作记录。她还邀请第三方机构定期发布独立评估报告。

第二年,干旱导致部分地块减产。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剧烈,两家合作企业出现现金流紧张。叶曼琳立即启动应急机制,由陈氏担保提供短期贷款,并引入期货对冲工具稳定收益。

第三年,“根系计划”孵化出七家区域性农业企业。其中最大的“东非生态粮业”完成股份制改造,在新加坡交易所挂牌上市,市值达到1.2亿美元。公司发布公告,主动提出与陈氏集团共建可持续农业研发中心,并签署十年长期采购协议。

签约仪式当天,地点选在最初的受助村落广场。背景是一望无际的金黄麦田,远处新建成的加工厂正在运转。叶曼琳没有穿高跟鞋,换上当地妇女手工织造的棉麻长裙。她的头发简单挽起,脸上只涂了基础底妆。

三位当年参与座谈的农民企业家走上台。他们穿着定制西装,胸前别着公司徽章。一人讲述如何从负债农户变成企业管理者,另一人播放了一段视频:画面里,一名十五岁的女孩原本辍学在家照顾弟妹,经过两年培训,如今已是公司财务部主管。

台下坐着最初撰写《慈善帝国的温柔控制》的记者。他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眉头紧锁。

叶曼琳接过话筒。“真正的公益,不是给予翅膀,而是点燃飞翔的渴望。”她说,“我们不曾拯救任何人,我们只是相信他们本就能飞。”

掌声响起。持续了将近一分钟。

记者站起来提问:“你是否承认早期的援助模式存在问题?”

叶曼琳看着他。“我们承认。善意若无机制护航,终将沦为施舍。这正是我们进化的理由。”

记者没再追问。几天后,他发表长文《我错了》。文中写道:“我以为我在揭露真相,其实我忽略了变化的可能性。叶曼琳的革命不是辩护,而是示范。”文章结尾,他宣布自己申请成为“赋能计划”的独立观察员,每年发布监督报告。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署随后派人考察,将该模式纳入全球扶贫典型案例库。多家国际公益组织召开内部会议,决定逐步推行类似的创业扶持标准框架。

签约仪式结束后,人群陆续散去。太阳偏西,麦田泛起一层浅金色。叶曼琳站在原地没动。一名小女孩跑过来,手里捧着一束野花,仰头递给她。

她蹲下身,接过花束。花瓣上有露水,沾湿了她的指尖。

远处,一辆灰色轿车缓缓驶离村庄入口。车窗摇下一半,一只戴着战术手套的手伸出来,将一张SIm卡插入便携设备。屏幕亮起,显示一行代码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