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一起去看看那座山”之后,公寓里的空气仿佛被注入了一种温和而持续的电流,充满了某种悬而未决的期待。日常依旧在奶粉、绘本和咿呀学语中平稳流淌,但在那些安静的间隙,比如嘉言午睡时,或是深夜台灯下,一种专注于“未来蓝图”的静谧能量便在两人之间无声地汇聚。
陆景深的书房成了“战略规划中心”。他整理了一份详尽的《与戴维森教授视频会议会谈要点及预案》,文档结构清晰得像手术方案,包含了:己方核心诉求(重点突出了林夕的角色定位与资源需求)、预期合作模式探讨、潜在风险质询点(如项目周期延期的可能性、知识产权细节、家庭安置支持力度等),甚至准备了几个针对不同谈判走向的应对策略分支。他还提前测试了视频会议软件的音画效果,调整了摄像头角度和背景光线,确保专业的沟通环境。
林夕则用她的方式做准备。她仔细浏览了戴维森教授团队过往的项目官网和出版物,特别关注其中的视觉设计部分,并用数位板快速勾勒了一些关于“如何将冰冷的心脏手术数据转化为有温度的患者教育动画”的灵感草图。她甚至拉着陆景深,模拟了一次“项目理念陈述”,练习如何用更直观、更具感染力的方式,阐述她对于“医学人文可视化”的构想。陆景深扮演挑剔的评审,提出各种尖锐问题,迫使她不断精炼自己的表达。
“紧张吗?”会议前一晚,林夕靠在床头,看着身边还在翻阅资料的男人。
陆景深从平板电脑上抬起头,推了推眼镜:“紧张是一种由不确定性引发的生理心理反应。我们已经将已知变量和应对策略进行了最大化预处理。剩余不确定性属于不可控范畴,紧张无助于优化结果。”
林夕失笑,凑过去亲了下他的脸颊:“陆医生,有时候我真希望你也能说句‘有点’。”
陆景深愣了一下,耳根微热,别开视线,低声道:“……心率较静息状态提升约12%。可归类为……适度应激反应。”
会议时间定在北京时间晚上九点,嘉言刚睡熟不久。书房里,灯光柔和,电脑屏幕亮着。陆景深穿着熨帖的衬衫,林夕坐在他身边,穿着得体而不失艺术感的针织衫。两人坐姿端正,如同即将进行重要答辩的学生。
屏幕亮起,连接成功。戴维森教授出现在画面中,一位精神矍铄、目光睿智的老者,花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背景是堆满书籍的书架。他身边还坐着一位干练的中年女性,是项目协调人艾米丽女士。
简单的寒暄后,会议迅速进入正题。戴维森教授果然名不虚传,思维敏锐,语言精炼。他首先高度赞扬了陆景深之前提交的关于微创瓣膜手术模拟的构思,称其“极具前瞻性”。随后,他将目光投向林夕。
“林女士,我拜读了您的《心术绘语》系列,特别是关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庭心理疏导的那几期,令人动容。您有一种罕见的能力,能将复杂的医学知识和深刻的情感共鸣,用如此温暖的视觉语言呈现出来。这正是我们这个新项目所亟需的——建立一座通往患者内心的桥梁。”
林夕的心跳加快了,但看到身旁陆景深平静的侧脸,她深吸一口气,露出得体的微笑:“谢谢您,教授。我认为医学不仅是科学,更是关乎人的故事。我的工作,就是尽力讲好这些故事。”
她顺势打开共享屏幕,简要展示了几张准备好的概念草图,阐述了她对如何利用动态可视化技术,帮助患者(尤其是儿童)理解手术过程、降低术前焦虑的初步想法。她的表达清晰而充满热情,陆景深在一旁适时补充几句关键的医学原理,确保专业性。
戴维森教授听得非常专注,不时点头,眼中露出赞赏的神色。艾米丽女士则飞快地记录着。
随后,讨论转向更实际的合作细节。这时,陆景深发挥了关键作用。他冷静、有条理地提出了关于林夕角色定位的问题。
“戴维森教授,为确保项目视觉传播部分的质量和独立性,我们建议为林夕设立‘首席视觉设计师’的正式头衔,并明确其在核心创意团队中的决策参与权。”
戴维森教授与艾米丽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即爽快点头:“完全同意。视觉传播是本项目的核心支柱之一,林女士的职位和话语权必须得到充分保障。”
陆景深继续推进,提到了知识产权归属、资源支持等具体条款。他的提问直接、切中要害,逻辑严密,既维护了己方利益,又表现出极大的合作诚意。林夕在一旁听着,心中感慨,这个男人平时话不多,但在扞卫她和她所珍视的事业时,展现出的力量与智慧,令人心安。
当然,也有需要磨合的地方。当讨论到工作地点和时间安排时,陆景深坦诚地提出了家庭的考量。
“教授,我们有一个年幼的孩子。长期两地分居不利于他的成长。如果合作达成,我们倾向于家庭共同赴美。因此,项目对家属的支持政策,包括签证办理、初期安置、以及子女教育资源的对接,是我们决策的重要权重因素。”
屏幕那端,戴维森教授露出了理解的笑容:“这是完全合理的要求。艾米丽会协助你们处理签证事宜,并提供罗切斯特当地的住房、学校信息。梅奥有非常完善的国际员工支持体系,请放心。我们看重的是二位的才华与合力,自然会尽力为你们解决后顾之忧。”
会议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结束时,双方都对合作前景表达了乐观的态度。戴维森教授约定下周内会发出正式的邀请函草案供审阅。
关闭视频,书房里瞬间安静下来。林夕长长舒了一口气,感觉像刚完成一场大考。她转头看向陆景深,发现他也微微放松了绷直的肩膀。
“你觉得怎么样?”她问。
陆景深沉思片刻,客观地分析:“戴维森教授态度诚恳,项目理念前沿,对你在项目中的价值认可度很高。对方提供的初步支持条件也符合预期。综合评估,合作可行性……显着。”
林夕看着他冷静分析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伸手握住他的手:“可是你刚才听到他说我的画‘令人动容’的时候,嘴角明明翘了一下。”
陆景深耳根又有些泛红,避开她的视线,专注于保存会议记录:“……那是基于对方对你专业价值高度认可的正面反馈,属于合理的情绪反应。”
但林夕能看到,他镜片后那双总是平静无波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名为“憧憬”的微光。那是对挑战的渴望,对共同创造价值的期待。
接下来的几天,生活的重心悄然倾斜。他们开始具体规划“跨国迁徙”这件大事。陆景深负责技术层面:研究J1\/J2签证流程,比对罗切斯特的租房市场、社区环境和学区评分,制作详细的预算表和倒计时时间线。林夕则发挥她的信息搜集和感性判断力,浏览目标城市的亲子论坛,了解当地的生活氛围、华人社区情况,甚至开始关注起那边的天气和适合带孩子去玩的公园、博物馆。
一天周末,阳光很好。嘉言在铺满软垫的客厅里蹒跚学步,咯咯笑着。林夕和陆景深坐在地板上,中间摊着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
“你看这个公寓,离梅奥很近,步行可达,周边绿化很好,还有个不错的公园。”林夕指着一处房源信息。
陆景深凑近看了看,调出该区域的地图、犯罪率数据和空气质量报告,快速浏览后点头:“地理位置优,环境参数符合要求。可列入重点考察清单。”
他又点开一个文档:“根据目前进度估算,我们大约有三个月时间准备。签证申请需立即启动,物品整理分类可同步进行。嘉言的疫苗接种记录需要公证翻译……”
听着他条理清晰、甚至有些“冷酷”的计划,林夕却没有感到丝毫压力,反而有一种奇异的安心感。仿佛无论前路有多少未知,只要身边有这个善于将混沌梳理成秩序的男人在,一切都能稳步推进。
她看着正努力扶着茶几站起来的儿子,阳光洒在他毛茸茸的小脑袋上,心中涌起一股混合着不舍、期待与勇气的复杂情绪。要带这个小小的人儿,去往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了。会有困难,会有挑战,但……她看向身边正在认真标注时间节点的陆景深,心中默想:但我们是一家三口。我们在一起。
陆景深似乎感应到她的目光,抬起头,看向她,又顺着她的目光看向儿子。他沉默了几秒,然后,非常自然地伸出手,揽住她的肩膀,让她靠在自己身上。
“风险评估显示,挑战存在,但可控。”他低声说,语气是陈述事实的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系统冗余度,经过评估,足够应对此次升级。”
林夕靠着他,听着他平稳的心跳,看着儿子灿烂的笑脸,心中那片因未来不确定性而泛起的涟漪,渐渐平息下来,化作一池温暖的、名为“希望”的春水。
新的坐标,已在蓝图上清晰标出。接下来的每一步,都需要他们携手,稳稳地走下去。家的航船,即将驶向更广阔的海域,而船上的每一位成员,都已是彼此最坚实的依靠。