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青金志 > 第58章 回归华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夕阳西下,将北京城巍峨的城墙染上一片凄艳的橘红。城门处戒备依旧森严,兵丁仔细盘查着出入的行人,空气中还残留着昨日那场巨变的紧张气息。

袁承志、黄真、温青三人,牵着三匹普通的驿马,混在等待出城的人流中。袁承志已换回寻常的青布衣衫,肩头的伤处被仔细包扎掩在衣下,脸色虽还有些苍白,但精神已然恢复大半。黄真依旧是那副不修边幅的豪迈模样,只是眼底深处多了一丝尘埃落定后的释然。温青则默默跟在袁承志身侧,不时偷偷看他一眼,眼神复杂,既有大仇得报的轻松,也有一丝即将分别的黯然。

他们并未携带多少行李,唯有袁承志怀中那面沉甸甸的“如朕亲临”金牌,以及黄真身上一些丐帮的信物和盘缠。

“总算是要离开这鸟地方了。”黄真望着那高大的城门楼,啐了一口,“天子脚下,藏污纳垢,还不如老子江湖上快活。”

袁承志微微点头,目光扫过这座承载了太多阴谋与杀戮的帝都,心中并无留恋。他转向温青,温声道:“青弟,送君千里,终须一别。钱大人大仇得报,你也可以安心了。京城是非之地,不宜久留,你还是随我们一同离开,回金华老家,或是另寻安稳之处为好。”

温青抬起头,眼中水光潋滟,咬着嘴唇,低声道:“袁大哥,我……我不想回金华。”她顿了顿,仿佛鼓足了勇气,“爹爹不在了,京城也没有什么可留恋的。我……我想跟着你,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此言一出,袁承志和黄真都是一怔。黄真看了看温青,又看了看袁承志,脸上露出恍然又促狭的神情,嘿嘿一笑,故意别过头去,假装看风景。

袁承志心中轻叹,他何尝不知温青的心意?这一路行来,少女的情愫他并非毫无察觉。只是……他脑海中浮现出安小慧那温婉秀美的面容,心中微微一痛。小慧还在华山等他。

“青弟,”袁承志语气温和却坚定,“你的心意我明白。但江湖风波恶,前途未卜,我此行归去,亦不知有何等艰险。你一个女儿家,实在不宜跟着我颠沛流离。况且……”他顿了顿,终究还是说了出来,“我在华山,已有所牵挂。”

温青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眼中的光芒黯淡下去,她低下头,强忍着不让泪水滑落,肩膀微微颤抖。许久,她才用细若蚊蚋的声音道:“是……是安姑娘吗?”

袁承志沉默了一下,点了点头:“是。”

空气仿佛凝固了。黄真在一旁挠了挠头,也不知该如何插话。

就在这尴尬而伤感的时刻,城门处的盘查似乎引起了些许骚动。一队衣着光鲜、看似商贾模样的人正在与守城兵丁争执,似乎是货物出了什么问题,挡住了后面不少人的去路。

黄真皱了皱眉,正想上前看看,袁承志却拉住了他,低声道:“大师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们绕到另一边城门看看。”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牵马离开时,那商队中一个看似头领的中年人,目光不经意间扫过袁承志的脸,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眼中猛地爆发出惊喜交加的光芒!他竟不顾正在与兵丁的交涉,分开人群,快步朝着袁承志他们走来!

“恩公!可是袁承志恩公?!”那中年人走到近前,激动地拱手行礼,声音都带着颤抖。

袁承志三人俱是一愣。袁承志仔细打量来人,只见对方面容儒雅,衣着考究,但眉宇间带着一股久居人上的气度,并非寻常商贾,自己却毫无印象。

“阁下是……?”袁承志疑惑道。

“恩公不记得在下了?”那人激动道,“当日在南京城外,有一股倭寇追杀我等,幸得恩公仗义出手,击溃倭寇,救下我等性命和在下的……家小!在下江苏巡抚,史可法!”

史可法!

袁承志顿时想起来了!那还是他初下华山不久,游历至南京附近时,偶然遇到一股凶悍倭寇正在袭击一队车驾,他出手相助,击退了倭寇。当时情况混乱,他只知救下的是一官宦家眷,却并未细问对方身份,事后也未停留,飘然而去。没想到,今日竟在此地重逢,而被救之人,竟是如今名声颇着、以忠义刚直着称的江苏巡抚史可法!

“原来是史大人!”袁承志连忙还礼,“当日不过是举手之劳,大人不必挂怀。”

“对恩公是举手之劳,对史某却是救命之恩,再造之德!岂敢或忘!”史可法神情恳切,“恩公这是要离京?”

“正是。”袁承志点头。

史可法看了看周围嘈杂的环境,以及袁承志身边显然并非寻常仆从的黄真和眼眶微红的温青,他是个精明人,立刻猜到袁承志等人或许有不便之处。他压低声音道:“恩公离京,可是有什么难处?史某虽不才,在朝中也尚有几分颜面,或可相助。”

袁承志心中一动。史可法乃封疆大吏,忠义之名广播,或许是个可靠的助力。但他不欲多生枝节,只是拱手道:“多谢史大人好意,我等并无难处,只是寻常离去。”

史可法见他不愿多说,也不强求,从怀中取出一面小巧的玉牌,递给袁承志:“恩公既不愿受史某报答,史某也不敢强求。此乃史某信物,恩公日后若至江南,或有需史某效劳之处,可持此牌至任何一处巡抚衙门,史某必当尽力!”

这又是一份厚重的人情。袁承志本欲推辞,但见史可法言辞恳切,态度坚决,若再推拒,反倒不美。他想了想,接过玉牌:“如此,便多谢史大人了。”

史可法见袁承志收下,脸上露出欣慰之色,又道:“如今朝中刚经大变,曹阉虽除,但余波未平,京城内外盘查甚严。恩公由此门出,恐多耽搁。史某车队有兵部勘合,从此门通行无阻。恩公若不嫌弃,可随史某车队一同出城,必无人敢拦。”

这倒是个意外的便利。袁承志与黄真交换了一个眼神,均觉得此法甚好,可以省去不少麻烦。

“那便叨扰史大人了。”袁承志拱手致谢。

“恩公客气!请随我来!”史可法亲自引路,带着袁承志三人,汇入他那拥有兵部勘合、畅通无阻的车队之中。守城兵丁验过勘合,果然不敢怠慢,迅速放行。

在史可法车队的掩护下,袁承志三人几乎未受任何盘查,便顺利地走出了北京城那高大而压抑的城门。

城外,天地豁然开朗。夕阳余晖洒在官道之上,远处村落炊烟袅袅,一派宁静祥和。

史可法亲自将袁承志三人送至官道岔路口,再次郑重行礼告别:“恩公保重!山高水长,后会有期!”

“史大人保重!”袁承志也拱手还礼。

史可法的车队缓缓向南而行,那是返回江南的方向。而袁承志三人,则需西行,返回华山。

站在岔路口,温青看着袁承志,眼中虽仍有不舍,但似乎已想通了许多,她轻声道:“袁大哥,黄大哥,你们保重。我……我决定先回金华,将爹爹的灵位安置好,再做打算。”

袁承志看着她,心中微松,点头道:“如此甚好。江湖险恶,你一个女子,回乡安稳度日,钱大人在天之灵也能安心。若有困难,可去华山寻我。”

黄真也咧嘴笑道:“温家妹子,以后有啥事,尽管来丐帮找我老黄!别的不说,护你周全没问题!”

温青眼中泪光闪动,却努力露出一个笑容,用力点了点头:“嗯!多谢黄大哥,多谢……袁大哥。”她最后深深看了袁承志一眼,仿佛要将他的样子刻在心里,然后毅然转身,牵着自己的马,走向了通往南方的另一条道路,背影在夕阳下拉得细长,带着一丝决绝的孤单。

袁承志望着她离去的背影,心中亦是感慨万千。这段京城之行,充满了阴谋、杀戮、背叛与忠诚,也让他结识了如温青、黄真这般可托生死的朋友(兄妹),更了却了心中积郁多年的块垒。

“走吧,小师弟。”黄真拍了拍他的肩膀,“回咱们的华山去!也不知教主和安姑娘她们怎么样了。”

提到华山,提到师父和安小慧,袁承志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和归心似箭的急切。他点了点头,翻身上马。

“好,大师兄,我们回家!”

两骑骏马,扬起轻尘,沿着西去的官道,迎着即将沉入地平线的最后一丝余晖,渐行渐远,将那座波诡云谲的帝都,彻底甩在了身后。

他们的身影融入暮色,前方,是江湖,是华山,是等待着他的故人与未知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