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武侠修真 > 射雕之我为仙帝,当镇压此世 > 第125章 北疆烽烟起,星符镇山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5章 北疆烽烟起,星符镇山河

临安城如同一艘在惊涛骇浪中颠簸的破船,随时可能倾覆。江陵、建康等重镇接连易手的消息,伴随着仙武军那非人般的恐怖战力传闻,如同瘟疫般在朝野上下蔓延。

最后的救命稻草,似乎只剩下那散布在漫长边境线上,防御金国、西夏以及弹压南方蛮部的边军了。

史弥远再也顾不得什么边境安危、长远国策,一道道加盖了皇帝玉玺和宰相印信的加急军令,如同雪片般飞出临安,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疯狂送往各处边关。

“着令襄阳安抚使吕文焕,即刻率所部五万精锐,火速回援临安!”

“着令两淮制置使李庭芝,放弃淮河防线,尽起兵马,南下勤王!”

“着令四川宣抚使余玠,抽调川中可用之兵,顺江而下,会师临安!”

一道道命令,无异于自毁长城。为了保住摇摇欲坠的中央朝廷,南宋几乎抽空了维系其生存的最后屏障。无数经营多年的防线被主动放弃,囤积的粮草军械或被带走,或被仓促焚毁,以免资敌。

一时间,江南、四川、两淮等地,烟尘滚滚,无数打着“勤王”旗号的军队,乱哄哄地离开驻防地,怀着各种复杂的心情,向着临安方向汇聚。

有的将领如吕文焕、李庭芝等,虽知此乃饮鸩止渴,但君命难违,只能怀着悲壮与无奈,踏上回师之路;有的则心思浮动,暗中观察风向,思考着自身前程;更有甚者,沿途劫掠,军纪败坏,使得本已混乱的局势更加糜烂。

消息传回仙武城大营,已是深夜。

“城主,临安狗急跳墙,已抽调襄阳、两淮、四川边军回援,预计半月之内,首批援军便可抵达临安外围。”郭啸天指着刚刚送达的军情急报,面色凝重,“若让这数十万大军顺利汇聚临安,即便我军装备精良,想要攻克,也必将付出巨大代价,且迁延日久,恐生变故。”

杨铁心也沉声道:“暗影卫探知,金国方面似乎已察觉南宋边军异动,边境线上有小股骑兵开始频繁活动,试探虚实。若我军久攻临安不下,金国极有可能趁虚而入,届时局面将更加复杂。”

帐内灯火通明,气氛一时有些沉闷。原本势如破竹的攻势,似乎因南宋这釜底抽薪的一招而面临变数。

一直静听汇报的周一仙,脸上却并无多少忧色,反而露出一丝意料之中的神情。他走到沙盘前,目光掠过那代表各方势力的旗帜,最终落在北方那广袤的区域。

“边军回援,看似增加了临安的防御力量,实则……是将一盘散沙,主动送到了我们面前,聚而歼之的良机。”周一仙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洞悉全局的自信,“临安孤城,人心惶惶,即便汇聚数十万大军,也不过是乌合之众,各怀心思,指挥必然混乱。而我军新胜之师,士气正旺,装备代差巨大,何惧之有?”

他顿了顿,指尖在沙盘上划过几条清晰的路线:“郭副城主,传令下去,放缓对临安的直接压迫,做出稳扎稳打、等待后续力量的姿态。同时,命令西进的杨铁心所部,改变策略,不必急于攻城,转而抢占长江上游险要,尤其是鄂州、江州等地,构筑防线,迟滞乃至阻击自四川顺江东下的余玠部。”

“再令,派出使者,携我手书,秘密联络尚在路上的吕文焕、李庭芝等将领。”周一仙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不必劝降,只需陈明利害,告知他们临安必破之局,以及我仙武城对待人才与降卒的政策。告诉他们,是为一艘注定沉没的破船陪葬,还是保留有用之身,为这天下苍生,开创一番新天地?让他们自己抉择。”

攻心为上,分化瓦解!众人眼睛一亮,仿佛看到了破局的关键。

“那……金国方面?”郭啸天仍有顾虑。

周一仙微微一笑,笑容中却带着一丝冷意:“金国?他们若老老实实待在江北,或许还能多苟延残喘几日。若敢趁火打劫……”

他没有说完,但那股强大的自信感染了所有人。

“至于临安这数十万‘援军’……”周一仙目光再次投向沙盘上的临安区域,语气转淡,“正好,借此机会,将我仙武城之威,彻底烙印在这江南大地,也让那些尚在观望的势力,看清时代的选择。”

战略既定,仙武军这头猛虎,暂时收起了直接扑向临安的利爪,转而开始布下一张更大的网。

与此同时,周一仙的真身,再次悄然离开了大营。他没有去往即将爆发大战的正面战场,而是凭借着与地脉日益紧密的联系,以及那几枚初步烙印下的“稳固”符文为道标,身形如同鬼魅,穿梭于江南的山川河流之间。

他登临过钟山绝顶,俯瞰建康龙盘虎踞之势;他踏足过太湖烟波,感应水脉灵机流转;他也深入过浙西山峦,探寻地气汇聚之节点。

每至一处关键地脉节点,他便会盘膝而坐,以自身混沌先天之炁为引,神识为笔,将那一枚已然熟悉的“稳固”符文,以及新近从那上古星图中领悟到的、带着一丝“束缚”与“聚灵”意味的符文雏形,小心翼翼地烙印下去。

这个过程比在仙武城和建康时更加艰难。江南地脉虽比北方丰沛,但也因历代开发与人道变迁,变得更为复杂、脆弱。他必须极其小心地引导力量,避免对地脉造成损伤,如同最精密的绣工,在脆弱的丝绸上绣出繁复而坚韧的图案。

随着一枚枚符文成功种下,周一仙清晰地感觉到,一张无形无质、却真实不虚的“势网”,正以仙武城为核心,以那些被烙印了符文的城池、山川为节点,在江南大地上缓缓编织、延伸、稳固。

这张网汇聚着人道气运,梳理着地脉灵机,同时也将这片土地与他的混沌道基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感觉到自己的神识覆盖范围在潜移默化中进一步扩大,对这片区域内风吹草动的感知也愈发敏锐。甚至,当那些匆忙回援的南宋边军,踏入这片被“势网”隐约笼罩的区域时,他都能隐隐察觉到一股混乱、惶惑的“气”在流动。

“快了……”立于西湖之畔,雷峰塔下,周一仙遥望北方,那里是临安的方向,也是即将汇聚而来的数十万大军的方向。“待这张网彻底笼罩临安,便是尘埃落定之时。届时,我倒要看看,是你们这数十万惶惶之众的‘势’强,还是我以仙武为基,符镇山河的‘势’盛!”

他袖袍一拂,身形融入夜色,朝着下一个地脉节点而去。

江南的夜空下,暗流依旧汹涌,临安城内依旧在为了即将到来的“勤王大军”而进行着最后的、混乱的动员与期盼。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一张决定命运的大网,正由一位超越他们理解的存在,亲手织就。决定胜负的关键,早已不在城墙的高矮,也不在兵力的多寡,而在于那冥冥之中,已然开始倾斜的“大势”。

北疆,因南宋边军的撤离而骤然空虚,金国的骑兵如同嗅到血腥味的狼群,开始更大规模地集结。而仙武城,这头蛰伏的巨龙,则一边张开巨网等待南方的猎物,一边将冰冷的目光,投向了北方。

风雨欲来,席卷天下的真正风暴,正在这看似僵持的平静下,加速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